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风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No.6》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

2015-07-17 13:58:46杨文婷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李斯特

杨文婷

【摘要】《匈牙利狂想曲No.6》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李斯特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一部创作在李斯特的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结合了高难度作曲技法和演奏技巧, 又深深地融入其內心民族情感的一部著作。本文就我平时练习手风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No.6》时的一些心得及体会,从时代背景、演奏技巧以及音乐表现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20-02

一、时代背景

李斯特是匈牙利人,19世纪的匈牙利民族正处于被奥地利帝国统治的时期,李斯特虽然长期居住在法国,但他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始终心系民族的安危,渴望用他的音乐创作之手将匈牙利民间音乐和艺术理念传播倒国外,以表达自己身为匈牙利人的一片深情。

李斯特从少年时代就对吉普赛民间音乐的演奏相当有兴趣。在文献记录中,他曾这样回忆过他的少年时光:“那些从吉普赛歌曲中体验到的快乐和魔力,闪烁着自由的光芒,有着意想不到的节奏和装饰,还有简单的旋律瞬间交换等”,这些都是吉普赛音乐的元素。成年后的李斯特,更加痴迷于对这种音乐风格的追求,开始分析它们的特点,并深入民间考察,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歌曲调。这些民歌在极大程度上为李斯特创作狂想曲提供了丰富而多元化的素材。

正由于国家遭受压迫给李斯特带来的精神压抑,以及他本身对于吉普赛风格音乐的热爱,才有了《匈牙利狂想曲》这部杰出作品的问世。

二、主要演奏技巧

《匈牙利狂想曲No.6》是一部手风琴高阶作品。这部作品从技术层面来说,颇具难度;从艺术表现层面来说,相当有感染力;从观赏层面来说,它是李斯特爱国主义的写照。因此,很多具有较高水准的手风琴学生都会择其一二进行学习,看作对自己演奏技巧、风格把握的一个检验。“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里我只是就自己平时练习《匈牙利狂想曲No.6》时的一些经验,从左右手触键方面、风箱运行方面进行粗略的研究分析。

1.触键方面

整首乐曲从谱面可以看出,第一、二部分的右手构成多为复杂和弦、加保持音的和弦、大跨度和弦、八度等,左手构成以顿音及和弦居多。第三部分为多种装饰音效果的旋律,而最具炫技性的应是第四部分高潮段右手主旋律的不断再现。

在演奏过程中,我认为,首先就右手来说,大跨度的复杂和弦要下键精准且声音集中,干净利落又需掷地有声,每一个有标注的音头要融入爆发力,这种和弦主要体现在作品第一、二部分;作品第三部分的保持音和弦则应该把手部力量主要放在和弦上,保持的单音不需要太强的音量,单音的下键不要太“死”;高潮部分类似音阶式的主旋律八度,应注重“均匀”、“颗粒性”,所以务必要放松手腕、手臂,轻松触键,慢练居多,否则达不到高潮部分的速度要求;最后,各类装饰音触键时的清晰和灵动感需要把握,其中,李斯特极具代表性的琶音炫技要成句式的练习。例如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是一段自由的华彩,完全由黑键组成,与第二部分也有很好的衔接。这一大长句基本上是考验右手的基本功,要求流畅、清晰。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务必以此要求为前提,多多慢练,甚至可以先抛去连音线不看,把每个音符当成顿音练习,以此增强每个音的独立性、和颗粒感。熟练之后,方可加入连音线,已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

其次,左手的顿音和弦及单音并非死按贝司,而是用指尖往里“抓”,看上去轻巧,但音色却要铿锵有力;第三部分的左手旋律极具流动性,并且由于节奏的自由,下键时间太长会显得拖沓,太短又会稍显情感上的欠缺,所以在这一部分里,最好通过多听音响资料,体会匈牙利人民面临外族入侵的压抑感,从而通过音乐感受来摸索下键音量、下键时长。最后,高潮部分的左手重现主旋律段,需要特别注重声音的弹性和清晰度,不能让这些十六分音符音群听起来十分机械,而应该使音响效果与右手无异。

2.风箱方面

这首乐曲总体说来,对风箱的运用技巧是要求很高的。首先,风箱控制着乐曲的音量;其次,风箱对于音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就最基本的音量来说,钢琴音量的大小在于对手指下键力度的控制,手风琴则不同,演奏者左右手下键时的速度、力度与手风琴所能发出的音量大小并无直接关系,风箱推和拉的幅度才是真正控制音量变化的关键;就音色来说,手风琴风箱的运用手法决定音乐的色彩性变化及情绪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风箱类同于小提琴的弓子、萨克斯的气息、歌唱中的呼吸。可以说,风箱就是作品演奏的灵魂。

首先,顿风箱的运用比较多,尤其在第一部分及第四部分。这部分以八度和和弦的级进、跳跃为主,经过华丽技巧的修饰,比如滑音、颤音、保持音奏法等,加上炫技性的琶音,支撑起《匈牙利狂想曲No.6》的旋律主题。这两部分的演奏应当在追求速度的同时, 给予“弹性”的、有立体感的音色。对旋律走向的强弱处理也要到位,尤其是同一句式应有音乐上的对比。

其次,以自由节奏的第三部分为例,这部分带有徐缓柔美的特点,又稍给人沉重的感觉。在旋律流动中,运用大量的装饰音、自由延长音和各类表情术语。弹奏形式较散漫却不松散,使旋律听起来像是在“诉说、咏叹”,亦或是在即兴的演奏。每一句乐句相对来说较长,乐句与乐句之间仿佛又有着一种藕断丝连的感觉;同时,渐强渐弱也必须充分体现。因此,左手的力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旋律是进行还是停滞,风箱始终在运行之中,这就取决于左手手臂、手腕的力度支撑和平稳。这一部分是整首曲子最具音乐性的一段,最是独特也最难把握。演奏时应带入呼吸感,体现出声部层次,把握行板的速度,使风箱一直处于被控制的状态。拖沓散漫的自由处理,会使人昏昏欲睡。

总体而言,我认为《匈牙利狂想曲No.6》的四个部分在音乐性格以及形象上各具特色。每个部分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华彩,反复或变奏式的发展。各部分之间对比鲜明,又可以找到某些节奏或音乐性的联系,交替自然,突出了层次感。

三、音乐表现

音乐是一种语言,是用声音去表现的语言。因此在加强技巧训练的同时,要更加强调音乐的表现。《匈牙利狂想曲No.6》的曲式结构总体上比较松散,所以对于乐曲结构框架的分段分析非常重要。不同的段落凝结了作曲家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表现手法如果作同一处理模式势必导致整首乐曲缺乏层次感和对比关系。所以这就关系到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就我的经验而言:成功演绎一部作品的评判标准是能否把作品的音乐内容正确完美的表达出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作曲家所处时代的背景、个人创作的风格需要有深刻的了解;另外,对谱面内容进行全面阅读和理解,从而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

第一部分(第1-41小节),降D大调进行曲体裁的序奏。原型为“柯罗皮兹基之歌”。速度为Tempogiusto(适当的、恰当的速度),堂皇而又崇高。开篇由干净利落的震音和小音头结合,加以所有后半拍的音头处理,造成一种错落的2/4节拍作为引子,拉开整首曲子的序幕,这是第一句;第二句,同样的右手旋律移高八度,左手力度的加强,使重复的旋律主调更加坚定和饱满,营造一种庄严稳重之感;最后一句在第二句的基础上作了变化重复,采用加花的方式,前倚音、颤音、單音琶音,最终结束到调性主和弦上,听起来一气呵成。演奏时,手指要放松,震音的弹奏要柔中带刚,高音的旋律进行要非常清晰。颤音的时值要到位以准确地空出三十二分休止符的位置。面部表情可随着手的跳跃戏谑性地表现,稍带嬉戏、挑逗,以此将观众带入演奏者的个人情绪里。需要强调的是结尾终止和弦后的带延音记号的休止符的演奏, 如果只是将它作一般的八分休止处理,那么音乐情绪就会被中断。我的经验中强调的是“结尾须充满音乐性的控制”,也就是说,虽然此时已经没有音响,但音乐并没有结束,演奏还在进行,意境才刚刚开始。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瞬间的静寂可以有效地增强观众对于音乐发展的期待,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二部分(第42-73小节),升C大调的二拍子舞曲。原型为“光照射出来了”。速度为Presto(急板),欢快的切分音节奏把这段音乐表现得很有特色,很能体现匈牙利民间舞曲风格。飞快、短小、舞蹈性的节奏,加上调性的变化,使整个情绪明朗,色彩明亮。李斯特在此频繁使用切分节奏和跳音,使整个旋律听起来充满活力、错落有致。从技术上来说,左右手顿音的触键,是十分短促的,稍微带一些“急停”的感觉,这种触键会使得旋律更具跳跃性。这部分的风箱运用多为顿风箱,开关的幅度不需要太大,只需要在音头这些地方稍微用力带一下,在每个乐句结尾的连音小节凸显出切分的感觉,基本上就到位了。

第三部分(第74-98小节),降b小调的富于说唱体的歌曲。原型为“黄色的金龟子”。速度为Andante(行板),整段风格像是在沉思、冥想,又犹如民间游吟诗人的吟唱,诉说往事。前面提到这部分的要求相当高,虽然不是炫技段落,却在每个乐节里都暗含功底。从谱面我们可以读到各类装饰音、各类节奏组合和声部交替,这些都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有力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三连音的出现,在情绪上会带来一种意犹未尽,缠绵不断的感觉,充满着音乐的延续性,这也是其民族舞曲风格的一种表现。所以在这部分,风箱的力度支持、平稳开关,右手保持音和弦的奏法,以及强弱的体现,都是完善每一个乐节、乐句,必须到位的方面。

第四部分(第99-227小节),降B大调的舞曲,表现的是匈牙利人民热烈欢庆节日的内容。速度为Allegro(快板),热情、豪放、粗犷。它的主题一听觉得耳熟,这个主题经过一系列变奏,达到狂热后结束全曲。一开始,运用切分节奏和渐慢的情绪处理,产生一种力量的逐渐积累感,增强后面乐段的期待感。从第102小节开始,由简单的单音引出主题,总共是八个小节。随后的旋律进行就是以这八小节的主题不断变化加花、重复演奏。最终在力度的不断加强,速度的不断加快后,以右手的急速八度与强有力的和弦级进重复将演奏的气氛推至顶点。这一部分不单是对学生自身演奏技巧的挑战,也是对其内力的一种考验。演奏者在完美展现各类手法、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激发体内的激情和力量,让主旋律在压抑中孕育直到最后一刻让它爆发。只有演奏者自己达到了最佳的演奏状态,才能愉悦听众,点燃观众的激情和满足。最终音乐在恢弘、华丽、气势磅礴的胜利中完美结束。

《匈牙利狂想曲No.6》充分抒发了李斯特的匈牙利情怀,是整套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经典。用手风琴演奏时首先要努力呈现原曲的风貌,同时尽可能的演奏出手风琴的特色。相较于钢琴,手风琴的音色更加丰富多变,灵活的风箱使音的长度、力度更容易被掌握,右手键盘则更具有弹性,对于装饰音的表达更加到位。音乐不只是枯燥的技巧体现,没有音乐的感染力,就只能是一项重复的机械运动。学会去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这才是我们真正学习音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亦平.匈牙利音乐因《狂想曲》而走向世界——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分析。音乐爱好者,2005,(11).

[2]何涛.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教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3]周淑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研究[M] .台北:乐韵出版社, 1998.第158页.

[4]李斯特.李斯特音乐文选[M].俞人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156页.

[5]刘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精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第114-115页.

[6]郝丕喜.钢琴 手风琴同族不同根[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年增刊.第89页.

[7]吴华山,龙玉兰.简论钢琴与手风琴演奏技巧的异同及技能迁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7期 2007年7月.

[8]王佩玲.手风琴演奏技巧的把握及训练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No.3 2005.

[9]陈明辉.论如何提高手风琴演奏技巧[音乐研究].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第84页.

[10]姜大治.略述我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第27卷第4期 2006年8月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李斯特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 07:34:30
我请鸽子来吃饭
幼儿园(2019年7期)2019-09-05 17:49:18
西方音乐剧表演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57:50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17:27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禅宗美学对中国书画艺术表现的影响
保持肃静
小小说月刊(2013年6期)2013-05-14 14:55:19
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食品科学(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