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芳
【内容摘要】就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言,学术界与教育界一致认可,并且教学的研究成果收获颇丰,但是当前阅读教学还是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提升方法
人类阅读的历史悠久,并非简单的看,而是用心体验。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文字信息、交流,它还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贡献颇多。语文阅读作为阅读的基础,是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一种过程。初中是学生的过渡学年,良好的初中语文阅读效果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很多语文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阅读教学,但收效不容乐观。这需要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一定的改进。
一、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情感体验
教育需要的是因材施教,现如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已然取代传统、死板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是教学的基础。老师需要积极主动的向学生传递新鲜的知识,教学中重现书本中的场景,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这段故事的印象。角色扮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角色扮演的弊端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因为角色扮演的人数有限,主角只能是几个,其他的学生只能成为观众。
语文课堂实践性较弱,许多教学活动只能停留在表面,一些距离学生比较久远的文章在老师简单幻灯片的放映以及绘声绘色的朗读后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2.阅读时间少
语文课堂为适应新时代的步伐,营造活跃的氛围,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表演、对话等。很多语文老师将文章背景、图片、知识点、视频展示出来,活跃气氛。而阅读本身应该是对文字的解读,领会作者思想,培养自身感受力的一项活动,而不应该以这种形式体现出来。老师过度的把时间安排在图片展示环节,会导致学生阅读时间不足,在文本解读中缺乏思考能力,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二、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1)明确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进程。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充分了解目标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情况,考虑目标的可实施性。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确立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参与。由于教学具有不可预测性,老师在制定目标时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防突入而来的情况。
(2)开放教学氛围
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体会、品味文学作品底蕴的一种教学活动。阅读使得学生思想得到了充分的熏陶与启迪,获得审美。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
很多老师很疑惑学生的参与率迟迟不得提升,许多学生参入不进活动。其实,对于学习不是特别优异的学生来说,多样的活动不能激发他们的注意力,老师的肯定才会让他们融入课堂。所以老师安排活动务必要考虑每个学生,真正性质的开放课堂。
2.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
(1)真实的情境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为刺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度和感受力,由于文学体裁不同,情境创设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在阅读课堂除了用音乐、视频、角色扮演之外,还应该加入多样化的形式,禁止千篇一律的导入教学课程。学生在阅读课上可以选择朗读的方式,在朗读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读者,感受字里行间作者表达的情感,形成独到的见解。
(2)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只有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的时间与老师教的时间应该合理穿插。学生的自学可以分为小组合作以及独立自学的形式,保证学生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小组合作讨论无法替代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在此情况下需要妥善处理好学生阅读与小组合作的关系。
(3)扩大学生阅读面。
针对学生阅读面不广,知识结构较松散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阅读的面,但是这似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还缺乏阅读的方向,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读哪些方面的书。也就是说,学生对阅读内容和方向缺乏甄别能力。在这方面,教师的丰富的阅读经验就要发挥作用了,如果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那似乎不现实。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以教材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如在学习《论语八则》后,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扩大学生阅读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关于《论语》的其他文章,或者是《老子》、《庄子》的相关文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立足本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内容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当然,前提是教师要规划好时间,对这样富有人文精神的课文,教师完全可以以“阅读理解”为教学核心,其他方面的教学,可以放到其他课时中。二是教师通过课堂,调动学生对本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怀着兴趣的前提下,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如可以以“孔子弟子三千,但最让他欣赏的是谁?”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也就随之增长了。
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国民教育,初中阶段是小学到高中阶段中非常重要的过渡期,它在整个语文教育中都有关键性的作用,独特人文性的语文阅读传递着艰巨的任务。在阅读教学方法中,需要从读中感悟,引领学生明确目标,在学生充分阅读中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在学生深入阅读中指导他们走向课外讲堂,扩大阅读量。
【参考文献】
[1] 龙仲勤.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科学咨询,2010(14):60.
[2] 史智伟.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 魅力中国,2011(21):248-24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