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携程网网站全面瘫痪。这是一年之内,携程网第二次出现信息安全事故。回顾过去一年,除了携程网之外,包括支付宝、智联招聘在内的各大网站,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安全事件。
用户信息泄露,不法分子通过找回密码功能,获得访问权限,转走用户支付宝内的存款。
携程网安全支付日志存在漏洞,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
苹果公司首次承认iPhone存在安全漏洞,其员工可通过后台技术操作,提取用户深层信息。
遭黑客组织“和平卫士”攻击后,索尼影业大量数据泄露,其中包括财务文档和大量未上映影片。
媒体爆出京东存在用户信息泄露问题。
5月25日,有人在乌云平台公布了一个有关携程网服务器的漏洞,但被携程网官方无情忽略。三天后,携程网网站、App全面瘫痪。
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各路人士都在猜测互联网究竟发生了什么?从这些猜测中,我们也借机了解了互联网地下产业链的一角。
DDoS攻击
黑客攻击有多种形式,最让国内网站头痛的是DDoS攻击。
每个网络应用(网站、App、游戏等)就好比一个线下店铺,DDoS攻击就如派遣大量故意捣乱的人进入店铺,占满所有位置,并与售货员聊天,在收费处排队,让真正购物的人没办法正常购物。
互联网地下世界里,存在着许多专业的敲诈勒索组织。他们对网站服务器进行攻击,目的在于让受害者缴纳“保护费”以免于攻击。
DDoS攻击目的
同一行业的从业者把DDoS当作竞争中的手段,以阻碍对手业务。攻击者一般会雇佣专业攻击组织,这种攻击最常出现在游戏私服行业中。
有些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内部会结成利益联盟,并逐渐筑起壁垒,防止新生力量进入,比如国内的成人用品电商行业。
QQ盗号产业链
QQ盗号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制作木马、盗号、洗信、分销都有专业的分工。
Android地下渠道
正所谓流量为王,为了抢占流量入口,Android平台上已经发展出一套地下流量分销渠道,比如:
手机预装:预装有相对正规的渠道,比如与手机制造厂商合作,不过更多是存在于刷机利益链中。不仅是水货手机,行货手机也存在预装现象。只要利用专用恒温吹风机吹开密封条,用户就很难发现自己的新手机被拆封过。
静默安装:Android手机进行Root之后,一些手机应用可以获取其静默安装权限。晚上睡觉时,这些应用会控制手机并自动下载,自动打开,自动联网,再自动卸载。静默安装渠道可以控制用户手机,通过短信或者访问流量,进行暗中扣费。
产业链的利益起点
2012年后,地下流量渠道的利益点,从过去的暗中扣费,转移到了做“数据”。因为资本对移动互联网的追捧,许多地下产业者表面上为互联网公司做流量分发,实际上利用被控制的手机做假数据。哪怕到C轮融资,甚至上市,公司和资本都会以为这是一款超级火爆的App,实际上一半的投资都进入了地下产业者的口袋。
互联网已经形成了明暗两个世界。明的世界欣欣向荣,万物生长。暗的世界则潜藏着一条条盘根错节的黑色产业链。上面提到的,不过是互联网地下产业链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