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倒塌之后《喂——出来》的主题再探讨

2015-07-17 07:05郑学锋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参尼采良知

郑学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05-02

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自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后,无论是课后的提示,还是教参的解析,都将这篇文章的主题仅指向环境问题。教参中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生,终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的报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会到来……[1]课后题的第二题提出主题的集中意见: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3、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上述的解析和提示,仅仅是针对对这篇文章“往洞内扔各种垃圾”这部分内容进行解读,而非是对全文内容进行解读。这样解读显然是不完整的。

本文前半部分是围绕着“庙”和“洞”的关系展开,后半部分是围绕着“人”和“洞”展开,“人”、“庙”、“洞”三者的关系应是探讨本文主题的三个要素,而教参的解读仅仅是围绕着“人”与“洞”的关系而忽略了“庙”的象征意义。本文对“庙”虽然着墨不多,但恰恰是这着墨不多的“庙”,是解开本文主题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看“洞”是怎么来的。文章的开头是这样交代的:一阵台风将一个村庄里的庙连根卷跑了后,出现了一个直径一米左右,深不可测的洞。“洞”的位置恰恰在“庙”的下面。“洞”为什么在“庙”的下面,而不会再其他地方出现?因为“庙”里供奉的是神明,是信仰,是人类的良知。人类的信仰和良知一旦被现代文明摧毁之后,人类的无节制的欲壑就无限的膨胀(深不可测的“洞”),新的种种问题也就随之出来,环境不断恶化,物种不断消亡,食品安全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仅仅是人类信仰和良知被摧毁之后出现的一个问题之一,而非问题的全部。

了解了“庙”和“洞”的关系之后,再来看“人”与“洞”的关系就好理解了。当一个年轻人正准备往洞内扔小石头的时候,一位胆小怕事的老年人颤颤巍巍地摆着双手想要劝阻年轻人别这么干。那是因为老一辈人还没有完全被现代文明所侵蚀,对神明、信仰、良知、自然还存着那一丝敬畏之心。但当以村长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们想在洞的原址上再照原来的样子重建一座庙时,但村民们挡不住商人那高价的商业诱惑。现在是个谄媚青年的时代,老人们说话也就无足轻重了。所以这“台风”能将这“庙”连根拔起。虽然后来易地重建了一座更加出色的“庙”,但这“庙”已不在是原来的“庙”。

政府发给了营业执照,政府的工作人员将核废料倾泻到这个洞里,将那些用不着的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一块儿扔了进去。做传染病实验的动物的尸体和流浪者的尸体统统扔进了这个洞里。政府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也是“庙”倒塌之后所产生的吗?以前某些地方政府不也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许可某些单位肆意破坏环境。现在政府提倡的绿色GDP不正是对过去的一种纠正吗?

在信仰、良知缺失的年代,爱情也不再纯真了,姑娘们将从前的日记,同以前恋人一起拍的照片统统扔进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所以也就有了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人了。

在信仰、良知缺失的年代,代表知识和良知的学者们不禁有些心虚了,在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用不容质疑的口气将事情处理掉。现在某些学者不也为了某些利益集团而信口雌黄吗?

警察将没收来的极其巧妙的假钞扔进了洞里,犯罪分子将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这是信仰和良知坍塌之后,无限膨胀的、无节制的人类的欲壑对黑暗、罪恶的包容。

星新一的作品中常常不提及具体的地点、环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趋陈旧的因素。甚至连人物的名字也没有,如本篇中的“年轻人、老人、村长、商人、记者、学者、警察、姑娘们……”。因为星新一不希望读者仅仅根据作品主人公的姓名就得到某种印象,而是要使人物“活”起来,以行动显示出其性格。这样就能穿越时空和地域,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象征性[2]。这篇文章大约写于20世纪中后期,20世纪的中后期日本的经济迅猛发展,同时环境等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如,在1956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水俣病病源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12年,直到1968年才停止排放污水。2013年10月份才通过《水俣国际法》,将水俣市的污染治理好。东京的电子云雾层也直到2002年得以解决……日本那边的治理刚有点起色,我们往“洞”扔的东西也都一个个出来了。如雾霾、水资源的污染,土地的污染,物种的灭绝,食品安全……

星新一的作品虽然是以20世纪中后期日本的环境为背景,但对现在的我们,乃至世界,不仍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吗?

早在19世纪,尼采通过一个疯子说出“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3],从此人类就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约束,变得肆无忌惮,而《喂—出来》中“庙”的倒塌,不正是和尼采的“上帝死了”遥相呼应吗?上帝死了还有墓穴和墓碑。(尼采还说,教堂不是上帝的墓穴和墓碑[4]),到了20世纪,星新一通过商人的手将上帝的墓穴和墓碑一同拆掉,让上帝的灵魂都不得安息。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M] 2013:131-133

[2]百度百科 星新一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OVTObHaT4VrDHTgnnM-4m4W8rkxonG-tlJ-dnstVhqvf-U1w5xPTijSTLfXtSHmBT4Bi23Zz1_mWaeMa7-CP_ 2014-11-25

[3][4]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J].哲学研究 2006(9).

猜你喜欢
教参尼采良知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体育院校教参数据库的建设
良知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神秘的教参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