王 旭
(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辽宁 鞍山 114001)
中国古代戏剧艺术中没有导演这一称呼,尽管当时一些剧作家们对演员担负着“口授而身导之”的任务,但也非现代意义上的“导演”。随着上世纪初话剧在中国正式诞生并有一定发展后,“导演”这个西方戏剧理论术语才进入中国。
“导演中心制”首先由苏联传入。在苏联文艺体系中,非常重视艺术家的创作,在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中,均突出核心艺术家的地位,形成围绕导演的创作团队,因而出现了“导演中心制”。
无论“导演中心制”是什么、怎么样,只要它能为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那么便值得肯定。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反面,“导演中心制”也不例外,有利便有弊,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充分地了解它的利弊因素,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长处,克服避免它的不利因素,让其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
据笔者个人见解,其利有三:
一是剧本的文学性重新被关注,出现大批文学性与舞台性俱佳的剧目。在真正意义上的导演诞生之前的演出,大多过分强调演员技术,致使剧本的文学性遭到严重破坏。导演出现后,剧本的文学性被重新关注,剧本的故事框架要合理吸引人,剧本的对白要讲究,人物更要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文学性的提升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的教育与享受。
而导演在排演的过程中对剧本的再加工,被称为“二度创作”。无疑,“二度创作”对于把作为平面文字的剧本变为立体形象的剧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不仅仅是把剧本中所讲的故事平白地传达给观众,而是从理解剧本的文学性出发,从理解人物形象特征出发,从视觉审美角度出发,把剧本的文学价值最大化地与舞台表现相结合。
二是导演协调演出各部门,创造出完整的舞台演出风格。19世纪德国的梅宁根公爵是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在最初的戏剧演出中,演员的作用非常大。梅宁根公爵却主张由一个人来控制整个演出。他创建了一个剧院,自己担任艺术指导,这样演出的整体风格不再是演员个人的即兴发挥,而是得到了统一的控制。由此,梅宁根公爵被公认为戏剧导演的鼻祖。一部成功作品的问世,需要多方的配合,演员、布景、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等等,每一个部门都对剧本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如果没有一个总指挥来引导大家,那么根本无法顺利地完成演出。所以,导演的存在就显得至关重要,他能够协调演出各部门,使表演、音乐、服装、灯光、道具等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完整的舞台演出风格。
三是导演是演员与观众的思想桥梁,让演员自我观照,让观众理解演员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正式演出前演员们没有直接的观众在场,所以导演便是他们的“观众”。导演站在观众的角度,指导他们怎样表演才能更贴近观众,台词怎样表达才能更贴近角色。导演成为演员与观众的思想桥梁,他既要站在导演的角度来排戏,又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戏。
有人说导演要“死”在演员身上,这话不无道理,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导演的立意和解释、导演的人物构思,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导演要勇于去挖掘一个演员的内在潜质,更好地启发演员对于剧本的诠释,让他们能够在特定的舞台表演中尽快地找到角色的感觉,进入状况。从这一点来说,导演还是演员表演的启发者。
据笔者个人见解,其弊有三:
一是对演员个性和潜在创造力有所限制。在“导演中心制”下,演员的个性要服从或迁就导演的意识,得不到最大的发挥和锤炼。导演最关心的是戏剧冲突、是剧情表达、是舞台效果。导演排演一部戏,他从总体上把握戏的各个方面,当然对于人物的个性及感觉也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会觉得演员应该怎样演才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性格。但对于演员来说便失去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在排演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导演否定或纠正,演员不得不按照导演的意图去表现人物。
二是在“导演中心制”下产生的剧目,尤其是新时期新创剧目,大多为“形象工程”、“精品工程”的应景之作。导演是创作核心,于是人们对于剧作的视线,便集中在了导演身上。剧作中的全部成败得失,均归于导演。于是为了形象、为了名誉、为了面子,导演怎么可能在全国或全省的各大赛事活动中默默无闻呢,得奖不仅是名誉面子问题,也是一种自我证明。为了获奖弘扬社会主旋律、讴歌美好生活的题材层出不穷,尤其是新时期新创作的剧目。这样的题材与剧目固然没错,但它们没有市场,观众不喜欢看,所以大多这样的剧目在风风火火的得奖之后,便刀枪入库了,只是“形象工程”。
三是使戏剧艺术由“大众”转为“小众”。晚清时期,戏剧因契合当时的娱乐需要,由雅文化转为俗文化,演出市场非常火爆,而导演制主导下的戏剧艺术则强调文化内涵由俗文化重新向雅文化转变,由“大众”转为“小众”。高高在上的“文化内涵”致使戏剧艺术丧失草根性、民间性,观众日益流失,演出市场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