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基金文库?诗词论丛》总序

2015-07-22 02:31宋湘绮莫真宝
诗潮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诗境界诗词

宋湘绮+莫真宝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大众诗词热、“20世纪诗词入史”等问题逐渐受到文学界、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诗词艺术的健康发展,与我们的精神家园甚至民魂国运紧密相关。然而缺乏应有的学术关注,当代诗词日益偏离了其发展轨道,难以在当代文学中找到应有的位置。钱理群先生曾经说:“尽管旧体诗词写作已经边缘化,但它也没有按进化论观点所预言的那样,完全遭淘汰,被新诗所替代。而且也不仅是一种旧的残余,而是按照自身的特点在不停地发展着……这是一个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有许多文学现象特别值得注意与深思。”

在我们研究百年来诗词的发展时,传统旧体诗词自身也在发生变革。这些变革涉及文学现代性、人的现代性、现代文学价值观这样一些根本问题。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民国诗词,即所谓“现代诗词”领域。1949年之后,特别是近30年来,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诗词被研究者冷落,旧诗和新诗关系的深度研究依然少人问津。这里反映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诗词研究面向古代经典,远离创作现场

自20世纪80年代诗词复苏,至今经历了30余年的成长史。诗词创作从文学的边缘一步一步走进大众生活。2014年5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期间,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公开指责柳忠秧“跑奖”。“方柳之争”掀起风波。8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首次颁给当代诗词集,引发了广大网友,甚至新文学界、旧体诗词界的集体吐槽,而文学研究者对旧体诗词首次获得这一“殊荣”却保持了一如既往的缄默。人们期待好诗,渴望真正的文学批评,期待当代诗词获得主流文学界的“身份认同”——这一切,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实的步伐默默前行。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诗词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颗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当下却成为文学事故重灾区。对此,我们不禁要追问:如何研究诗词的变化?如何重建诗词艺术的评价标准?

从上世纪末大批知名现当代学者排斥诗词入史,到2014年第六届鲁奖前后,“官诗”“商诗”“新闻诗”“泥古诗”“碎片诗”备受各方针砭。传统诗词正在转型,大众创作热度持续不减,其传承与发展却步履维艰。这个“转型”一旦活生生断裂,诗词这最美好的民族艺术形式就有可能从我们这代人手中变异和失传,那将是文学史所不能承受之重。

当代诗词表面的繁荣难以掩饰内在的困境。这一方面因为它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缺席太久,另一方面也与古代文学研究界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有关。罗宗强的《目的、方法、态度——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些感想》,蒋寅的《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康保成的《90年代的景观:边缘化的文学和私人化的探究》,以及戴伟华《交叉学科中的古代文学研究》等一批文章,触动了古代文学学者方法“反思热”。古代文学研究学者深刻反省学术脱离了社会现实,脱离了政治,甚者退避了个人的主体价值的失误。上述有识之士提出,从广阔的文化背景、注重学科交叉,以文史哲不分的古代文学研究传统为基础,弄清各种文学现象的社会背景。罗宗强先生说:“当时文人的仕途生活,当时文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宗教、社会思潮与文人的关系,各种艺术门类与文学的关系,学术思想史的变迁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上述这些任何一点都可以衍生出无数题目,任何一个题目的解决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一个时期、一个文学现象、一种文体的产生和演变,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的看法。”这一段话呼唤的是将文本、文学研究还原到人的生存始源境遇的审美学研究。

诗词研究落入中空地带,边缘化和负面问题集中爆发已引起有识之士重视。2011年9月,马凯同志在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研究中华诗词的艺术规律,创立和发展中华诗词美学理论,推动中华诗词的继承和创新。”创立中华诗词美学理论被提上议事日程。进一步吸纳21世纪最新美学成果,创立中国当代诗词审美学理论势在必行。中国当代诗词审美学理论,是研究当代诗词审美现象、审美规律的与“人的实践存在”息息相关的理论。中国当代诗词审美学明确诗词文学的当代性和诗词审美学的动态性、生成性、开放性,突出其与古代诗词美学研究的不同与关联,是开展当代诗词文学批评、解决创作困境的理论武器。诗词是中国文学健康多元生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肌体的脉搏。诗词研究是生动的活学术。它不仅要面对经典,还要面对创作现场。突出“中国”,强调“当代”,有利于唤起我们对当代诗词与中国当代文学的骨肉之情,重新体认诗词艺术的新形态。

二、诗词创作要回归艺术本位,诗词研究

要走出误区

目前,诗词创作主体从精英变成大众,从士大夫、旧文人到当代诗人和诗词爱好者的角色转换,是与“人”的现代性密切相关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作者群体的分化,当代诗词分化成作为文学的诗词和作为大众文化的诗词。前者来自作者的生命冲动,是对当代个体生存、人类理想、人性丰富等终极问题的思考和性情表达;后者是一种文化活动,写诗填词自娱自乐,或为着某种现实的功利目的。当代诗词审美学研究关注作为艺术的诗词,需要警惕食古不化的“新古董”倾向。关注作为大众文化的诗词,需要避免受工具论影响,以免滑入官诗和商诗,对文化肌体造成内伤。诗,是扎根世界,开在境界的心灵之花。外在风云变幻,不可动摇其艺术秉性。这里暗含一个悖论,一方面,诗词艺术有可能与政治、商业策略合谋,成为一种工具;另一方面,诗词艺术又确实代表大众诗性本能诉求,对意识形态有间接的建构功能。二者必须区别对待。面对复杂的“诗词热”,单纯的文学研究力不从心,而审美研究则可以整体观照,全面剖析,当代诗词审美学就诞生在这时。当代诗词审美学内容涉及哲学、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新诗,是个艰巨的学术关卡。需要整合相关学科的中坚力量,重视新的理论成果和已发现的误区,共同完成学术使命。施议对先生多次在学术演讲和论文中从观念、文本、论述等方面谈到了当代诗词研究存在的问题。他在《立足文本 走出误区》中说:“有关理论上的失误,则须从王国维说起。王国维发表《人间词话》,倡导境界说,开创新词学,功不可没。但所立论,于意与境之间较偏重于意,已经向左倾斜。其后,胡适、胡云翼进一步加码,促使其左转,并将其推演为风格论。”这一提醒,需要我们深刻反思,这是一个关系到诗词艺术发展走向的重大理论问题。

我们的诗词研究一直沉浸在经典中,忽视了正在面临的危机。当代诗词是古代诗词的延续,又是诗词艺术发展的新形态。马克思曾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以更为全面的理论视野认识与把握诗词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人体”包含“猴体”的所有奥秘。当代诗词是显现当代人的审美境界、人生境界、理想怀抱的精神标尺,是研究诗词艺术规律的最高切入点。诗词作为语言艺术是开放的、发展的,需要在研究中“活态传承”。基于此,我们提出“诗书画活态传承行动框架”,倡议发起研究基金。该行动2014年1月1日在广西启动。广西桂平市委、市政府与国家艺术基金同步设立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创建全国第一个诗书画影艺术园区。旨在通过创作、研究、交流、合作等七个平台,专门扶植艺术原创和理论研究。从源头、根部着手,使诗性精神和文化产业、城市发展达成输血与反哺的良性循环。诗意出征,拉开境界的理想之维。把诗词书画纳入十大诗意小城文化创新战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立心”,倡导“新田园·新生活”。

“诗词热”中出现的问题和人们对诗词的种种反应,与诗词文学价值观变化息息相关。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诗词价值的认识,对诗词审美理想的看法、审美判断已发生巨大变化。这本身就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诗词在当代呈现出的新形态,需要诗人从表现论走向创造论,从反映现实走向诗意提升、创造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历史性和过程性的开放性存在,由此观察诗词艺术,发现“抒情言志”,是诗的起点,不是终点。写诗、读诗其实是人的自我认识。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认识情、志这些人性中的欲念,进而塑造更美好的生活、更理想的人性,乃至神性。但丁的《神曲》、李白的《蜀道难》、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都不仅有个人情志的心理内涵,还有更广阔、深刻的精神意蕴。从个体出发,体恤众生,抵达人生、社会、历史、宇宙反思的层面,才能真正融入文学。习近平主席不赞成把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而希望诗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正是从精神实践(虚践)的角度,意识到诗词艺术中生生不息的理想情怀和生命脉动。“虚践”是实践的前奏,与实践拥有一致的深层结构,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开拓性。二者相互涵括,推动着人的“生成”。必须深刻认识一百年来新文化运动和大众文化运动对“现代人”的“生成”,对传统文化、对诗词艺术、对现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太平基金文库·诗词论丛》就是这样一套解读诗词遽变的丛书。八本论著梳理了20世纪现当代旧体诗的生存境遇、发展脉络、新旧交织中碰撞出的现代火花。布点成线,初步勾勒出诗词艺术“五四”边缘化以来至21世纪初诗词复苏后的创作面貌。百年回眸,本论丛清晰展现传统诗词现代转型的端倪。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发起在诗词艺术传承和创新的关键时刻,设立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前沿,将竭诚护佑诗词艺术度过古今演变的历史转折,努力让诗意栖居成为城市的明天。

传统诗词和现代文学接轨,最关键是二者“文学价值观”对接。必须重新调准思想罗盘,建立当代的诗词文学价值观。官诗的空洞、新闻诗的肤浅、商诗的铜臭、泥古诗的陈腐,以及碎片诗的迷惘,归根到底都是作者文学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艺术家的文学价值观是一个时代精神标高。当代文艺创作有高原,没有高峰,正是在境界、价值层面难以穿越社会转型的迷雾。价值重建需要精神灯塔,诗词现代转型关系到当代核心价值观塑造。核心价值观只有落脚到具体的文化活动、艺术形式中才能生根开花。诗词被称为“中国诗形”,是最具中华气质的艺术活动。2012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由中华书局发起,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移动共同主办的“诗词中国”创作大赛,短信参与总量达1.29亿人次。2014年5月20日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联合发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征稿活动。到7月底,活动收到作品2.5万多首。这些反响表明,温饱问题解决后,大众的诗心正在复苏、觉醒。诗意栖居、人生诗化是最艺术化的民生,是最美的中国梦。诗心是原生之心、本能之心、创造之心,也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最向往的回归之心。诗词是培育、凝聚诗心,形成社会核心价值观最广阔的沃土。

三、诗词艺术何去何从,期待一次跨学科的

历史性会晤

因为诗词是中国文脉中的“基因”,所以文学史无法将其排斥在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7种现代当代文学史教材涉及20世纪诗词。《中华诗词》《当代诗词》《诗词》报及《长白山诗词》《岷峨诗词》《心潮诗词》《东坡赤壁诗词》《心潮诗词评论》等全国公开发行的诗词类刊物,也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期刊方阵。诗刊社新创的《诗刊·子曰》,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诗铎》《诗词学》《诗词界》《天籁》《诗国》《九州诗词》等以书代刊的诗词类刊物,多由高校和诗社主办,具有同仁刊物的倾向,或带有明显的艺术宗尚,或试图对当代诗词展开学理性研究。除此之外,以内部准印证的方式印行的全国各省市诗词刊物据说有3000种之多。因为大众的积极参与,诗词领域集中显现出文化转型的困境,思想、观念、艺术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文学批评、审美研究对转型期的诗词文化生态不能忽视,更不能无视。“知人论世”是一个古老的诗学命题,诗词学是人学,诗词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现代转型,促使诗词从精英艺术变成大众艺术。20世纪现代哲学的转折,触动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诗词的生存语境到底发生了什么现代性的变化?20世纪人类目光从认识自然,转向对自身生存的关注。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哲学转向,直接催生了现代艺术。这正是新诗崛起的地方。新诗百年历程给诗词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20世纪哲学的转向,我们发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理想化抒情已难以解决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危机,需要面对“心灵的真实”。变形、夸张、幻觉、意识流都已出没在当代诗词中。爱之深,痛之切。现代主义艺术精神——凝视非理性世界的勇气、承担苦难的毅力、批判现实的维度和意义建构的指向,是激发诗词艺术活力的酵母。读诗、写诗都是一种精神实践,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看,都是一种修身养性、塑造自我、创造人生、构建社会、实现理想的精神实践。诗词艺术是社会改造的力量,这种改造首先是诗人对自身的改造。它越包含深刻的个人体验、见解、情感、境界,先知先觉,越可能照亮他人、照亮现实,成为改造社会的力量。核心价值观不完全是一个政治话语,也是文学之根,是诗词传承与创新的生命之根。

只有突破传统诗词研究认识论的思路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进入实践生存论视野,建立当代诗词创造论文学价值观。这一点,对正确认识诗词艺术本质,把握大众“诗词热”走向,丰富当代文学,提升大众文化品质,促进人生诗化等时代命题影响深远。接受现代艺术精神的洗礼,是传统艺术现代转型不可回避的精神事件。

把诗词活动作为审美对象,透视大众诗词创作的特点、问题、局限和时代特质。从文本研究走向“文学—文化”研究,这是当代诗词审美学研究的核心。这个核心镶嵌在当代中国文化现代性这一框架上,涉及人的现代性、文学的现代性、文化的现代性。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需要我们做多学科的考察。

当代诗词艺术正站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门槛上,学术界应该有一次跨学科的历史性会晤。进行一次“文学—文化”的会诊,护送百年来边缘化的诗词艺术回归当代文学怀抱。这就是2014年7月10日召开的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的缘起。为此,由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联络,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刊物《文学评论》编辑部担纲,召集全国深入研究当代诗词的学者聚首广西桂平,探讨当代诗词艺术走向和研究战略。《人民日报》7月28日以《拉开诗的理想之维》对此次论坛予以报道。会议由陈友康的主题发言拉开序幕,2005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20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一文,引发学界关于“旧诗的价值、功能、身份、地位和前途”的大讨论。他对20世纪诗词的精神资源和经典化的剖析,引发在座专家的共鸣,大家畅所欲言。《文学评论》杂志于2014年11月15日刊发了本次论坛综述。兹全文征引如下:

2014年7月11日至14日,由《文学评论》和广西桂平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在“诗意小城”桂平,就”诗词热”展开一次平台高、实力强、跨学科的深度交流。

陆建德回顾了2013年短信参与总量达1.29亿人次的“诗词中国”创作大赛,介绍了诗词刊物、诗词网站、自费出版的诗词集的发展态势,敏锐指出诗词从“精英艺术”变成“大众艺术”,正经历古今演变的历史瞬间,亟须文学批评,支持、促进和引导创作实践,推动诗词创作良好发展。强调当代诗词的创造和评论一定要接地气、通神性,突出境界的实践根基和价值维度。莫真宝概述了目前诗词研究现状,说:“古典诗词阐释体系解读不了大众诗词创作存在的问题,需要新方法、新理论。”施议对客观指出:“当代诗词抒写旧内容、旧思想易工;抒写新内容、新思想难好。”引发当代诗词创作困境、方法整合、理论创新等话题。

新诗和旧诗,从对抗走向对话。沈家庄、马大勇、王巨川、李仲凡、张春华、段维、伍明春等都在各自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打通古今、融会新旧、跨学科研究的设想。

与会者讨论新诗的成就和旧诗的困境,感到新诗凸显“诗与人的存在”关系,从主情向主知的演进等,值得旧诗参照。荣光启从郑敏和叶维廉的诗学思想,谈了“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血缘。孟泽说:“诗,本无新、旧之分。诗的研究永远要面对人心、人性、人情。当代‘诗应该拥有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增量,要把现代生活条件下呈现的人性内涵,更充分纳入审美表达。”

就互相借鉴,曾大兴说:“中国诗歌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是新、旧两种诗体并存。古人往往既擅旧体,又擅新体。但是‘五四以来,新诗和旧诗却势不两立,形同水火,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新、旧诗体都没有出路。旧诗要向新诗学思想、学观念、学词汇;新诗要向旧诗学节奏、学凝练、学韵味。互取资,共同发展。”

杨景龙认为:“新诗在意象、文本、主题、手法方面,对于古典诗歌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现代创造性转化,才形成贴近时代的优势。这四点是新诗、旧诗通向‘诗的共同路径。”当代诗词,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气质。

陈斐说:“第一,回归诗词本位的价值立场。第二,葆有数千年诗词流变的纵向视野。第三,重视现当代诗词置身的文学、文化生态。建议从事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的学者最好能目光‘下行,加入到现当代诗词研究队伍中来,担负起存亡续绝的社会责任;从事现当代文学出身的研究者最好能目光‘上行,加强诗学修养,丰富对数千年诗词流变的认识。”

新诗、旧诗的沟通,不仅使旧体诗重归文学、文化怀抱,还有助于澄清新诗发展中自由与格律相对峙引发的一些问题。张桃洲说:“新诗格律折射出一种悠远的民族文化心理(这从近年来旧体诗词创作活跃即可看出),既然它毕竟与深厚的古典诗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一度被视为新诗重返文学中心、重温古典辉煌的切实可靠的途径,因此,对于新诗格律问题的深入研究,亦可被纳入当前的文化探讨与建设中。”除了宏观问题,张小华、唐克龙、李超、吴子林、郑焕玲、刘艳、郭道平、周于飞、杨传庆等以个案切入,点面结合,将研讨推向旧诗、新诗创作“现场”。张一南结合“诗词中国”创作大赛,深入揭示问题。

重建当代诗词文学价值观。当前大众“诗词热”喜忧参半,存在诸多问题。不少人以精英身份、士大夫心态,写“今天”大众文化时代的事,缺乏正确的现代诗词创作价值观,这是文化转型必然遇到的困惑,正是需要理论攻克的学术关卡。目前,老干体诗词的“口号”、拟古体诗词的陈腐、碎片体诗词的迷惘,以及“商诗”的花招,归根到底是作者创作价值观的问题。正本清源,大众诗词“活”好,诗词传承才有希望。‘新人、立人最要紧,诗词作者的文学价值观建设最要紧。要重振诗教传统,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促进社会转型。做现代“人”、现代诗人,比掌握格律更难。三者兼备,才可能创作出鲜活的当代诗词文学。这样的活文学,培育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悲悯情怀,是文化创新的活水源头。大众诗词热,需要学界密切关注诗词生存语境和诗词文学价值观古今演变的这一历史瞬间。

现代人生活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些老话题,依然需要表达友情、爱情、怨别、乡思。但更深刻的是“人与自我”的新矛盾,拓展了现代艺术空间,诗词在当代价值转型的普遍焦虑、时代困惑面前沉默、缺席,就难免被“边缘”。论坛发起人宋湘绮说:“旧诗、新诗都要直面人性处境,拉开诗的理想之维。从个人感受,上升到价值层面,关怀每一个‘生命存在,才能提升当代诗歌的文学艺术性。伴随着文学的分化,当代诗词已兵分两路:作为文学的诗词和作为大众文化的诗词。要区别对待,一是要护佑具有艺术性的诗词跨入当代文学创造的阵营;二是对于作为大众文化的诗词要合理导向。”

本次青年论坛,不仅是“新诗和旧诗”的一次深度对话,也是难得的“创作和批评”“面对面”,杨志学说:“这是一次诊断诗词和新诗的双重困境的‘现场,诗刊将开设栏目。无论新诗、旧诗,只要瞄准创作‘现场问题,就欢迎!”

韩英杰在会上听取专家教授对“官诗和商诗”危害的分析,真诚表达了一个诗词爱好者需要创作批评、需要理论指导的迫切心声。诗人们期待真正的“学术批评”。到会诗人李子的诗词创新受到学者注意,他期待批评走得更近些。

当代诗词研究方法、视角、理论多元化。几位已完成现当代诗词研究博士论文和课题的学者,汇报了成果、收获和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创新设想。刘士林深感:“传统文艺学美学理论主要是农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产物,其固有的概念、范畴、方法与理论体系已无法胜任解释与批判当代文学艺术的理论任务。”王巨川认为:“吸纳当代多元文化的文学批评理论,构建出适合于当下社会模式的创新性诗学批评理论,这是我们当代诗学研究、批评话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李仲凡呼吁:“传统诗词研究需要打通古今、融会新旧的宏阔视野,需要把诗词置于整个中国诗歌变迁的历程之中,置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之中,同时还需要批评观念与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及学术力量的整合。所谓的‘旧体诗词这一提法已经受到怀疑,因为传统总是在新的环境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马大勇说:“诗词研究需要文学和文化的‘宽窄融通、文学与社会的‘内外兼修,需要宏阔的学术视域、复杂的知识架构。”

闭幕式上,施议对、黄仁生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施议对先生专门谈到诗词研究的“门径”和“真传”,大家结合自身诗词研究体验,都认识到研究观念、方法、模式和语汇系统的重要性。这正是本次提出“创作与批评对接”,拈出困惑当代诗词研究的“方法、理论”,置于会议议程首位的重要原因。黄仁生说:“旧诗和新诗从对抗走向对话的契机已经出现,它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在观念上不再互相轻视;二是创作上互相借鉴;三是出现了及时的诗歌批评,及时把握古今演变的这一历史瞬间。”李遇春归纳了此次会议的四个具体收获:“一是‘诗词入史论争问题有了答案;二是关注诗词创作现场;三是现当代旧体诗词社团、群体、流派研究受到重视;四是旧体诗词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和队伍已形成了规模。”六位申请明年“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的青年学者汇报了自己的诗词研究选题意向,向“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会”递交了课题申报书。

最后,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宣布,广西桂平“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资助本次活动、资助出版此次交流的八本诗词、新诗研究著作。百年来新诗、旧诗的研究者第一次携手同行,承前启后,共同推动当代诗歌创作与批评健康发展。今后该基金会聘任陆建德、施议对、黄仁生、胡大雷、刘泽民、骆冬青、张桃洲、杨志学、刘士林、陈少峰、段维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定期对申报“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的成果公正评审,及时出版对接现场的优秀学术成果。

本次论坛专门探讨了诗词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困境,将当代诗词研究方法、方向、理论的创新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提了出来。

四、当代诗词研究方法、理论和有待解决的

问题

在本次青年论坛上,来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诗词美学、哲学、新诗、外国诗歌、词学、艺术学各路专家就“诗词问题”进行了一次难得的跨学科讨论。大家认为当代诗词研究方法、视角、理论要多元化,“新诗和旧诗”研究者应打破各自为营的局面,共同面向活生生的诗歌创作现场。那么,目前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当代诗词研究的破冰,得从研究方法上入手。百年前王国维《人间词话》首开艺术哲学介入词学研究的理论先河。20世纪70年代,叶嘉莹先生以西方美学话语,开拓了古典诗词的言说空间。近年,杨义先生也聚焦楚辞、李杜,提出了现代感悟诗学的研究思路和“悟性细读”的具体方法。他说:“若能悟与析兼用,大概足可以拓出文学评论和研究的新境界的。”前辈的研究提示我们,立足本土诗学,西方术语、理论可以成为我们创造自己诗歌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路石,将思辨、感悟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阐释,开辟更好研究路径。

王水照先生曾经说:“日本和中国学者都曾提及的‘唐宋变革论或‘唐宋转型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即认为中国社会在唐宋之际有了一个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与当今的社会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变化究竟有什么含义,是哪些地方变了,跟今天究竟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一个怎样的交接点,从而能够对古代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有所继承,是我们学术发展中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现实性的一个课题。”唐诗宋词是唐宋文化的典型,这段话追问了诗词传承与创新的交接点——答案在实践、存在着的“人”。无论是唐宋社会转型,还是当代社会转型,“交接点”都是“人”。时代进步、社会转型改变了人的实践存在方式,引发人的情感状态、个体心理、审美风尚、生活观念的一系列变化,从而也导致了艺术形式的演进。“人”在与社会、与自我、与自然打交道的“实践”中“存在”起来,写诗、填词、品赏都是人的实践存在形式之一。这就是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诗词观——我们提出当代诗词审美学的理论依据。

实践存在论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美学家吸收中西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的当代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实践存在论美学把“人生在世”作为美学思考本体根基,将审美当作特殊的人生实践。王国维的“境界说”已经开始对诗词进行实践存在论的探索。西方审美观念被有效纳入了“境界”这一文学批评范畴,王国维开辟了诗词研究的新的标准、方法和视野。然而,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对境界说的理解逐渐走偏了。“境界”是一种探询人的实践存在意义的精神创造活动,重新认识境界说,有三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具有实践存在论意味的境界说诞生百年来,一直仅仅被用于解释经典,并未对接到当代诗词的创作和研究现场。诗词的创作与阅读这样的审美活动是高级的人生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对人生在世的理想状态的领会、理解和表达。我们对格律、技巧关注较多,对人的“实践存在”研究不足。在文化转型、诗词演进的转折点上,后者至关重要。

二是把境界理解成感性认识成果,忽视了境界是一种实践生存状态。仅从认识论的视角看待境界,遮蔽了境界产生的始源境遇——人生在世。审美境界是至高的人生境界,是对人生状态的诗意提升,是诗化的理想自我、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引导大众“诗词热”健康发展,不仅是迫切的文学问题,其深远意义还在于促进人生诗化,建设诗意生活、和谐社会。

三是多把境界理解成意境,切断了境界的实践存在之维,掩盖了境界的生存论本质。意境仅存在于艺术作品,是艺术形象的存在状态;境界涵盖诗人的人生境界和其作品中的意境。王国维“境界说”明确表达了境界要超越个人感受、趋近价值真理,才能引发共鸣,多次提到境界与作者、读者的实践存在状态密切关联。境界包含着能为作者感知到、由作者表达在作品中,并被读者所体验到的鲜明的审美追求,由诗人—读者共同作用“生成”;而意境是诗人将自己“已成”境界表现于作品中,诗作中的意境是诗人境界的成长足迹。意境是境界产生的重要途径,而境界则涵盖着人生在世的精神成长过程。

王国维“境界说”引领当代诗词研究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从美的现成论走向美的生成论,从文本研究走向语境、文化研究。以实践存在论美学重新审视“境界说”,分析审美境界和人生境界的深层关联,促使当代诗词研究三大观念转变:

一是圆融的“一体观”。从传统诗词研究那种“感性—理性”“主体—客体”二分的研究思路,变成“人—世界”“实践—存在”主客一体的整体观照。实践存在论美学将“人生在世”这个“实践存在的始源境遇”还给“人”,作为切入诗词问题的本体根基。

二是动态的“生成观”。传统诗话词话都是将诗词作品视为成品,而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人生在世是生生不息的建构过程、实践过程,诗词创作和阅读、批评都是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建构,并不断由此“生成”自己和世界的存在意义。诗词艺术在这个“历史时刻”跨进现代艺术阵营。

三是优先的“关系观”。传统诗词研究优先文与道、创作技法的研究,遮蔽了人的实践存在之维。“人生在世”包含人与世界、人、世界三要素,各自构成互相影响、制约的复杂网络。实践生存论美学优先“关系”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逻辑上先于诗词创作、阅读、批评。当代诗词审美研究,把审美关系作为重要的思考视角,展开意义建构、人生建构、价值建构。

2014年7月11日晚,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就当代诗词研究规划和设想,在西山茶园召开了15位核心成员会议。意在开辟“诗词艺术存在于从诗词创造到诗词作品再到诗词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这一新的解释路径,探讨如何构建当代诗词审美学。有八大问题有待解决:

1.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述评;

2.当代诗词研究方法论;

3.当代诗词审美导论;

4.当代诗词审美活动论;

5.当代诗词审美经验论;

6.当代诗词审美教育论;

7.当代诗词创造论;

8.当代诗词接受论。

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走向了实践存在论,正在改变诗词研究的评价标准、方法、视野。本次青年论坛尽可能联络到全国现当代诗词研究的青年同仁,初步交流了21世纪初现当代诗词深度研究的一批重要成果。除李仲凡《古典诗艺的当代新声》和周军的《新文学写作背景下的旧体诗研究(1917-1927)》正在完善、刘士林的《二十世纪中国学人诗之研究》已出版外,其余悉数列入《太平基金文库·诗词论丛》,篇目如次:施议对《新声与绝响》、孙志军《现代旧体诗词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时国炎《现代意识与二十世纪上半期新文学家的旧体诗》、王巨川《新旧诗学互训》、张经建《当代格律诗创作研究》、张春华《叶嘉莹古典诗词阐释体系研究》、宋湘绮《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

我们记录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和《太平基金文库·诗词论丛》的背景、缘起、过程,不仅仅存念这段美好时光,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当代诗词研究方法、理论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在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的资助下,共同推动当代诗词研究。

猜你喜欢
新诗境界诗词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新诗画
诗词之页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