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日辉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两个问题:技术和金融。解决技术和金融问题的源动力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新兴的小米、传统的海尔等企业在制造业领域推动一场拥抱“互联网+”的革命,带来了制造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形态的创新。“互联网+”给制造领域带来的变革,能够给金融业带来什么启示呢?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业互联网化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呢?又当如何从根本上推动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互促,打造创新驱动的“双引擎”呢?
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双向创新驱动
近20年以来,中国见证了两股力量的崛起:信息革命和金融创新。信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创新解放了财富驱动力。英国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中,通过人类历史上的五次技术革命分析了技术创新、金融资本与经济增长内在相关性,提出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
佩蕾丝认为,技术革命每隔40年至60年爆发一次,每次技术革命的发展浪潮大约持续五六十年,随着新技术的渗透和技术革命的扩散,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期,前二三十年称为“导入期”,后二三十年称作“展开期”。技术革命发展浪潮的两个时期,还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导入期分为早期的爆发阶段(技术时代),后半段的狂热阶段(金融时代);展开期可分为新技术与包括金融在内的社会生产的协同阶段(黄金时代),新技术成熟与市场饱和的成熟阶段。
技术革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创造潜力,金融资本始终在技术对经济社会渗透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导入期,金融资本支持技术创新及其向经济社会的渗透和扩散,金融资本与技术革命进入充满激情的恋爱时期,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既刺激金融创新也得益于金融创新产生的动力。在展开期,生产资本被视为财富的创造者,将新经济范式扩散到整个经济,金融资本成为“贤内助”推动增长。在技术扩散过程中,不仅需要生产领域的充分创新——包括产品、工艺和组织模式,而且需要金融和制度领域的创新。这些创新共同推动了技术革命充分释放潜能。而当一场技术革命行将结束时,金融资本又开始催生下一场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一个“双向创新驱动”的关系,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从导入期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到展开期的生产主导型经济,这一转换过程深刻地影响了金融领域创新的方向和强度。如表1所示,按照对实体经济的有用程度,可以对金融创新进行分类,金融创新的各种类型在每个阶段各有特点。技术创新导入的爆发阶段,金融创新是最集中和最多样的,A型金融创新对新技术的扩散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双向创新驱动最明显。金融创新活动最明显的转变发生在泡沫破裂之后。在协同阶段,A、B、C型金融创新盛行于世,以适应性创新的形式伴随着技术创新的充分扩散,并促使社会资金回归实体经济,分享产业利润。
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向创新驱动”的动力源在哪里?一是市场推动,二是制度创新。毫无疑问,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推动创新的不竭动力。佩蕾丝的论述并没有注意制度的作用,而事实上,制度创新可以为激发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活力提供土壤和环境,成为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新动力”。制度促进技术和金融创新的机制在于,通过组织创新和政策安排,推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释放经济潜能。2015年以来,政府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在从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个角度部署中国式创新发展的大局。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制造
“互联网+”的风越吹越大,既让各行各业都感觉到春风扑面,也为一些传统产业带来了有如飓风席卷般的恐惧感。小米等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壮大的新兴互联网企业促使传统制造业痛定思痛,海尔等传统企业积极拥抱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走出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制造业“互联网+”的路子。
中国制造业正在从工业1.0向工业2.0转变,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的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感受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双向挤压竞争”。未来,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2015年5月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创新商业模式。
未来十年,中国制造的重点是创造智能产品、变革组织形态、创新应用体系。智能产品理解它们被制造的细节以及将被如何使用,能够回答诸如“我是什么时候被制造的”、“哪组参数应被用来处理我”、“我应该被传送到哪”等等问题。通过价值链及网络实现企业间横向集成,贯穿整个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纵向集成,大力推进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体系。
“工业互联网依靠数据连接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进而将设计、产品制造、供应链及分销以数字化的方式串联成有机整体。” 杰夫·伊梅尔特对工业互联网的预言触手可及。中国正努力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引领工业发展的潮流。
智能制造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
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因之一是技术进步的冲击。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互促互推的“双向创新驱动”关系,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依赖于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同样有赖于技术进步对传统金融机构及其运作模式的冲击。目前,社会各界讨论“互联网+”时,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层面的探讨较多,对“互联网+”商业模式思考得还不够深入。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以及小米和海尔的实践,金融业可以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方面得到以下启示。
连接一切、无缝连接、连接未来
我们的世界正在从IT向DT(数字科技)时代快速跨越,未来将呈现出一个“连接一切”(万物互联)的新生态。人机交互、机器与机器的互联、用户与工厂的对接,在工业互联网模式下得以实现。比如,海尔与阿里合作的模块化智能电视,连接了门窗磁传感器、智能插座、煤气探测报警器、水浸传感器的“SmartCare智能家居套装”,纳入海尔统一的“U+ 智能生活操作系统”;同时,“U+平台”联结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平台服务商、智能家电厂商、智能硬件厂商乃至本地生活服务商。再如,小米研发了通用智能模块,勾画了“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智能设备”的蓝图,打造“开放、不排他、非独家”、“连接一切”的商业生态链。
金融的核心是信息和信用,连接一切是金融实现“互联网+”的内在精髓。信息网络技术推动金融领域产生了三次革命,经历了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和金融互联网化三个阶段,目前金融业离“连接一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融业的互联互通既有来自于金融机构自我封闭的原因,也受支付清算、征信系统、托管机构、交易平台、信息安全等金融基础设施“硬件”的制约,还有整体金融法制环境、市场服务体系、社会信用环境、各类规则标准等“软件”的掣肘。
开发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产品
工业经济时代讲求的“客户导向”主要是指在客户需求调查、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维系方面,但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更多地应体现为用户全程参与,包括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配送和消费体验等所有的环节。比如,2015年3月,全球首台定制空调在海尔郑州互联工厂下线,郑州互联工厂打通了用户交互可视、定单可视等10个互联工厂可视化的关键节点,使用户定制产品的进程都在用户“掌握之中”。再如,小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响应用户意见、组织用户互动、免费赠送产品等等。小米充分尊重和采纳用户的意见,小米手机三分之一的改进见意来自于用户。
围绕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创新,将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旋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口碑时代,产品是入口,发掘用户的痛点,设计极致产品,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粉丝的尖叫度,这是实施“互联网+”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一步。金融机构与客户连接、用户与用户连接、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连接,用户既是金融消费者,也是金融资源提供者,更是金融产品的创造者和监督者,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过去金融机构习惯了以产品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但正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深刻的变革将给金融服务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打造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开放平台
当今,电子商务以其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工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未来趋势。比如,海尔形成了“前台一张网,后台一条链”(前台是海尔客户关系管理网站,后台是海尔的市场链)的闭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海尔商城将海尔集团前端的产品研发、生产资源和后端的物流配送、产品服务资源结合到一起。作为小米的电商运营部门,小米网伴随公司整体快速成长,如今已是中国第三大电商、消费电子垂直领域的领军平台。
越来越多电商企业跨界进入金融行业,依托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金融机构也借道电子商务巩固拓展自身业务。例如,2015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发布酝酿已久的“e-ICBC”互联网金融品牌,尝试跨界经营电子商务。国有大型银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效果如何尚有待观察,但金融行业实施“互联网+”有必要借鉴工业互联网的做法,形成各子系统之间无缝连接的系统集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型商业生态体系和模式。
重构更扁平、开放和协作的企业组织形式
生产的小型化、扁平化、平台化、创客化和专业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组织一个新的特征。比如,小米是一家有5000员工的“轻管理”型公司,企业组织架构简单得惊人,核心创始人——业务负责人——普通员工。小米不把财务指标当成重要的目标和考核指标,没有工作报告和年终总结,小米团队把80%的精力都集中在产品上,追求客户满意度。海尔正在将企业从管控组织变成一个创业的平台,最终海尔将只剩下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三种人,企业平台化之后,员工是企业平台的创客小微,去掉中间管理层,实现组织管理的扁平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必须拥抱“互联网+”,从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造。借鉴工业互联网的思路,传统金融机构渠道为王、产品驱动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将变得更扁平、灵活,强调开放的协作,进行多渠道整合和跨界合作,以轻资产的方式参与新的竞争。金融的未来形态是互联化、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与此相对应,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去中介化,实行平台化的社群经营方式。在这个连接一切的平台上,金融机构掌握用户行为,获取和利用在线的活的大数据。
探索制造业与金融业的产融结合模式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变革新的方向,制造企业做供应链金融将成为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要商业模式。比如,海尔在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领域进行创新,与中信银行合作搭建了“电子商务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为其“日日顺”平台上的万余家经销商提供融资;与阿里小微金融进行直投合作,共同开放给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海融易”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融资渠道;海尔云贷服务向海尔分散在各地的代理商、经销商发放小微贷款。
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传统的制造业已经摸透了传统金融的问题所在,积极拥抱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造、升级、创新,运用“互联网+”精选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和产品,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个人消费者,提供简单、便捷、安全、统一、高性价比的金融服务体验。站在未来看现在,金融行业大变局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产业+金融”的未来之路
在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金融革命三个革命叠加的“互联网+”时代,我国金融业的路在何方?创新、创新、再创新,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观念更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
把握趋势比掌握优势更重要。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金融革命三个革命的叠加,连接一切的技术革命刚刚开始,“(移动)互联网+”传统产业将掀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金融组织、产品和形态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发生革命性创新。有人测算,如果工业互联网得到充分应用,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将可能为中国经济带来累计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传统金融行业一定要牢牢把握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制造交汇萌生的新一轮产业大变革。
以客户为中心定制金融产品。金融业以客户为中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高度注重个性需求,设计出让客户尖叫的金融产品;二是高度注重产品质量,生产出专注和极致的金融产品;三是高度注重客户体验,为用户提供舒心的消费体验。比如,2015年5月,京东推出的5款互联网保险创新产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于对客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可以精准判断客户需求,将保险信息、投保、核保等服务全程网络化,意在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用户体验。
与电商企业合作连接一切数据。数据的获取能力、连接能力、加工能力和利用能力,将成为未来金融机构竞争的核心。传统金融机构获取数据的可选路径是与电商平台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和收购电子商务平台不是最优选择。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鼓励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合作,提升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商业银行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创新符合电子商务的多元化需求、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可以提升金融服务广度、深度和能级,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创新产融结合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融结合模式。依托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是开放式的金融生态圈,包括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自建、银行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建立的供应链金融,还有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建立的供应链金融,未来拥有供应链数据的公司都可以尝试做供应链金融。
结语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产生新的金融工具,以适应新产品的特性、新业态的扩散和新经济模式的渗透。互联网技术是渠道、数据和技术的革命,解决了金融与商业紧密结合的问题,出现了互联网公司做金融、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三种“互联网+金融”的组织形式。在“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阶段,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将高度耦合。利用“互联网+”发展实体经济的企业,将广泛地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加速。同时,“互联网+”促使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和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推动金融朝着互联化、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