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育与企业合作激励机制的研究
文/马玲卢玉
摘要:本文基于多年的学习工作经验,首先概括的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教育与企业合作激励机制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激励机制进行探究,提出多元激励主体、协调各主体利益、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等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民办高校走校企合作之路具有一定的贡献性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 激励机制;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民办高校经管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0772
前言
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民办高校开展积极的校企合作有助于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增加,校企合作也得到了重视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来,我国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多未解决的问题。适时的开展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公办高校更多,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就目前看来,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方面,企业方面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该问题是高校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站在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层面看待现在的情况,可以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主体单一,校企合作参与方之间的相互激励缺失。(2)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涉及的利益问题难以解决,且参与方责权利不对等。(3)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对校企合作各参与方的责权利进行约束。
2.民办高校教育与企业合作激励机制的研究
诸多体制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进而影响了高校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效率。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民办高校教育与企业合作激励机制进行改革,才能改善这一现状。
2.1 多元激励主体。国家大力支持校企合作,高校积极主动的寻求合作企业,但是企业方却没能以体制激励主体的身份出现。如今的校企合作,企业方大多比较被动,想要做好民办高校的校企合作,就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校企合作参与方政、行(行业协会)、企、校之间建立一种责、权、利共享的体制。并发挥此体制的优越性。具体的内容有:政府为主导,积极鼓励开展校企合作,并指导校方、企业方等进行责权利的划分;学校方面,应该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民办高校被社会的认可度也能够因为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而得到提升,企业也能够通过加强与校方的交流合作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互利双赢,促进校企合作发展;行业协会组织的重视程度应该得到加强,其作为联系校企双方的组织具有很大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行业协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服务性,避免利益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还部门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监督校企双方的责权落实情况,保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
2.2 协调各主体利益。首先应该从思想方面入手,要建立多元的管理体制。政府应该在保证其核心位置不变的基础之上,将民办高校、企业等各方面都纳入到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中去,旨在提高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并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此外,管理体制当中的各个参与方的分工应该明确,需要借助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行限制,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学校与企业方面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其中,民办高校的自主权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等与学生相关的设计,企业自主权体现在制定用人方案。当然,学校的课程、专业设置可以为具体企业的用人方案做出一定的让步,这并不影响高校教学任务以及目标的完成,相反倒是可以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发展。
除了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法,还应该注意明确校企双方的利益问题。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交流沟通,明确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主要为次要让步,求同存异。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是重中之重;而对于企业而言,能够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发展最为关键。这样看来,校企双方在合作时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只要双方懂得求同存异,积极协商,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2.3 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民办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自己的实践基地,进而培养的人才相对于公办高校缺少实际动手的能力,企业在选择合作学校时便会优先考虑其他公办高校,这就阻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高校本身也应该积极寻求企业方资金投入。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企业方面的资金投入需要加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企业作为资金的拥有者应该了解资金怎样投以及资金的具体去向等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资金投资决策机制来解决问题。高校方面应该与此相对应的建立资金投入筹措机制,通过两种机制的共存来解决校企合作当中资金投入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监督机制有必要重申一下,校企合作的不规范性严重影响着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发展,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通过规范校、企以及其他参与方的职责等,来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3.结语
如今的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意味着校企合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民办高校教育与企业合作激励机制当中存在的问题较为复杂,本文之中列举的可能并不完全。因此,相关的学者及研究人员应该继续对该机制进行研究,做到体制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国民办高校的校企合作之路才能走的更加长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之才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文富. 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地区差异分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63-66.
[2]邱永成.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探索. 教育与职业,2009(26):8-10.
[3]曾宪明. 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职业技术教育,2008(2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