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是一转眼的工夫,一年过去了。
回首去岁,我们首先要感谢广大的作者与读者,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们的厚爱与支持。谢谢作者们在今日功利时风影响下,仍将心血之作赐给我们;谢谢读者们,在气喘吁吁的忙碌之余,仍潜心阅读我刊的文章。谢谢你们。
在新的一年,我们仍将竭尽心力打造我们的刊物,希望继续赢得你们的喜爱。
我们的刊物定位不变,还是要以对名作的研读、传布为核心,切合当下中国的人文问题,通过作者们思想性强、人文含量高却又深入浅出文笔鲜活的文字,将中国前沿的人文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资源。我们要办的是一份公众性的学术期刊,既区别于大众刊物,也区别于知识分子刊物。
我们希望我们的刊物能够受到具有人文情怀的读者们的欢迎,首先是受到大学生、研究生、文学爱好者、中学教师的欢迎。
我们希望能够结合当下中国公众的人生价值需求,打通古代与当代的关系,从先秦诸子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易代之文,或对士大夫文化、民间文化、帝王文化有所厘清,或取新的现代视角予以观照,或面对当今的代际差异、价值动荡,总之,重新探寻、梳理、解读老中国的名文,使其鲜活于今天。
我们希望能够立足本土,汲取异域名作精华,无论是法德俄,还是英美,抑或日本,或予以深刻的反思,或给予新的引入,或力求科学的正视。
我们对纯文学依旧钟情,对网络文学也充满热望;还有在读图时代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的影视,还有其生命经验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同步成长的新的一代“80后”,还有不仅仅是作为性别,更是作为一时代既前沿又边缘的女性文学,我们对其都要给以更多的关注。
我们希望无论是对古今,还是对中外的名作研读,都能不再局限于知识论、文化论、认识论、学术论,而要以此走向价值论。
我们希望在某一领域学有所长的学者,能将自己对当下中国人文困境的思考贡献给广大读者。我们也希望这些学者,能够用奉献精神,大手笔写小文章,我们窃以为,这不仅是中国公众的阅读之需,也是匡正中国当下学风的急需之举。
我们希望中国的作家,能在我们这里发出声音,因为作家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最为敏感、敏锐的群体。
我们希望国内各个区域的文学新貌都能在我们这里得到及时的反映。
我们希望受到最高学术训练的人文专业的博士生们,能够以专业为依托,在公共领域发声。
我们希望中学教师,在我们这里表达他们的人文情怀。
还有许多,还有许多,我们期待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参与和支持。
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上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