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水墨山水之祖
——荆浩
王志伟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荆浩,生卒年不详(但从其一些绘画中我们可将荆浩的生年推断在850年至856年前,卒年在907年左右①),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济源(今属河南)人。博通经史,长于文章。他因躲避战乱,隐居于太行山之洪谷,因号“洪谷子”。擅画山水,著有《笔法记》、《山水赋》、《山水节要》②。同时代的著名画家关仝拜他为师,成为荆的关门弟子,并将荆浩的绘画理论继承发展(关于关仝的一些艺术风格在后面会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荆浩;水墨山水画;匡庐图;笔法记
荆浩因躲避战乱,隐居于太行山之洪谷,因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匡庐图》是荆浩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水墨山水画真迹。《匡庐图》为全景式大山水,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绢本。整体气势雄伟夺人,细部刻画精到,用笔遒劲有力,变化丰富,用墨的浓淡,更将大山地面表现的雄伟壮魄,大气磅礴。全图自上而下,由近而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从画面的低端,船夫撑船欲上岸的“有人之境”(近景)到两崖间飞瀑喷泻而下,击石飞润,似闻其声,一桥横架与溪涧之巅,两边松柏参差,左边有一座林荫庭院,窗明几净,此已是进入佳境(中景);接着是“高峰群立,云气缭绕”的无人之境(远景)。
其一,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有色有墨正是荆浩所追求的作画方式,在他画山水图的答诗前四句写道:“恣意纵横归,峰峦此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动轻。”笔与水墨的结合更有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荆浩第一个提出“有墨有笔”的要求,成为中国水墨山水画发展的一个历程碑。
其二,大山大水,开图千里。
《匡庐图》整幅画面全景式构图,大山大水,表现出千里之景。荆浩以前很少变现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的环境,他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匡庐图》可以看出他是严格按照“山水之象,气势相生”这一审美认识进行创作的,画面危峰突厄,重岩达峰,林帛掩映,气势浩大。
其三,删拔大要,思致高深。
“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不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虚;泰山占齐鲁,而胜觉着龙岩,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凡此之美,咎在于所取之不精粹也。”作为荆浩影响下的北宋画家郭熙,更是深刻理解到了荆浩的“删拔大要,凝想形物”,从而说出了这段话来。全景式的布局必须精心经营,否则将会同于地理图。如通过笔尖的寒树,表现出秋冬之意;通过云气的“虚”反衬出山势的高峻幽深,同时衬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人之境。
《笔法记》体裁别致,假托“吾”一个爱好对古松写生的青年农夫与一位神话般老人——“石鼓岩子”之间的对话,借老人之口,说出了荆浩之境对水墨山水画绘画的认识,内容丰富深厚,实为水墨山水花的理论基石和丰碑。
《笔法记》是我们研究六朝至晚唐五代时代山水画理论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并且关于山水画的功能上,他一改先前山水画的教化之用,美感享受,激发深思等说法,而是“嗜欲者,生之贼也,明贤纵乐琴书图画,代去杂念”。将山水画看作势摆脱名利杂念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这种山水功能观,对以后苏轼、文同、黄公望等有深远的影响。“纵乐”和“去杂欲”成为后世文人山水画家的指导性思想。
荆浩所开创的以水墨表现的北方山水的雄伟气象的画风,成为五代宋初北方隐逸画家的楷模。清旷意境的风格被“在野”画家追捧,至于发展为占主导地位的画风,被后人称为北方山水画派。
被宋人郭若虚称为“三家山水”的代表人物,关仝、李成、范宽都曾师从荆浩,而后又发展出个性化的风貌。关仝是荆浩唯一嫡传弟子,尤喜作秋山寒林,意境古淡荒寒。李成,其特征有三:“一为平远构图法表现清旷幽远的境界;二用笔尖劲,运墨淡润;三善写寒林云石,富新意。另一画家范宽,名中正,他画山石落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三家之后又有北宋郭熙,研习荆浩,李成画法,笔墨打进,名动公卿。北宋被灭之后李唐,则把北方山水画派的画风带到了南方,影响深远。从“三家山水”到北宋郭熙再到南北宋时的李唐,都是师从荆浩,形成了北方山水画风。
荆浩堪称中国山水画的旷世宗师,从绘画史上说,他开创了作为重要审美类型之一的北方山水画派,推动了山水画艺术的成熟;而且《笔法记》更是发展了晋唐以来的审美观念,使其上升成为一套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原理法则。荆浩足可称为山水画派之祖。
注释:
①根据《中国名画家全集——荆浩(宋)关仝(宋)》;马鸿增,马晓刚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9.
②三个著作中《山水赋》和《山水节要》可能不是荆浩的著作,但是其中有一些关于绘画的论述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