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感是语文修养,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感、情味感、敏锐感、独特感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要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才能辞有所发。而品评、比较、想象是课堂语感教学的常用方法。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不同语境的品味鉴赏中,才能发现语文语言运用的妙处,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感品质。根据现在小学生心理特征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语感构成要素的综合性,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言的形象感、情味感、敏锐感、独特感显得尤为重要。
一、品词酌句中,体会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披文入情。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感情和趣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美感意趣。而这种情感与意趣在语言文字中有时并不是明白直露的,往往将其奥妙之处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让读者去想象、去品味、去咀嚼。对语言文字的情味与意趣的感悟和领会是较高层次的语感能力,要形成这种语感能力,细细地品词酌句是不可少的。如《荷花》一文,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读两段,再说说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学生提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很美,“冒”字用得特别好。这时,请学生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学生换成“长、钻、伸、露、探、冲”等,我趁机让学生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学生提出:使劲地,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我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品悟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什么?有的学生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至此,经过品词酌句,推敲想象,一个看似简单的“冒”字后面,蕴含的情味已流淌于学生的心中。
二、想象涵泳中,获得形象感
语言的形象感指对语言所表达的情意。意境的敏感,也就是听读时能浮现出清晰,丰富的画面,达到历其事、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形象感,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是语言和有活性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在与鲜活的表象链接中获得生命力,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涵泳中获得形象感。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想象,建立语言与表象之间的心理联系。
三、速读精思中,培养敏锐感
语言的敏锐感主要是指感知语言的速度。培养语言敏锐感,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预知语言的能力,即能敏锐地预期来说(写)出或来说(写)完的话,并能在感觉层面上敏捷地生成言语。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据“题”猜文,填补“空白”,续想结尾等做法,都是培养学生语言预期力的具体体现。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快速感知和捕捉语言,能区分言语的细微差别,听出所谓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常用的训练方法如:辨析词语、变换句式、归谬引导、示错修正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有选择地汲取有价值的语言信息的能力。我们现今正处于信息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网络迎面扑来,我们不可能一一细加了解,但合理选择,为我所用,却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快速阅读列为阅读教学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正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速读提挈是训练语感敏锐直觉的、有效的方法。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用短暂的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能有效唤起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关键”的心理,学生在此心理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速运转。不一会儿就提取了课文重点,并进行了选择性学习。学生在这种训练中,快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这对阅读效率的提高,增强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个性展露中,珍视独特性
语文学习中,个体的感悟各不相同。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智力增长点,教师不仅要有“珍视”的理念,还必须具有发现学生这种“独特感受”的敏感和及时采取“珍视”的行动。在个性化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调动语言储备和生活积累,通过对文本的涵泳、体味、思考、评析、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言语独特性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品格的完善。
(一)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更广阔的天地。语言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良好语感的发展,同样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空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语言学习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灵气、才会有活力。儿童如果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就能在相关言语的听读训练中,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语言文字,在心灵与生活的碰撞中,迸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
(二)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
首先要注重阅读积累。《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扩大语文学习资源,跳出语文学语文。因此,除了课内的精读、品读外,更需要课外广泛读。只有大量,广泛的阅读,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淀,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库存日益充实,丰富。其次,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唤醒,激活学生相关的阅读积累,让学生头脑中的库存语言在新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发挥生成并起监控作用,使学生在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时,一开口一动笔就会形成积淀下来的语感形式,从而达到话从心出,笔随心转的美妙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 教育研究,1997(7).
作者简介:孔利丽,女,1980年生,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任教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三塬学校,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