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028100)
读书育人,润物无声
陈凤英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028100)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一味地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完全淡化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让学生逐渐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响应这一号召。本文主要围绕德育教育展开如下几点教学见解,具体分析如下;
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激发、培养学生最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的动力,这样也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个人,除了要具备一般的思想素养外,还需要具有敬业乐业、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正好有相应的课文,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教材,就能为学生传输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在学习《雨中登泰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在训练学生掌握泛读要领的同时,组织学生去探究主人公执著追求、不畏艰难困苦以及努力奋斗的精神,然后再指导学生去学习主人公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让学生们也能够从中明白“要想成功,就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的道理。在学习《荷花淀》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去赞扬那些敌后方的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她们不为荣誉、无怨无悔,甘心在最底层支持抗日,要学习她们勇敢机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素材都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等。由于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现阶段的学生在正确地对待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等方面的意识都比较欠缺,很多学生都只关注事物的表象,却不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渠道,主要以教材为蓝本,将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不断地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思想意识,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德育理念穿插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不要脱离了教学而单独地进行渗透,如果这样的话,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文言文作品时,应该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要对字词句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理解,这也为学生更深入地去领会文学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内容做好铺垫,这样也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接受德育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会。
开展德育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作文教学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以及感悟生活的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却忽视了作文也能育人的功能。古人有云“文如其人”,一篇优美的文章,本身也能够反应出一个学生心灵品德与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也正如叶老先生说的那样,“作好文,首先应学做人。”所以,在教学作文中,语文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教作文与做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思想。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好的时文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从中汲取养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琐事中出发,去体味市井百态,关注社会等,慢慢地学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将这些想法组织下语言写入到作文中,使得自己的思想逐渐的得到升华。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传记,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去感受主人公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在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时,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青春期的躁动;而莫言的《丰乳肥臀》也向学生传达了中国农村传统女性的隐忍与伟大之处。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学生的思想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他们的作文也会逐渐地深刻且成熟起来,思想品德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中传授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也就是说,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需要为学生开拓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丰富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学生都比较喜欢的《意林》《读者》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文摘杂志。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不要让学生随意观看一些杂志,因为杂志的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各类,也有很多没有营养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时,不仅不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严重者可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规定学生观看杂志的类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内容的选取上多花费一些心思,优选那些积极阳光的文章推进给学生,这样既符合社会的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是知识的海洋,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则能够收到“每天为学生点亮一盏思想的明灯”的效果。学生是德育教育渗透的主体,学生主要是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是德育实效优绩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德育理念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同样也是影响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言传身教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剖析与教材、学生之间关系和作用,将德育工作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出来,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又能培养出品行高尚、人格健全的学生来:这也是教育工作者们探究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理念的最终追求目标。
[1]陈正汝.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态观的教育.山东师范大学,2007(8).
[2]张春娟.以它山之石攻取德育之玉——以周记随笔活动为特色创新德育教育形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0(4).
[3]冯渊.审视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教材的编写思路[J].中学语文,2007(5).
[4]余雯.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做好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1(3).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