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的特点及其练习技巧简述

2015-07-14 12:48梁家欣韩山师范学院5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3期
关键词:响度咬字美声唱法

梁家欣 (韩山师范学院 521000)

美声唱法自1919传入中国,在近百年时间里,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中,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如今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的声乐文化之中,成为中国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美声唱法的特点

1.声音的标准化。这里所讲的“标准化”,就是指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发音准则。它主要是根据一些比较知名的“美声”歌唱家典范化的演唱而给出的。在提到“美声”唱法时,一般都会想到“美声”学派中诸多优秀的演唱大师,如女高音方面的代表人物卡芭耶、蕾曼等人;男高音方面的代表人物帕瓦洛蒂、卡卢索等人的名字。这些代表人物在演唱当中显现出来的娴熟技巧与美妙、自然、优雅的个性魅力,使人们充分体验到了艺术美。当人们全身心的聆听大师的演唱(含有录音)时,就可以明显的体会到,尽管每一名大师的演唱都有各自独特的音色,可是,在他们的唱法中,亦能显现出许多具有共性的、标准的声音特点。

2.合理运用体内的共鸣腔体。美声学派注重合理的运用体内的共鸣腔体,及最大程度的使用体内的头腔与口腔共鸣、喉咽与胸腔共鸣、鼻腔与鼻咽腔共鸣,且能对在男女高音、中音与低音这6个声部进行科学的运用。优秀的演唱者能够在发音中合理的运用与调节不同的共鸣区,并能以较小的气息来取得理想的共鸣效果;因此,这一学派的演唱者一般都不使用扩音设备,但音量却很大,且具有震撼力。卡卢索即使在可容纳数万人的大型会所演唱,也能不用扩音设备而使所有人都可听到他那富含情感的纯美发声。在中世纪之前,有不少教堂中的合唱曲都是不用扩音设备的合唱。

3.灵活的咬字。美声学派不是单一的用嘴皮咬字,而是灵活的使用嘴角与牙关;其在母音上的变化主要体现于声带之中,发出于咽腔。这是十分灵活的咬字法,与以往在其它唱法方面采用的咬字法有明显差异,它发音丰润,与气息声带能很好协调,且发音的震撼力强,口型富于变化。即使所演唱的曲子,节奏感很强烈,也是十分丰润的;并有着富于变化的口型与较强的震撼力,所发出的每个字音都饱满、静柔、清亮,因此非常适用。

4.声音有弹性,收放自如。因为采用美声唱法时,要求演唱者将弱音与强音全部体现于声带中与气息的流动中;因此,音量在变弱时,没有产生乏力感,而气流处于集中状态,恰当的运用横隔膜肌肉群,将声带逐渐减小,更清晰的发出一个具有很强震撼力的声音。而且还可经由使用共鸣腔体来改善音感。无论是恰当的运用横隔膜肌肉群,还是声带的弹性,都能有效的调节音量的高低与强弱,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且收放自如。

二、美声唱法练习技巧

一般来讲,在美声唱法的联系方面,由音色、音高与响度这三项开始着手,采取下列方法进行练习,也能够产生美声唱法的效果,而且这些方法实施起来也不会很复杂。

1.对于音色,一般采取“以咽壁、喉管这两部分发音为主,并将发音器官放松”的办法,来得到多泛音和喉管音色。这里要让大家明白,若想得到理想的音色,首先要注重咽壁、喉管的音色;其次要做好“放松”,通过将口部发音器官进行放松,来得到不同的泛音音色。泛音音色通常是随着放松部位的不同而变化,还随着放松部位的增多而变得更多。所以,在练声当中,可逐步尝试放松发音器官的各个位置,以找到理想的音色。

2.对于音高,要仔细调整音域的宽度,以使音色能够一致。

3.对于响度,通过加强声音响度方面的训练,来使胸或者头部获得一种冲击感(共鸣感),若未获得这种感受也无妨,只要产生一定的声波振幅,并得到一定的声音响度,让处于百米距离之外的听者都可听到演唱,即具有了美声唱法的声音响度。通过“共鸣”不仅能够使声音的振幅变大,而且还能得到适宜的声音响度,它主要具有这两点作用。

4.呼吸采用的方式。一般可采取以下3种方式:

(1)上胸式呼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上胸来对呼吸进行调节。它吸进的气体仅到肺部的上层且量少,易造成颈部附近的肌肉变得紧张,从而使发音缺少韧性,给人一种干瘪的感觉,这一情况在初学歌手身上出现的较多。这种方式还有待进有一步完善。

(2)腹式呼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小腹挺起、收缩,以及伸展软肋来进行呼吸。它前一方式式所吸进的气体要更深一些,但深入的也有限。因为吸气较深,气息可能会有局部的阻塞,影响到发音的器官,使得中、低声区之中的音色有压抑感,声音亦比较单调,且有音偏低的情况出现。

(3)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方式是通过协调腹部、胸腔,以及其它部位肌肉来一起对气息进行调节。它是现阶段被许多演唱家一致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且符合机体活动规律的一种有效方式,该方式具有以下好处。其调节气息的效果好,呼气顺畅、不杂乱,可存留更多的气,且呼吸支点十分显著,使音域范围加大,并使低声区与高、中声区能够谐和一致。

此外,对声音的颜色与发出方向,以及共鸣腔的使用情况、形状与位置等一些需要演唱者去发挥想象力进行想象的因素,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根据以上所讲来做练习,就能够达到美声唱法的练习目的。

[1]王超.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生活,2007(7).

[2]彭丹雄.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向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1).

[3]陈明孔.美声艺术在我国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与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4]倪瑞霖.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重要阐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

[5]王金宝.美声唱法的歌手怎样咬中国字[J].四川戏剧,2006(6).

[6]罗洪.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之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3).

[7]徐敦广.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4).

[8]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兼及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问题检讨[J].音乐研究,2004(4).

[9]刘晗.中国美声唱法发展走向刍议[J].戏剧文学,2004(3).

[10]韩雪静.建国十七年中国声乐艺术“土”“洋”之争的历史回顾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响度咬字美声唱法
一种自适应响度补偿算法在音频重放中的应用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美声唱法在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应用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调频广播响度控制的方法及技巧
数字电视节目响度标准化的探讨
0 dB有声音吗
浅谈美声唱法的中国本土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