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凯
乳制品因含有丰富的优质乳蛋白而受到消费者喜爱,但大多数中国人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因此酸奶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过去超市的酸奶都是摆在冷藏柜里,最近一两年,以光明莫斯利安、伊利安慕希、蒙牛纯甄为代表的“常温酸奶”异军突起。随着网购、海淘的兴起,原装进口酸奶也越来越多。这些酸奶都是常温酸奶,又叫“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
但是关于常温酸奶的安全性和营养性一直有所争议,它们到底好不好呢?
巴氏奶是什么
巴氏杀菌您一定听过,它以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命名。它是利用相对较低的温度杀死致病细菌,可以保持食物的营养与风味,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68℃30分钟或72℃30秒,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的规定,最高可以达到100度0.01秒。在中国,巴氏奶主要指72~85℃巴氏杀菌的鲜奶。
巴氏奶的问题在于,虽然它能杀死致病菌,但还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经巴氏处理的奶在保存期内饮用没有任何安全问题,但它保存期很短,需要冷藏。
和巴氏奶相对应的叫“常温奶”,主要是指用超高温灭菌技术(UHT)生产的利乐包装的奶。UHT是130~140℃瞬时灭菌,结合无菌包装,生产出来的奶可以常温储存半年以上,由此得名。在美国,FDA称这种灭菌技术为“超巴氏法”(Ultra-Pasteurization),美国人认为他们90%以上的奶都是巴氏奶——剩下的大多是未经任何灭菌处理的生奶。生奶饮用存在安全风险,FDA并不推荐,但少数美国人仍然坚持饮用。
巴氏奶比常温奶好吗
很多人觉得巴氏奶比常温奶好,这其实有一定的误解成分。虽然高温处理确实会损失少量维生素,但这个损耗完全可以接受,因为奶制品主要提供的是乳蛋白而非维生素。蛋白质变性更是笑谈,牛奶变酸奶,煮鸡蛋,做红烧肉等都是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也离不开变性。
美国的有机牛奶多数都是高温巴氏处理的——换言之,按我们的区分,算是常温奶。这主要是为了耐存放,还能销往较远的地区。有机牛奶卖那么贵、消费量又小,万一卖不出去就亏了。而超市里的普通牛奶,则多数是“普通”的巴氏奶。
国内围绕“巴氏奶”和“常温奶”的争论其实是商战的一部分,它俩都是好产品,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而已。
“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怎么来的
做酸奶,首先需要对原奶进行巴氏杀菌。由于巴氏杀菌不能将所有细菌全部杀死,因此需要立即加入发酵用的乳酸菌菌种。乳酸菌凭借数量优势可以迅速“占领阵地”,避免巴氏杀菌的漏网之鱼繁殖壮大,导致牛奶变质。在乳酸菌发酵完成后,需要给酸奶降温,让乳酸菌停止生长和产酸,否则不断产生的乳酸会把乳酸菌“噎死”,这也是为什么超市里很多酸奶要放在冷柜的原因。
传统的酸奶需要保持低温,以此维持乳酸菌的活力。它们的保质期也很短,一般只有几天至十几天而已。在我国广大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冷链不完善、物流相对不发达,传统酸奶哪经得起这种折腾?于是“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应运而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巴氏杀菌热处理”是两个工艺或工序的结合。巴氏杀菌是指发酵前对原奶灭菌,而热处理指发酵完成后的再次灭菌。因此国家标准里面对酸奶中乳酸菌的量有明确规定,但特别注明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除外。
由于杀死了“活的乳酸菌”,因此它的口味不会因储存而改变,和UHT生产的盒装奶一样,它可以在常温下存放数月。这不但使得产品可以长途运输,也降低了仓储、运输和货架期对冷链的要求,成本也就更低。所以“巴氏杀菌热处理”和一般人理解的“巴氏奶”是两码事。
“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和传统酸奶谁更好
常温酸奶满足了送礼需求,过去走亲访友、看望病人,提上一箱牛奶是很常见的,现在大家有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对于老人和恢复期的病人,喝酸奶更容易消化,肠胃刺激会小一些。
其次,它的食品安全风险更小,环境适应性更好,出行携带也更方便。对于广大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它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酸奶产品。它也是“学生奶”的一个不错选择。曾经有学生因“乳糖不耐受”导致不适,结果引发群体性心因反应。要是当初有常温酸奶,说不定就没这么多事了呢。
当然,对于冷链比较完善的大城市,消费者如果是自己吃,在超市里选择价格适中、出厂时间短、低温冷藏的酸奶应该是最佳的。如果希望控制能量摄入,消费者可以选择低脂或脱脂酸奶,也可以选择添加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的酸奶。
其实常温酸奶和传统酸奶没必要非要分个高下。和巴氏奶、常温奶一样,只要奶源过关、质控合格,它们都是好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而已。但是,我不会为“零添加”“零污染”等营销噱头买单,也不会为明星代言、起个外国名字、满世界铺广告或者漂亮的牧场风光照花冤枉钱——简单地讲就是,产品要对得起价格。
(摘自《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