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架构研究

2015-07-22 08:54牛现云刘术华童忠勇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图书馆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数字阅读架构设计电子书

牛现云 刘术华 童忠勇(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工作研究·

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架构研究

牛现云 刘术华 童忠勇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摘 要〕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改变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图书馆应该顺应趋势发展,融合多种信息技术,为图书馆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阅读服务。电子借阅服务作为一种暂时平衡出版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图书馆读者多方利益的服务方式,近年来在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重视。电子借阅服务架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扩展性,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并支持多屏阅读,为用户提供体验良好、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 电子书 借阅服务 数字阅读 开放接口 架构设计

1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近几年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电子书阅读突破传统的物理空间限制,阅读体验越来越好,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正在改变着文化保存和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生活。根据艾瑞咨询第十三届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超过85%的用户使用过数字阅读服务,数字阅读服务在网民中普及率较高[1]。

面对用户越来越强烈的数字化阅读需求,数字阅读市场迅速给予响应。中国三大运营商都建立了阅读基地,提供多种渠道的阅读服务;层出不穷的阅读App,掌阅、多看、熊猫看书、QQ阅读、书旗小说等不断涌现。据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我国手机网民预计突破5.5亿人,阅读类App在手机网民下载App类型中占比位居第二[2]。

如此繁荣的数字阅读市场对图书馆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无论是从用户需求角度,还是从图书馆应对数字阅读产业的变化来讲,图书馆都必须积极探索数字阅读服务。幸运的是,无论是在Web时代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都紧跟时代发展,对数字阅读服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但是,受制于版权、出版商的担忧、电子书格式等诸多因素,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开展得并不顺利。在PC时代,大多数图书馆提供的数字阅读服务仅限于局域网内,虽然近年来已经提供了基于用户身份验证等的远程服务,用户下载阅读的需求、体验优良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电子借阅作为一种借阅模式,兼顾出版商、图书馆用户利益,并且体验良好,成为近年国内外图书馆积极探索的一种服务模式。

2 电子书借阅服务现状

2.1 电子书概念

目前,电子书仍然没有一个规范性的定义,很多学者对电子书的认知和界定有不同看法。我国知名学者周劲对电子书的定义是目前被广为接受的。他认为E-book是Electronic book的缩写,概况来讲有两个层面的含义[3]:第一,它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产物,是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换手段的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即网络出版;第二,电子书是专用硬件阅读器的简称。该定义从传播渠道、内容、传播方式方面对电子书进行了界定,并对网络出版与硬件阅读器进行了区分。文中探讨的电子书是指狭义的电子书,不包括硬件阅读器。

2.2 国外电子书借阅服务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图书馆电子借阅的发展水平也是领先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在1998年通过内容集成商NetLibrary第一次向用户免费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美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应用调查报告2014》[4]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美国89%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比2010年增长了17%。与公共图书馆相比,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借阅服务发展更加完善和普及。截至2012年,美国95%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提供电子书,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的平均时间为5.3年,服务时间超过8年的图书馆比例为19%。英国一些图书馆也已经开设电子书借阅服务并取得良好效果:卢顿图书馆对该地民众开放电子书借阅服务,几个星期下来,从该馆下载电子书的民众快速增加,会员一下暴增250多人。可见,电子书借阅对于读者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5]。荷兰图书馆采用的是“一书多借”的电子书借阅模式。图书馆注册会员可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电子书库软件,付费后可下载选中的电子书,3周借阅期过后,软件自动删除已下载电子书。2013年2月,IFLA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图书馆电子书借阅原则》[6],提出电子书服务六原则,从电子书获取层面、版权、隐私、数字馆藏层面进行了概括,在图书馆提供电子借阅服务时可以参考这几个原则。

国外电子书借阅起步比较早,这归功于国外比较成熟的内容提供商的平台,如Overdrive的电子书系统,这样可以快速实现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过分依赖外部平台,电子书存贮在外部服务器,用户记录也存贮在外部服务器,这样会导致用户信息隐私问题,不利于对读者行为数据的追踪。尽管如此,这仍然代表着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时代的一种尝试,并且服务效果较好,值得国内内容提供商和图书馆借鉴。

2.3 国内电子书借阅服务现状

国内图书馆界及相关产业从20世纪就开始了电子书服务的探索。内容提供商如超星、方正Apabi、龙源等都尝试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方案,并已经应用到一些图书馆。超星研发了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内置一定数量的授权电子书,每个月保持部分图书更新。读者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歌德电子书阅读器或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后,可以在电子书借阅机上点击自己喜欢的图书封面,使用手机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将图书下载到自己的智能手机带走,方便快捷,还没有借阅数量的限制。方正Apabi二维码移动借阅系统收录了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中文图书,并与纸质书同步出版。借阅机使用便捷,除了可以在借阅机上即时阅读外,还可通过Apabi Reader阅读软件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电子书下载后借阅期限为7天,过期需续借。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研发了“云借阅”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期刊、图书两大类,其中期刊有100种、图书2000种,每一本书刊都是精心挑选目前市面上最畅销的。读者只需扫描每本书刊旁的二维码,即可下载客户端进而下载图书、期刊的数字版,进行离线阅读。基于以上电子书刊借阅方案的推出,全国各级图书馆相继引入电子书的外借服务,在丰富电子书馆藏的同时,也推动了电子书借阅服务模式的发展。

通过以上描述,无论是超星、方正Apabi还是龙源的电子书借阅服务解决方案,其借阅服务还是需要一个借阅屏,读者需要在屏幕前扫码才能实现阅读或者借阅,没有真正实现物理空间的突破。

在数字阅读方面,图书馆也在不断的尝试通过购买或者数字化方式来增加数字馆藏,建设图书馆独立的电子书服务平台,提供在线阅读服务。目前大部分省级图书馆提供了基于Web的数字阅读服务,少数提供了基于移动端的数字阅读服务。但是大多数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是通过集成数据库或者平台实现,如直接购买超星或者方正的数据库或者平台,资源访问受限于局域网。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基于身份认证的访问方式,突破了图书馆的馆域限制,但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表现不足,并且可下载阅读的资源很少。而读者更喜欢下载到移动设备进行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明显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在电子书借阅方面,国内图书馆更多的做法是提供移动设备借阅,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推出的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西安交通大学推出的iPad借阅服务。虽然移动设备借阅可以让用户一次借阅更多的资源,但是没有解决读者必须到馆的问题,不能充分体现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图书馆在电子借阅方面发展缓慢,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出版商的授权、版权保护、技术、法律等问题。

面对传统阅读方式到新型阅读方式的转变,读者对电子书的旺盛需求,图书商业平台业务的繁荣,图书馆在电子书服务方面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幸运的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图书馆界都意识到这种转型需求,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对此积极探索。

3 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综合国内外电子阅读现状,已有的借阅模式比较符合当前电子书产业现状,但电子书的借阅需要平台作为支撑,国外图书馆常用的做法是借助于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的平台,但存在一定的缺陷。从长远发展来看,图书馆应该建设自己的电子书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产业链上的各种资源,并且在功能等方面比较自由。

文中讨论的电子书阅读平台架构以图书馆为主体,以开放性、可扩展性、模块化为原则,兼容App、Web多种形式的服务,融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架构中引入Open API的设计思想,形成独立的电子书借阅服务平台。还可将服务接口化,便于让第三方调用,为平台业务多样化发展提供支持。架构由四层组成:数据层、业务层、接口层、应用层,这里没有将作为基础支撑的硬件和网络环境包括在内,主要讨论在其之上的软件应用部分。

在数据层,电子书的来源是基础。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电子书主要依靠购买或者租借形式获取,基于用户驱动(PDA)购买的策略是近几年讨论的热点之一,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经费。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数字资源成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电子书呈缴也成为近年来图书馆讨论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研究综述”[7]一文对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国内电子出版物呈缴存在的问题。为了使该架构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可将电子书呈缴作为电子书的来源之一,并且设计长期保存系统,形成从原始数据到数字馆藏再到服务的完整体系。在数据层设计大数据分析模块,收集本平台产生的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算法,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决策平台。

在业务层,以副本管理为核心,设计内容商管理、荐购业务、数字版权管理、用户管理以及资源发现、内容策划等业务功能,主要完成对电子书所属来源的管理、电子书借阅业务的设计,以及围绕电子书的揭示等功能。

3.1 电子书借阅流程

图1 电子书借阅流程

从内容商购买电子书时可按照副本总量进行购买,同时设定电子书清单,最好是将内容商的所有图书都包括到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平台中,设定可借阅的副本总量(M),这样可以解决某些已经购买的图书长期不被借阅但是占用副本量的情况。这样的购买策略可能会导致读者都借阅比较热门的图书,影响内容商的利益,从而不愿与图书馆合作。为了兼顾所购图书的使用率和内容商利益,在电子书借阅平台中针对部分图书,可以动态设定最大可借阅副本数量(N),当借阅人数大于N时,允许读者预约该本电子书。这样图书馆根据电子书的预约数量适当调整某本或者某类电子书的最大借阅副本数量,同时也为将来购买电子书提供一定的依据。

为了让读者在不能借阅电子书时能够进行选择,在副本详细页面给出图书馆可借阅纸质书入口、外部购买电子书入口,形成借阅纸质书、购书、借阅电子书的无缝连接。图书馆可以与外部购书平台进行洽谈,让通过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平台购买图书的用户整体享受一定折扣,这样图书馆就能通过另外一个渠道为读者谋取一定利益。借阅纸质书可以直接与图书馆自身的OPAC检索平台进行深度整合,直到读者完成借阅纸质书的流程。

在服务端设定每本电子书的借阅期限(比如一个月),当超过期限后自动从客户端消失,但在设定时要给予读者友好提示,并在电子书可借阅情况下给出“再次借阅”的功能按钮,方便读者操作。

借阅服务流程从用户端、服务端对电子书副本数量和借阅期限进行了限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内容提供商的顾虑,并且所有参数采用动态设置方式,假如随着技术发展和电子出版产业的成熟,出版商的某些限制渐渐消除,那么平台可以将这些参数设定成无限大,而不必对平台进行大的改动。

3.2 开放接口管理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放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下一代网络要求能够支持基于多种网络融合的各种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和移动业务;并提供开放的API接口,允许业务提供者和第三方的业务生成者生成业务,也允许普通用户定制和生成所需要的业务[8]。国内外一些较大互联网企业已经开放了一些接口,如google、腾讯、新浪微博等,利用开放API,可以实现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的业务整合,实现资源混搭。处于这样一个开放式环境中,图书馆已经引入了一些开放API,实现一些诸如分享、书评等功能,图书馆也可以考虑开放自身业务的API,实现图书馆业务与第三方业务的混搭。

图书馆内部系统为了内部协作,已经实现了接口化访问,现在需要将这些接口进一步封装,以便对外服务。在该架构中,接口层具有开放性,不但可以引入外部平台开放接口,而且还可以将该平台接口对外开放,让外部平台合理利用该平台的接口,让图书馆服务融入到社会平台中。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便于阅读推广;另一方面可以让图书馆充分融入到开放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加强与社会资源的整合。

接口层包括第三方接口、平台接口管理、平台接口使用管理、接口安全机制等功能。第三方接口可直接按照接口使用说明使用即可,原则是尽量采用原始平台接口。该平台接口要根据自身功能确定对外部开放的级别,哪些接口适合对外部开放,制定严格的接口使用流程和详尽的接口使用说明,并且要保证接口的安全性。无论是引入第三方接口还是该平台的开放接口都要对接口进行监控,保证接口的正常运行以及应用功能的正常使用(见图2)。

图2 服务接口化流程

3.3 基于大数据的读者行为分析

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近年来,大数据正在从概念和理论研究阶段步入实施阶段,一些公司正在搭建大数据平台。在图书馆的电子书借阅平台架构中将大数据分析作为一部分,符合现在的技术趋势。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平台服务和图书采购,从而充分发挥出平台的价值。

图3 大数据分析流程

在电子书借阅平台中要尽可能收集比较全面的数据,包括服务器收集的日志数据和在软件设计时收集的各种用户数据及日志中无法记录的网站访问数据等,遵循全面原则而不是抽取某部分样本数据,这也是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之一。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等预处理,然后按照一定算法进行智能化挖掘,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前端展示,使之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加智能化的推荐(见图3)。

4 结语

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已经滞后于人们的数字阅读需求,主要受限于内容授权、盗版和公平补偿等问题。然而,随着数字出版业的逐渐发展,国家版权政策的逐步完善、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服务模式的不断探索,图书馆会在数字阅读产业链中找准位置,在数字阅读时代发挥出其文化传承的职能,为培养用户的文化素养提供基础服务。

图书馆不断探索的电子书借阅服务虽然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但是这种服务模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协调内容提供商、读者以及出版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在数字阅读中,需要不断探索,尽量找出符合多方利益的电子书借阅服务模式,并与先进的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融合,为人们获取文化服务提供良好体验的知识环境。

(来稿时间:2015年5月)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集团.201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2015-03-13].http://report.iresearch.cn/2210.html

2.速途研究院.2014Q3移动阅读App分析.[2015-01-28]. http://www.sootoo.com/content/526964.shtml

3.李冰茹.中外电子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4.Library Journal. 2014 Survey of Ebook Usage in U.S. Public Libraries.[2015-03-13].http://www.thedigitalshift.com/research/ ebook-usage-u-s-public-libraries-2014-report/

5.林冰梦,建忠.英国图书馆电子书免费借阅探析(一).出版参考, 2010(12):33-34

6. IFLA Principles for Library e-Lending.[2015-03-13].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hq/topics/e-lending/principles-forlibrary-elending-rev-aug-2013.pdf

7.王海燕,罗日辉. 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研究综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1):25-29

8.李余琨,杨平,朱权.支持开放的API接口的增强型业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10):134-136

〔分类号〕G250.76

〔作者简介〕牛现云(1981-),女,硕士研究生,国家图书馆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移动服务等;刘术华(1985-),女,国家图书馆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移动服务;童忠勇(1983-),男,国家图书馆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布与组织等。

Research on E-Lending Service Framework of Library

Niu Xianyun Liu Shuhua Tong Zhongyong
(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

〔Abstract 〕Digital reading has become a trend, which changes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people’s life. The library should provide high quality digital reading service for the users by mult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E-lending services that can balance the the interests of publisher, content provider and the readers, attracts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library circles. E-lending service framework should be open, extensible, integration of large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supports multi screen, provides good experience, personalized service for users.

〔Keywords〕Library E-lending Lending service Digital reading Open API Framework design

猜你喜欢
数字阅读架构设计电子书
浅析工业网络安全架构设计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虚拟收费站架构设计与高速公路自由流技术
谈谈电子书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电子书渲染的对象、要素及思路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