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梅
【摘要】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储备知识和能力的“银行”,那么就业指导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投资”,如何把自己的“储蓄”用好、用活,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个人价值效益。
【关键词】就业指导 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0-01
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有三大环节,就是招生、教学和就业。而学生学习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毕业时找到一份工作,也就是学习是为了就业做准备的。所以就业这个环节如果抓不好,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近年来,了解到中职生就业存在不少问题,严重阻碍了中职生的就业。这些情况使我深刻认识到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思想素质教育虽然被学校高度重视,但效果不理想,由于中职学生一般原来文化素质就不太好,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也有一定困难,身心素质教育亟待强化,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身心素质不容乐观,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身心问题。
2.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技能掌握得不扎实。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划的中职教育“2+1”办学模式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第3年顶岗实习。为了缓解学校就业推荐工作的压力,许多中职学校在学生就读的第二学年下学期一开学开始进行就业推荐,这导致许多中职生在没有掌握好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去寻找工作。
3.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娇生惯养,吃不了苦。首先,现在的中职生大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比“80后”更好,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即使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也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非理性家庭教育影响,使他们花钱不愁、衣食无忧,一切顺着他们、由着他们;其次,“90后”一般不是独生子女就是家里老幺,父母对他们的溺爱使得他们过于自我与任性,生活上的富裕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更让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和危机意识。因此,他们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就业不免会有焦虑、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强等问题,工作的苦是吃不得,也受不了别人对他们的批评。
4.就业观念没有更新,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 中职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0%以上,属于高就业率。但许多中职生并没有主动去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固步自封。有的把“职”定在很狭窄的范围,要求工资要高、体面、专业对口,等等。
5.就业大军增加,就业竞争加剧。中职学生相对大学生和农民工来说,具有相对劣势,学历上不如大学生,吃苦耐劳方面又赶不上农民工,形成“两不靠”的尴尬处境。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
6.就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由于指导的专业队伍人员及素质不高的原因,學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对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趋势没能进行很好的调研,不能有效与用人单位沟通,造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加强管理,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上进心不足。他们在就业上依赖学校,在学习和守纪方面积极性、自觉性较差,学生各方面素质不高必然会影响他们就业,严重的还会影响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影响其他学生就业。
2.加强素质教育,实现“一技之长”的突破
我们知道,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都较低。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侧重于“一技之长”,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比较注重就业,轻视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3.加强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教育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及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决定了中职生毕业后在多数情况下就业于生产一线。这些岗位的工作强度较大,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和毕业生就业前的生活学习比,他们从未吃过那样的苦,所以在就业之初的新奇感过后,就会感到辛苦,就会打退堂鼓。当家长不了解实情时也会支持子女离岗,因此影响就业后的稳定。
4.加强择业心理和技巧的指导,更新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打好基础再图发展”的就业观念,让毕业生意识到必须要走“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找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逐步实现从就业走向创业的职业发展之路”。
5.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畅通学生渠道
学校的就业部门要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就业信息收集,建立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一是要多渠道广泛收集就业信息,通过电视、报纸、广告、网络(如各地的人才网等,特别是点击率高的网站)等收集就业信息。同时要直接与企业联系、通过历届毕业生提供等方式收集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的奥妙就在于,它能为你的事业发展指点方向,就像在人生探求征程中点燃的一支火炬,也像是一把打开前方一道道神秘大门的钥匙。尤其重要的是,它能给你信心,使你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人类最大的智慧,积极的心态可以助你迈向成功的顶端。
参考文献:
[1]《就业指导》主编:贾德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