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合唱化之意义
——以作品《二泉映月》为例

2015-07-25 00:36李艳娜
戏剧之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二泉映月人声器乐

李艳娜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00)

论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合唱化之意义
——以作品《二泉映月》为例

李艳娜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00)

随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日益扩大,要使中国民族器乐作品更具时代感,更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努力发展其多样化的特点便势在必行。而人声相对于器乐来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被改编为合唱作品搬上舞台,带给人不同的视听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作品;《二泉映月》;合唱化;意义

音乐的传播媒介包括人声和器乐,相对于器乐,人声是一种更为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由中国民族器乐作品改编而来的合唱作品逐渐增多,带给人们与器乐表达意境所不同的视听感受,更加直接、细腻且感人。

一、作品《二泉映月》不同演奏版本分析

《二泉映月》是由中国著名的二胡、琵琶演奏家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二胡名曲,也是其成名曲。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本人演奏录音记谱整理而成广为流传的演奏曲目。作品从头至尾流露的是一位品尽人间不幸和困苦的盲艺人的内心思绪和情感。他面对着夜晚宁静无痕的泉水,独自惆怅徘徊,知音难寻,满腹心事与无奈无从讲,只得分享给自己唯一的音乐知音。该作品充分发挥了二胡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拓宽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合唱版本的《二泉映月》采用女声合唱为主,有些则采用有伴奏或无伴奏的混声合唱。词人王健曾根据作品旋律进行填词,勾勒了一副黄昏后一个瘦弱的身影,身背琵琶行走在石板路上的画面:“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衣袖,四野寂静,却难觅知音。琴声如蜿蜒流淌的流水,绕过青山,绕过树林,绕过你的心间。当头上的青丝已默默变白,漫漫人生路,蓦然回首,依然是孑然一身,只有自己的琴声相伴,虽然寂寞,但却依然心怀感恩与慰藉。”有些合唱团在排练这部作品时会加入二胡的独奏声部,更显凄美动人。这首作品的无伴奏合唱是由作曲家王树改编而成,取消了全曲的实词歌词,用开口音“啊”和闭口音“嗯”来完成整部作品的演唱。全曲采用了主调与复调混合的手法,并将西洋大小调的特点与民族气质结合在了一起。主题的旋律分别由男低音和女高音进行领唱,时而低沉浑厚,时而慷慨激昂,两种音色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推动了作品情绪情感的逐层发展。

二、以作品《二泉映月》为例,得出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合唱化的意义

作品《二泉映月》还有吴祖强先生改编的弦乐合奏的版本、钢琴演奏的版本以及电子音乐版本等。笔者认为后来出现的合唱、协奏曲等多声部的版本中复调、和声、配器、织体等技法的运用,使原本单旋律的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和饱满。人声与器乐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如果说,原民族乐器演奏的《二泉映月》是一种直接表达作者内心苦闷的方式,那么改编为合唱版本的《二泉映月》便是表达了一种繁华落幕之后的失意之感,比原版本更加深切、透彻。

我国的民族音乐植根于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产中智慧的结晶。因此,中国民族音乐的声腔性特点便是植根于中国音乐向人声的贴近。中国的文化注重“以人为本”,认为人是感性的主体,重视感性体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与西方重视的理性所不同。民族器乐作品《二泉映月》被改编为合唱,无论是无实词歌词的无伴奏合唱、有歌词的带伴奏合唱,亦或是合唱队与二胡的交流,都充分利用了“人声”这一自然要素,发挥了其真实、纯粹的特点,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缓缓地倾诉,是作者本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民族器乐作品要想登上更大的舞台,只保持其原本的模样是不够的,也应顺应当今音乐文化的前进方向,融入现代音乐的元素。合唱的音乐形式相对于独唱更加丰富,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因此中国民族器乐作品改编为合唱可谓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的完美结合。这种新颖的改编手法也会激起当今人们对民乐的欣赏兴趣,提升中国民族音乐传播的广泛度。

[1]李懿然.《二泉映月》多种演绎版本的演奏特征分析[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4.25-30.

[2]邹志奇.《二泉映月》及其改编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0-33.

[3]何涛.从《二泉映月》的多元阐释谈音乐解释开放性[J].中国音乐,2008,(02):66-68.

[4]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115-121.

[5]刘正维.中西音乐结构的审美异同散论[J].音乐研究,2003(03).

J632

A

1007-0125(2015)06-0075-01

猜你喜欢
二泉映月人声器乐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的基本训练研究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高中音乐选修课程《人声极致“阿卡贝拉”》的开发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