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756000)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的谱式设计及审美内涵
李 明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756000)
地处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因其地处封闭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条件,比较稳定的保存着传统脸谱艺术原始、古朴、自由、夸张的特征,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历代艺人们在汲取、融汇周边地区社火脸谱艺术风格的同时,结合本土文化及审美习俗,创造西海固社火脸谱质朴、粗犷、热烈而雄强的文化个性和原生态特征。
西海固;脸谱谱式;艺术特色;象征
社火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及原始舞蹈,反映了古人对土地和火的崇拜,发展到后来,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成为民众迎新辞旧、祈求平安、消灾避难的群体性选择,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之一,至今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每年正月从初一到十五,宁夏南部以固原为中心的西海固地区都要举行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社火活动。
社火表演因受到场地、表演内容及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像戏剧一样有完整的剧情、过程、道白及唱词,历来被称作“哑戏”,角色只有戏装的扮相而没有唱腔,因此,脸谱的刻画,便是能够让观众辨识人物、熟悉剧情最主要的手段。西海固民间社火的内容形式丰富,人物角色既有传说、民间演绎中的民族英雄,又有为警示后人而被人们唾弃厌恶的奸诈小人等等,角色有别,形象各异,与之相应的脸谱刻画及谱式设计也就多姿多彩。当然,这些脸谱的造型在讲究夸张变形、绚丽夺目等视觉效果的同时,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寓意性、象征性,使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的呈现一目了然。
脸谱的图示结构包括脸谱纹饰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用来强调,突出角色的性格及身份,具有让观众通过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的效果。因此 “脸型”设计及“眉眼”的处理是图示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脸型设计
脸型是观众辨识社火角色最直观、基本的图示元素,也是塑造角色身份和性格的最重要的媒介,西海固社火脸谱按脸型可分为定脸、对脸、破脸、碎脸、旋脸、转脸等,不同的谱型表现不同的角色类型及身份性格。
定脸是脸谱中的核心谱型,其花纹图案、格调色彩用来表现一些特定的角色,不能随意改变,如包公、三教爷、闻太师、王彦章等面部都有固定的图形,不能互相借用;对脸,是指脸谱的纹饰和色彩以鼻子为中轴线,以五官为准,相对应的色块、花纹及抽象图案对称分布,多用来表现忠勇正直和侠义的人物,如项羽、徐彦召、张飞、艾千等;破脸是打破了对脸本来的规则,脸谱的纹饰不对称,图案纹路较复杂细碎,多用来表现人物的凶猛、刚强或诡谲险诈,如蚩尤、呼延赞、王彦龙、吴云昭等;碎脸是象征性格凶猛、勇敢而且脸部的皱纹很多,如杨七郎、秦英等;旋脸则超出了其他脸谱的格调,表现罕见的凶恶、神奇的形象,如红蛇、判官、朱灿、李元霸等;转脸是指以上脸谱之外,一般可以互为代替用的脸型,如武城黑、项庄、项伯、魏延、庞德等。
(二)眉眼刻画
眉在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形状的眉形代表了不同的思想特质,是不同人物的气质体现。眉分疙瘩眉、横须眉、星斗眉。疙瘩眉用于武将,笔墨粗犷,寓意勇猛刚直;横须眉用于军师及有心计者,其纹路细长,寓意足智多谋、粗中有细;星斗眉用于僧道之人,其形似星星,多为圆形或椭壳状,寓意超凡脱俗、不守时规。眼的刻画是将人物的眼跟眉弓部位用黑色颜料进行勾画,并有意扩大或夸张,再在其上描绘各种纹饰和色彩,从而表现出角色不同的性格和身份。眼分为平眼、圆眼、三角眼三种。平眼如真人,如关羽、姜太公、吕洞宾、陆逊等;圆眼用于勾勒性格刚直勇烈的武花脸;三角眼即残眼,眼眶周围绘棱角,如黄宗道、王彦龙、蚩尤、殷纣王、秦英等。其它眼形的勾勒乃此三眼变化而来。
(一)造型手法及特征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在具体表现中突出造型的高度概括、夸张化,利用抽象的、象形性的纹案及具有象征意味的特殊标志,从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发,运用各种不同的图案及约定俗成的审美符号,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及其他性格特征。在画法上它不仅勾勒出人物的眉眼口鼻,还要重点突出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特殊标志,如肤色、皱纹、疤痕、痣、武器、姓氏等图案,对人物性格及角色身份都有点明及强调的作用。
比如包拯额头的左“日”右“月”,体现他具有“日断阳,夜断阴”的能力,是一种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许;“封神榜”中三教爷的额头画有表示五行的五色花纹,两颊分别画“乾坤”卦形,传达出人生美善和谐的理想境界;庞涓嫉贤妒能,阴险狡诈,额头画一“螃蟹”,以示恶、奸诈之意;四大天王额头画有“风”“调”“雨”“顺”篆刻字样,表达人们期望一切平安顺利……从中可以看出,社火脸谱的绘制并非没有任何依据的糊涂乱抹,每个角色形象都有特定的依据,艺人们通过概括提炼将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浓缩并淋漓尽致表现在一幅幅经典的脸谱之中,从日月星辰到阴阳五行,从太极八卦到汉字变形等等,都可作为脸谱的素材加以巧妙应用。可谓方寸之间包罗万象,众生百态尽入其中,体现了民间艺人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聪慧和机智。
(二)色彩的象征意味
色彩在不同国家、地区对给人的心里感受亦不相同,但社火脸谱色彩的运用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社火脸谱对色彩设置有着严格的要求,历代脸谱艺人根据不同的情感体验及生活共鸣,归纳出相同的色彩共识,并赋予每种颜色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为忠义正直的象征;黄色为残暴阴毒的揭示、阴险奸诈的角色用白色;黑色多用于坦诚刚毅刚直勇猛的角色;蓝色表示草莽与侠义;绿色表示彪悍与恶野角色;金银色则用于佛、道、神、仙、等角色的特写。人物角色不同,用色各有讲究,脸谱施色不可张冠李戴,这种各家各派都坚守并遵循的行规依然沿承了千年之久,足以说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建立起民众的认同感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三)西海固社火脸谱的艺术特点及审美感受
相对其他地区注重“刚柔相济”相结合的脸谱艺术风格,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总体呈现出夸张、粗犷、热烈、奔放的性格,这与西海固地区自然环境及人文精神有关。西海固的苍凉及黄土高原的浑厚,造就了西海固人不卑不亢、坚韧耐磨的精神品质,同时造就了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夸张、热烈、粗犷的雄强之美。粗犷雄强是一种能引起人激动、兴奋、甚至畏惧的审美感受,能带给人心灵深处的震撼。
社火脸谱中的脸型是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对象,是纹饰和色彩在有限的平面中的表现方式。西海固社火脸谱具有夸张变形、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这种处理的手法打破平衡、和谐,造成一种不符常规的扭曲和不对称,从而产生一种激烈、狞厉,甚至“丑怪”的视觉心里,恍惚之中使观众从视觉感官上升的精神感受,产生粗犷、豪壮、雄强的审美感受,这恰恰符合社火原本的社会功能。
另外,社火脸谱基本使用纯色,颜色之间教少调和,而是直接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约定俗称的搭配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产生一种绚丽、猛烈、刺激、跳跃性的视觉冲击力,在一定的时空内能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视线,从而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还有,西海固地区历来物资匮乏,部分地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择低廉的替代品替代价格昂贵的矿物质颜料,然而,材料的简陋并没有导致脸谱在绘制中粗制滥造。社火艺人在无奈地克服种种现实困难时,其与生俱来的虔诚心理使得西海固社火脸谱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质朴、原生态的粗犷的美感。这与远古的图腾崇拜及古老祭祀这一社火最本质的社会功能不无联系,西海固人即使在这人神同乐,普天同庆的日子仍不忘祈求平安、消灾避难的心里,在对待社火脸谱的态度上便体现对神的敬仰、敬畏之心及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盼望之情。
最后,西海固人对观看社火形象的“选择性”导致艺人在处理脸谱时有意识的强调其中的“刚”性美感,将一些通常认为是清秀、儒雅的角色形象改造成武将的形象,如通常人们认为哪吒是清秀少年的相貌,孔子是慈祥老人的相貌,但在社火脸谱中,他们都被改造成能征善战的武将,被描绘成凶神恶煞的形象。否则,便吸引不了观众的视线,调动不了他们的情绪。正是这种集体的选择,导致武将形象的大量聚集,也形成了西海固社火脸谱雄强的“刚”性审美特征。
总之,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是该地区民间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其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因封闭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条件,几千年来,比较稳定的保存着传统脸谱艺术古朴、原始、自由、夸张的特征。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在汲取、融汇周边地区脸谱设计的同时,结合地区文化特征,在历代民间艺人的继承和创造下,编制了较为系统的用色、造型法则,针对不同人物的角色、性格采取不同的谱式设计。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构思想象奇特大胆,图案造型古朴夸张,色彩纹样对比强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线条穿插变化中呈现忠奸善恶,那些没有文字记载或不入经典的远古神话、传说故事、图腾符号、巫仪活动等等都是脸谱创作题材取之不竭的源泉,那种稚拙夸张的表现手法,奇特的造型元素,天马行空的想象造就了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质朴、粗犷、热烈的文化个性和原生态特征,从而使得这门古老的艺术形态在西海固的大地上独居个性,异彩纷呈。
[1]李继友.民间社火脸谱[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苏维童.六盘山社火脸谱浅识[M],2007.11.
[3]魏捷.中国装饰脸谱.美术之友[J],2007(01).
[4]尔东强.民间社火脸谱[M].上海人美出版社,2003.
[5]杨继国.六盘山社火[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宁夏师范学院创新团队培育子项目(项目编号:py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