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英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了希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竭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时地让身边的数学走进课堂,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57-01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追求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赋予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平台,体现知识对学生生活切实贴近的基本指导功能。在开展广泛的教师多边合作基础上,我们必须以生为本,引学生喜欢学,学会学,建议学生选择合作交流互动自主探究地学习方式或其他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更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探究必须着眼于放回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当前的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点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实际的基层教学中,不是言行不一,就是我行我素,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安排学生操作、实验、讨论等活动形式,看似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因为是“老师要我们摆、让我们做、叫我们说的”,思路早已限定在框架里,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压抑、被控制状态。作为教师,要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要知道,学生就是处在学生时代也有某方面值得教师学习和仿效,更别说将来很可能有更多方面比教师强;摒弃“霸占”课堂的做法,抛弃无形的“指挥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融洽、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师生互动、情知互动”的数学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即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为学生自主探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一位特级教师的两节数学课,使我受益匪浅。讲课中,他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对折,再用阴影画出一部分,说出这是几分之几,又让他们贴在黑板上。孩子们折呀、画呀,说出了等。贴的时候个子小,够不着,他把孩子一个个抱起来让他们贴。每发现有孩子说出一个新分数,他都要夸奖一番:“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虽是一声很平常的赞语,但却极大地激励了孩子的自信心。我真切地感到:这不是装饰门面的造作,这是一种爱护学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
讲分数各部分名称时,他不是肤浅、生硬地去讲分数线、分子、分母。而是生动地打比方:我们开头把一个大圆月饼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两份,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横表示,咱把它叫分数线。分两份的"2"写在下面叫“分母”。这一半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就写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关系密切,该起个什么名呢?学生天真地说:“叫分儿。”“叫分女。”他微笑着告诉孩子:“你们想象得很好,等你们长大了也许会创造出新的数学公式,命名为‘分儿‘分女,咱们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吗?”我感到:这不是无足轻重的儿戏之举,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点燃的是智慧与创造的点点火花。
二、自主探究必须着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就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心理学研究表明: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作为教师,我们要深悟“实践出真知”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和发现知识形成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时,教师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套用上,因为解决生活中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决非仅仅如此,一是三角形的高是隐含的;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需要测量。因此,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实践性练习,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如三角形玻璃、纸片、木架等),甚至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习置于比课堂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如测量三角形土地的面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
三、自主探究必须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现成结论转化为学生探究的例子、素材之一,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收到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小学数学第八册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代表 3 个数,并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0 ,△ = ?○ = ?□ = ?一般思路是根据前 2 个等式,可得出△ + △ = ○ + ○ + ○ + ○,就是 2 个△的和等于 4 个○的和,所以△ = ○ + ○,再把第 3 个等式中的○ + ○换成△,可得到△ + □ + △ =400 ,联系第 1 个等式,把 2 个△换成 3 个□,可得□× 4=400 ,所以□ =100 ,最后求出△ =150 ,○ =75 。在此解法上,教师再启发学生观察、探究,同学们经过激烈的探讨,终于找到了更有创意的解法。即根据第 3 个等式得出(△ + □ + ○ + ○) + (△ + □ + ○ + ○) =400 × 2 ,△ + △ + □ + □ + ○ + ○ + ○ + ○ =800,再把2个△换成3个□,4个○换成3个□,所以□× 8=800,得出□=100,依次推出△=150,○=75。教学证明,自主探究的课堂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开启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之门”。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了希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竭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时地让身边的数学走进课堂,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