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汉亮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化抽象为直观;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化静为动,感知知识形成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0-01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迅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而且普及的教学手段,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與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有效开展高效课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所用的术语也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中的“对称”、“平行”、“直线”、“射线”等术语,是比较抽象难懂、不好理解的。教师可以把一些概念、关系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等特点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课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喜爱数学并乐于学数学。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教师先出示学生们常见的蜻蜓、蝴蝶等对称昆虫的动画,让这些对称的昆虫平铺在屏幕上,孩子们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教师再让这些小昆虫的翅膀一扇一合,然后抓住契机: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很快观察出蜻蜓和蝴蝶的两对翅膀在煽动时是不断重合的,从而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接着又出示了囍字、中国结、中国移动铁塔等图片,利用动画直观演示,把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动手折一折、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这样的形象化教学中,孩子们一点也不觉得数学概念枯燥,相反他们一直在兴趣盎然的观察、思考,很快就掌握了新知。
又如,孩子们初识平行线时,总是有许多孩子对“永不相交”的含义不能理解。这样抽象的含义过去老师只靠粉笔加黑板讲解,讲得口干舌燥,也不见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它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小学生正好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亲身体验,理解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平移、旋转、叠加、渐变等动态效果将某些难点的思维过程清晰呈现出来,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先动手操作,将等分成4份、8份的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充分运用多媒体动画把圆分成16份、32份、64份……,再利用多媒体把分成的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当孩子们都惊叹时,顺势质疑:“你们还可以利用‘拼合的方法把圆分成的小块拼成其它曾经学习过的图形吗?”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他们热烈地讨论起来。等他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孩子们的想法逐一直观的演示: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梯形……仍然得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演示,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推导过程一目了然,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感知知识形成过程
现阶段教师角色已经发生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知识创建的协作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很好的学习伙伴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的课件,具有图、文、声、貌交互式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弥补了传统数学的不足,使数学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抽象化,而这也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练习环节中涉及到这样一个提高题,一所学校要在颁奖典礼当天,在主席台的楼梯上铺上红地毯,已知楼梯的级数、每一级的宽和高,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红地毯?这道题如果不借助课件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楼梯画下来,再把楼梯上的地毯利用动态手段展平,这样学生就十分容易理解,而且通过这道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要求数学问题情境化、生活化,信息技术巧妙的应用,让它充满了生活气息,使它不再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定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育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留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孩子们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蕴涵着数学,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学生也会在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愉快地获取知识,全面地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龙锦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3]高孝玲,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4]范青,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