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轶超
对位法教学中应强调和声思维的重要作用
郑轶超
在对位法教学中存在“数音程”而脱离和声的现象,传统音乐中对位法不可能脱离和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复调音乐深受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的影响,其中音程思维对我国复调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数音程”现象引发思考,进一步探讨在对位法教学中应强调和声思维的重要作用。
对位法 和声思维 音程
作曲家江定仙曾说过:“从音乐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位法产生在先,和声学产生在后;从教学程序来看,和声学学习在前,对位法学习在后。这是因为近代的音乐比较广泛地运用和声手法,因此在教学上采取了先近后远的方法。事实上,近代的对位法,也都是有和声作为基础的,没有和声学的底子,对位法的教学也难以进行。”①杨勇教授的《对位法》书中写到:“通过实践,通过研究 每一位作曲大师的创作和他的思维过程,我们发现,和声与对位法不是两门不同的学科……没有对位法,和声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和声,对位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作曲家桑桐也曾提到:“和声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普遍存在于复调音乐与后来的主调音乐之中,复调音乐虽以对位为其写作方法,但其中存在着和声的作用,并受和声的制约,扎利诺曾提出对位是各声部进行的一种和声。”②和声是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对位法这门学科的基础,学生学习对位法时,也不可以脱离和声思维。由于学生写作中“数音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那么对位法教学中应强调和声思维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对位法教学中,学生“数音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二声部对位写作中。大多数学生只记住不能平行五度和八度,二度、四度、七度是不协和音程,不能出现在强拍并且需要解决等等。但是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上来。为什么不可以平行五度、八度和隐伏(同向)五度,隐伏八度呢?就八度音程而言,它是极完全协和音程,音响空洞,平行八度的出现会破坏声部的独立性,声部进行的倾向性减弱,和声功能性也被削弱。为什么四度被当作是不协和音程呢?原因在于形成了四六和弦。那为什么四六和弦就不可以使用呢?这是由 16世纪的音乐风格所决定的,这与文艺复兴时期帕莱斯特里那等作曲家所遵守的法则相吻合,那个时期作曲家们喜欢使用和弦的原位与第一转位。在分类对位法练习中,根据固定调写作对位声部时,学生们的写作套路一般是一上来就是数音程度数,比如固定调(C 大调且在高声部)中的一个音是 G,第一反应就是数三度或者六度,然后把相应的音填在对位声部,以此类推最后完成写作。规则上没有错误,可是这个G音到底是属和弦呢主和弦呢还是三级和弦呢?这种和声思维如果不在开始的时候培养起来,以后的多声部写作会遇到各种问题。
音程是和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音程都必然具有和声和旋律的特性。只用音程思维创作,会产生许多问题:
1.音程组合难以清楚的显现和声功能
音程由两个音组成,这种组合是随机性的。任意组合导致纵向结构的无序化,从而无法划分音乐的结构。在和声理论中,三和弦是能够保证纵向结构的有序性的。以主三和弦为例,它是由主音上方三度叠置形成的,主音上方的 3音和 5音,正是主音的第5和第 6个泛音,这就形成了一种有序性结构。从泛音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乐音,它所产生的前五个泛音,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个大三和弦的音响。和弦组合则比较明确和声功能与结构。
2.音程关系难以确定调式调性
合理的音程连接构成了和弦的因素,因此音程思维必须与和弦结构相合起来,纯粹的音程思维难以确定调式调性。所以音程思维运动阻碍音乐的律动性,音程运动使音乐缺少层次感和立体感,不能产生序进的内在动力,音乐的律动性减弱。
3.音程思维导致音乐缺少逻辑性
音程思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音程是由一个音与另一个音组合在一起的,这个组合是随意的,只有协和与不协和的分别,音程思维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从音乐的发展来看,几百年来和声已经成为作曲家们惯用的音乐语言。古典音乐中,和弦是音乐运动的重要因素,脱离和弦难以控制音乐。和弦是声部间纵向的基础单位,和弦的连接、序进也就形成了和声。所以不能脱离和声思维而完全依靠音程思维。在一些老师的对位法教学中,也存在教授数音程的现象,甚至在某些教材中也是不提及和声学的。这也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的结果。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深受苏联复调音乐理论的影响,苏联著名的复调大师塔涅耶夫的理论核心就是音程计算。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复调音乐深受苏联复调音乐体系的影响,复调一词也是来源于苏联。被柴科夫斯基誉为“俄罗斯最好的对位学家”的塔涅耶夫,他的著作《严格风格的可动对位》中,总结了一套理论体系。采用多种可动对位纵向、横向移动的音程指标与步伐指标的图解,以及辅助谱表的写作方法。里面包括复杂的公式、数值、指标等等。
谱例1
谱例2
谱例 1是十二度复对位的原位形式,公式 m+Jv=n,其中 n 为转为音程度数,m 为原位时的音程度数,Jv 代表运用了几度的复对位技术。此谱例中 m=2,n=-9,Jv=n-m=-9-2=-11,所以此处采用的是十二度复对位的技术。谱例2为转位形式,更能清楚地看出运用的是十二度复对位的技术。塔涅耶夫认为,两个声部对位是受到音程进行的控制,音程的使用对于人们的听觉来讲是最容易和自然的。在多声部音乐中,每对声部的结合都会形成正确恰当的二声部对位,所以多声部对位与多个二声部结合是有关联的,它保留了一系列不同的协和,不协和和声,它使我们忘记当代的和声,经常出现我们陌生的音响。和声被用在今天的音乐中,但是对于旧时的对位风格是不适用的。在自由对位中要考虑和声问题,从 17初开始,音乐的反展受到和声的控制,可动对位的理论不能在自由对位中存在。不同情况中的音程使用,在自由对位中不能准确地受到控制(在纵向可动对位中),最终存在于严格对位中。虽然这本《严格风格的可动对位》中没有运用和声理论来介绍对位法,但是塔涅耶夫本人是赞同和声与对位是密不可分的观点的。
另一本影响我国复调教学的书是斯克列勃科夫的《复调音乐》,在 80年代就传入我国并被翻译成中文,也是我国学者接触复调最早的一本书。他没有过实际的音乐创作,复调音乐理论的实践意义欠缺,作曲技术主要体现学习研究方面,就导致了他对和声理论的忽略。这本书的理论来自于塔涅耶夫的《严格风格的可动对位》,同样采取了塔涅耶夫复杂的公式与图表。其中复调三声部结构理解为三对声部的结合(见书第 86页),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为一对,第二声部与第三声部为一对,第三声部与第一声部为一对。规则上,仍然只考虑每对声部之间的音程度数。没有和声进行,只谈及音程。自由写作的复调音乐中,(此书中的标题)研究方法有几个因素:节奏,旋律型,调式各级音的功能,音色,抑扬变化等方面。从此之后的内容涉及到了和声,和弦。但也只是一带而过。对比式的三声部和声特性,虽然提到和声手法要比二声部结构中丰富,但后面仍然强调协和音程是和声结合的基础,而不协和音则被视为从协和音程派生出来的。
16世纪,扎利诺(Zarlino)在他的著作《Istiutioni harmoniche》中提到,应该把三度和五度或六度音程置于低音声部上方。为了使各声部旋律不受阻碍地同时流动,人们要求和弦的组合越来越清楚而且要具有美感。此时已经产生了三和弦的概念,但尚未形成功能和声理论。毫无疑问,和声的丰富性已深深地、又决定性地影响到音乐的发展。17世纪功能和声理论形成,调性由此产生。复调大师巴赫,把复调音乐推向了一个巅峰,他的十二平均律就是复调音乐与和声结合最好的例子。和声与对位既矛盾又统一,每一种和声理论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对位法规则的改变。从二者的发展史来看,对位产生了和声,而和声又推动了对位的发展,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在多声部发展中,和弦的序进从调式和声演变成调性和声,对位也随之演变为调性和声控制下的对位,此后随着音乐风格的发展,对位对于和声的依赖也逐步加强,和声思维在对位中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对位仅仅看作为横向的,和声看作成纵向的是错误的。在和声的学习中,不仅仅要处理好和弦的结构而且也要处理好和弦的连接;同样,在对位法的理论中,不仅要重视旋律声部之间的写作,也要注意声部间形成的和弦。
谱例3
谱例 3是普劳特(Prout)《对位法》中的例题。这是分类对位法中的第一类,一对一。固定调在高音声部,对位声部在低音声部。下方清楚地标记着和声功能。以和声进行为基础,从中提炼的旋律线一定是完美的,这样既可以达到优美的旋律线,又能很好的避免平行五度、八度等错误的出现。
谱例4
谱例4是辟斯顿(piston)《对位法》中的例题。第一个作品是巴赫的《赋格》,属于二声部对位,和声功能明确且和声进行带动着音乐的发展。
谱例5
谱例 5是凯特森(Kitson)的著作《对位的艺术》中的例题。此例题是严格对位中的第二类写作即一个音对两个音。高音声部是固定调,低音声部是对位声部。两个声部之间明确地标着和声功能,例如:I为主和弦,V 为属和弦,字母 b 代表第二转位。此谱例可以清楚看出在和声控制 下的对位写作,对位声部旋律流畅,音乐的律动性较强。同时,和声功能的倾向性使得音乐的结构更加清晰。第一行旋律停在了属和弦上,半终止的和声,标志着一个乐句的结束;第二行最后出现完满终止式即属到主的进行,此乐段结束。对位声部的高点音出现在第二行第二小节,C音的八度跳进,随后进行到了下属和弦,在二级和弦出现之前增加了新的和弦色彩,然后旋律走向最后结束在主音上。13小节的乐段结构清晰明朗,和声功能明确,旋律走向清楚,调式调性统一,音乐发展的律动性强。
谱例6
谱例 6是肯特凯南(kent,kennan)《对位法》中的例题。这本书主要介绍十八世纪的对位法。从单旋律写作开始,就强调考虑和声的问题。在巴洛克时期,大多数旋律在一定程度上都暗示着和声背景。有些作品中,完整的和弦轮廓出现在旋律中,使其和声功能更加明确。和声功能明确的同时,往往隐伏声部的线条也会清晰的显现出来。此谱例是二声部的对位,低音声部下方的罗马数字代表和声及功能,高音声部下方的数字代表音程度数。此段音乐建立在 G 大调上,第一小节中的(4)—3为四度音程解决到三度音程,C 音为和弦外音,即第一小节为主和弦 。依次类推,接下来的几小节和声功能逐渐明了。在清楚的和声支撑下,对位技巧被运用得更加自如。
和声思维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对位化作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变奏曲中可以更容易发现和声思维在对位化织体中产生的作用,每一次的变奏都是在主题和声指引下进行的,真正与这些变奏密切联系并成为变奏曲基础的是和声进行。无论变奏后的织体有多复杂、对位技巧有多丰富,唯一不变的就是和声,它使整个变奏曲联系紧密而且统一。下面以三个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的变奏曲为例进行阐述:
1.巴洛克时期:巴赫《圣咏变奏曲》
谱例7
谱例 7是巴赫圣咏变奏曲(BWV766)的第一乐句,从 f和声小调进入,随后转入关系大调即 A 大调。和声功能简单明了,只有主、属两个和弦。因为此段音乐是巴赫为圣咏配的和声,所以标记为(Partita 1)第一变奏。后面依次用谱例上的标记。
谱例8
谱例 8为第一变奏,其调性稳定在 f小调上,声部数量减少为两个声部,高音旋律是在主题的前四个音的基础上,加入三十二分音符来装饰 A 音。低音声部变成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式的节奏型。和声结构没有变,只是第一个和弦配置了下属和弦,由下属和弦引出主和弦,和弦色彩上做了微微的调整,加强了和声进行的推动力。
谱例9
谱例 9是第二变奏,主题继续在 f小调上呈示,音乐层次丰富了一些,声部逐渐增加。主题动机隐藏在上方两个声部中,不完整小节的低音声部,作为一个新的材料(四个音)在随后的音乐发展中不断的出现。第一小节出了四音组的模进,经过属和弦之后,出现在高音声部,第二小节又进行着不同声部的模仿。纵向上,和声功能没有变化,在原来主属和弦的基础上加入下属和弦和导三和弦,和声进行的倾向性保持不变。
谱例10
谱例 10是第三变奏,仍然从主调进入,主题的核心音被十六分音符包围着,除不完整小节之外,核心音每次都出现在变化节拍时的第一个十六分音符的位置上,这也增加了和声变化的规律性。三个声部一起演绎,主调性似乎充斥着对位性,和声的配置非常清晰,几乎与最初的和声进行一样。
2.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谱例11
谱例 11为主题的第一句,由旋律由中提琴奏出。乐曲开始的引子部分只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停留了两小节,第三小节进入了平行小调a的主属和弦连接中,五小节的游离后出现主调的终止式,调性似乎稳定下来。如心跳般的节奏,E音的多次重复,进过半音上行最后停在属音上 。给人带来一种黯然的忧伤,奠定了整首乐曲的情绪,葬礼进行曲拉开帷幕。和声进行以主-属为基本形式。
谱例12
谱例 12是第一变奏从第 27小节开始,主题由第二小提琴演奏,主题保持着原有的形态,在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加入新的对位旋律,与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调性由 a 小调进入,其后又转到平行大调(C 大调)。对位声部的介入,并没有打乱和声的进行。低音声部做了八度跳进的调整。
谱例13
谱例 13是第二变奏从第 51小节开始,由整个弦乐组演奏,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新的对位旋律,此时对位声部增加至两个。低音声部完全变成八度跳进式,力度越来越强,情绪也随之高涨。虽然织体层次加厚了,但只是增加了分解和弦式的旋律,音乐向前一点点推进,纵向上统一的和声控制着整个音乐。
谱例14
谱例 14为钢琴缩谱(从第 75小节开始)。第三变奏,主题由木管组加圆号在 ff的力度下演奏,全部都是八度奏,仿佛在描述葬上人们悲痛的心情。对位声部继续增加,中提琴与大提琴演奏的三连音式的旋律融入进来。与此同时,低音声部在八度跳进的基础上,进行了三连音的装饰,再一次加快了音乐前进的脚步。这段音乐无论是音域上还是层次上都得到了扩展,音响色彩变得丰富,音乐的立体感油然而生。主题的构建没有改动,依旧保持了 E 音重复和半音进行,和声布局前后统一。第三变奏主题呈示后,进过 16小节的过渡,从 A 大调又回归到 C 大调。主音在低音部的持续,巩固了调性,预示着主题的再一次出现。
3.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舒曼主题变奏曲》
谱例15
谱例 15是勃拉姆斯《舒曼主题变奏曲》中的主题的第一段,整个主题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主题的前 8小节,从升 f小调进入,结束在关系大调A大调上。这一乐段被分成两个乐句,四小节一句,第一句停在半终止上,第二句完满终止结束,标准的方整型两句体乐段。
谱例16
谱例 16为第一变奏的前 8小节。主题动机出现在低音声部,没有做任何变化。和声的配置上,进行了简化。如 1、2小节都是属和弦,3、4小节受主和弦的控制,只是在两个主和弦之间加入了重属和弦,此和弦作为经过和弦出现。和声进行清晰,与主题保持一致。
谱例17
谱例 17为第十四变奏。主题原型已经模糊不清,拍号换成八分之三拍,音乐的情绪也随之转换。声部减少为三个,低音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分解和弦形式,贯穿着整个段落。右手两个声部运用卡农的手法,开始声部为女低音,两小节后女高音进入(模仿声部),模仿的高度为小二度。和声框架依然没有变,和声走向很明确。
我们通过三个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看出作曲家的思维过程,和声思维贯穿始终,同时展现了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的连贯性。
在对位写作中,“数音程”不能代替和声思维,无论是严格对位还是自由对位,和声思维必须起主导作用并控制着音乐的发展。分类对位法是以大小调的自然体系为和声基础的,在和声思维控制下的分类对位更有逻辑性与色彩性。在赋格写作中,音程思维则显得极为贫乏,因为结构的要求,赋格中间部分需要不断的转调,调性的转换要靠和声思维来实现。所以学生在对位写作中不仅要具备和声思维,而且要建立起控制声部关系和结构的意识,从而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
和声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在对位化音乐中更是不能缺少和忽视的。对位法的发展促进了和声理论的出现,和声进行又推动了对位化音乐的发展。显然音程思维无法代替和声思维,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然,现代音乐中出现许多新的创作手法,从十二音的出现一直到微复调、线性对位等,也许已经脱离的和声功能体系,但是和声思维在创作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在对位法教学中应该强调和声思维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对位写作中也应该重视和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
注释:
①杜布瓦.对位与赋格教程(上册).第一册第 1页.
②桑桐.西方音乐中和声的应用、理论与教学的发展概述(一).
[1]周天星.倒影复对位中的和声思维研究[J].乐府新声,2009(04).
[2]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杨勇.分类对位法[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4]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W.P i s t o n.C o u n t e r p o i n t[M]N e wY o r k:N o r t o n&C o mp a n y P r e s s,1947.
[6]E.P r o u t.C o u n t e r p o i n t,S t r i c t a n d F r e e[M]L o n d o n:A u g e n e r&C o. P r e s s,1890.
[7]C.H.K i t s o n.T h ea r t o f C o u n t e r p o i n t[M]N e wY o r k: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07.
[8]K e n n a n.C o u n t e r p o i n t[M]N e wj e r s e y:P r e P r e n t i c eH a l l P r e s s,1999.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