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再虎
【内容摘要】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 情感 兴趣 情境
前言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定态度的体验,是非智力因素中最富有感染力的因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总是伴有主观的情感,而情感又是在认识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因此,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课中,当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得到满足时,就能产生积极地情感,这种情感体验越深,学习情绪就越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学生就会感到压抑、厌倦,情绪低落。为此,体育教师应当密切注意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变化,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
一、情感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活跃的因素
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融合的,难以分割的,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渗透的、互补的。一般说来,知识越丰富,认知结构越合理,情感会越充实,情商会越高,人们的情感越充实,认知能力亦越强。可见,人聪明与否,同情感强弱是密切相关的。情感对认知的定向,激励和补偿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掌握这种规律性,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的实践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1.情感是联系教学双边活动的纽带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情感是联系双边活动的纽带。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感情融洽,便创造了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感受是兴奋的,情绪是高昂的,因而,能够促使学生加强记忆和思维等活动,此智力活动的成效又会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和乐趣。这样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情感是兴趣产生的基础
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缺乏趣味活动的体育课都会感到厌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保证教学的知识性、目的性的前提下,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
(1)情感调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诱趣”。“诱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激起其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其对动作练习的欲望。通过各种比赛、游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动作练习的持久性,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2)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情绪
教学中的幽默有其特殊性,它必须服从于教学活动的需要,使幽默出现在教学活动的最佳时机,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盐”。学生喜欢风趣幽默的体育教师,教师在幽默中所表现出的机敏的智慧,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和内在的魅力,都能增加学生的向师性。教师用情感去感染学生,通过双关语、俏皮话、一个手势、一种表情等给学生带来快乐,使学生在欢乐和笑声中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育教学中应优先考虑对学生的情感调动
体育课是以室外教学为主,是组织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直觉活动,而是教学双方认知情感的活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情感这条线索,搞“无情教育”,就会使体育认知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速度。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在情感方面加强刺激性和娱悦性。这种刺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产生心理上的愉快,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1.从体育运动的本质特点来看
体育运动除了是复杂的肢体活动和运动机能活动外,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体育教学过程中时时伴随兴趣、情感、意志等活动,教学不是无情物,情感是教学中流动的血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感在认识过程的特殊功能,利用情感驱动活化学习动机,活化心智,陶冶性情,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
2.从学生方面来看
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的认识过程还不能脱离情感和直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现在的学生大多年龄偏小,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思维水平基本上停留在感性阶段。他们情感丰富,易于外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直观现象的、充满情趣的语言动作,巧妙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样,就能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乐学”的情境,使学生在那种节奏明快舒缓、急聚、轻柔相间的旋律情境中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并且通过这种情境的长期感化的熏陶,逐步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因此,教学中要更多地采用直观、趣味和情景教学。
三、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进行情感调动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教师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和谐气氛,做一个能够沟通师生情感的“交流型”教师。教师要在学习、思想、身体和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处处想着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爱”是教育工作的润滑剂,是建立师生正常关系的桥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去喜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学生也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并且往往因人及科,迸发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
2.释放情感能量、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但他们的知觉的感受力和视觉的灵敏度却可以超过成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从学生最感兴趣,最能开启他们思路,最能拨动他们心弦的地方入手。采用恰当的方法,充分挖掘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当好课堂教学的“调度员”,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1)巧设情境、激发感情
关于情境教学的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图画、音乐、摄影、语言描摹渲染等手段,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比如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像“大海里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在这种特定情境里进行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整个课堂情感“共振”,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增加体育教学的情感色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言语传情、态势造情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恰当的组织教学等,对整个课堂的学生情感进行有效地调动。教师要在观察学生思维、情绪、行为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内容、课的部分、场地器材的情况等,恰当地进行示范和讲解,变换场地器材的布置,适时地展开提问、讨论、游戏、比赛等教学活动,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口哨等手段调节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入角色,扮演角色,如“我就是运动场上的×××”。这样,学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四、情感调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感调动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实质内容
体育教材为我们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依据,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只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趣味、智慧,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感情、共同趣味和共同智慧,才能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基础。在共同的课堂基调上,师生的情感统一、共鸣,便于调动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精神因素,使之集中在教学的实质内容上,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2.情感调动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1)把握学生情绪,捕捉课堂信息
中学生的情绪波动大,情感不够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情感稳定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上,使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处于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状态。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气氛、情绪,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要对这种心理状态十分敏感,由于情感信号主要是通过表情动作而发出,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丝笑容、一次皱眉、一声叹息等,这些都是窥视其心里的渠道,据此来把握学生在一定情境下想什么、做什么,遇到什么疑难,而这一切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调节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心理依据。只有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才能避免出现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不能相通。各行其是,我行我素,这种情感上的不一致会造成气氛淡薄,情绪低落,丧失信心等心理气氛和课堂情境,使教学目的落空,甚至导致教学活动的中断。
(2)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
情感具有极大地感染力,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并能动员平时没有的体能和智力去克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而且要对学生更深层的情感、意志、情操等领域施加影响。事实证明,认知离不开情感,而情感有利于认知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健康的情感去认识和感知体育,并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积极锻炼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乐于接受体育教育,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五、结论
教学就像池塘养鱼一样,教学中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无所谓教学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性格各异、年龄不同的学生。这就决定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即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铮 等. 心理学教程[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道俊 等. 教学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 王立馥. 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体育教学,1999(2).
[4] 于会勇. 情感因素的运用[J]. 中国学校体育,1998(3).
[5] 肖川. 教学中的认知、交往和审美[J]. 中小学管理,2000(3).
[6] 韩清宝. 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J]. 中国学校体育,2002(1).
(作者单位:安徽省长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