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对每位见习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旨在让新进教师迅速熟悉教学常规、胜任教学工作,并力图摸索出一种培训新教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范式.作为学科带教导师,笔者在指导见习教师的过程中,通过与学员的深入交流,感受到新教师在初登讲台时的一些困惑;回想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更是感慨良多.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因人而异,资质、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成长轨迹各不相同,但大体说来不外乎先站稳讲台后谋求发展的过程.目前数学教育专业刊物上谈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大多聚焦于教师的“发展阶段”,即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做教学研究,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等等,对于新教师的有关专业成长的谏言并不多见,而新教师们其实更迫切需要指导,很多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职初阶段都走了不少弯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新教师们谈谈笔者对专业成长的一些认识,指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若干常见误区,其中有些内容正是笔者亲身经历的现身说法.
1 盲目自信:对学科教学缺乏敬畏之心
新教师对于学科教育教学的认识大多是肤浅的甚至是偏颇的,而只有准确认识学科教学,端正态度,才能明确发展目标,清晰个人定位,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放矢,才能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稳步前进.
章建跃先生认为,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是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在教改大潮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1].而目前有些新教师对学科教学存在错误认识,主要就体现在“三个理解”方面的估计不足、盲目自信.
在“理解数学”层面上,低估了中学数学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尤其是现在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进入中学数学教师行业,其中就有些新教师误以为自己数学素养好,高等数学知识都学了很多,根本不把中学数学的这点东西放在眼里.然后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新教师在大学毕业后,对于中学数学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什么”未必知道“为什么”“还有什么”,知道显性数学知识而未必清楚隐性数学知识.如果说显性的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潜藏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直接用文字形式写在教材里,反映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暗线反映着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常常隐藏在基础知识的背后,需要经过分析、提炼才能显露出来[2].
在“理解学生”层面上,大部分新教师都不太清楚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的思维难以与学生的思维同频共振,对学生学习的认识大多靠推己及人的想象,常常难以将自己清楚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
在“理解教学”层面上,新教师常常重复学生时代自己老师的教法,对“题海”战术情有独钟,靠紧盯学生“大运动量”地做题目等方法获得不错的教学成绩而自以为得计,甚至以为数学教学不过如此,曲解了学科教学的真谛.
很多教师从入职开始就未曾跨过“盲目自信”的误区,终其一生都在做低水平重复的低效工作,甚至有些教师因为无法胜任教学工作而离开教师岗位.
对学科教学的盲目认识和偏见往往源于无知和浅薄.笔者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才逐渐意识到:原来数学教学远非我过去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今后的专业化成长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作为教师,对学科教学缺乏敬畏之心是可怕的.只有敬畏才能正视,只有正视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在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亩三分地里种出点像样的瓜果来.
2 好高骛远: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脚踏实地
武侠剧中少林寺武僧入门的功夫其实就是打杂——挑水、劈柴、练马步等等;达·芬奇的老师让他画了很多遍鸡蛋,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才算功夫到家.新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勤练教学业务基本功,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就将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和说课、如何命题、如何练习板书板画等作为培训的基本内容.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入门时应该从解题开始熟悉教学内容:概念、方法、题型等,然后关注教材、关注教法,熟悉上课的基本套路,研究教学设计……只有通过锻炼学科教学基本功才能对数学教育教学问题产生感性的认识、积累一定的经验,内功扎实才能应对日常教学工作、站稳讲台,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立身之本.
有些新教师有追求、爱学习、怀着远大的教育抱负,从入职开始就着手研究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是值得鼓励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偏离专业成长轨道、违背专业成长规律的现象,主要表现是:做超出自己能力和工作内容的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大而无当,比如高中学生的心理研究,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研究等等.
这种脱离教学实践、好高骛远的“研究”现象,除了教师对学科教学认识的偏差外,其实也受当今教育界一些急功近利的学风的影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先生曾撰文指出有不少教育课题“……都是无研究内容的课题,堂而皇之地申报,无所事事地研究,像模像样地结题,冠冕堂皇地发表,其结果是骗人骗己,浪费了有限的教育经费,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浪费了当事人的时间,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制造了许多一本正经的垃圾,……”.笔者也听到有些数学教育工作者大谈自己搞课题,写了多少多少万字,很是自豪的样子,心中不免苦笑:教育课题的价值难道是由其字数多少决定的么?
跟研究大而无当的课题相对应的是拼凑“观点新颖”的教学论文.新教师因为教学经验少,在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上所受的约束较少,容易学习接受新事物,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微课”“慕课”等,爱好学习钻研者常常能产生新观点新认识,拼凑出来的教学论文由于其观点新颖,偶尔能受到期刊编辑的鼓励而获得发表.新教师由此自以为找到专业成长的法门,在“拼凑观点新颖的论文”这条错误的发展道路上越陷越深而难以自拔.
笔者其实就是陷入“好高骛远”误区的典型例子.在刚参加教育工作时,笔者就广泛阅读数学教育期刊和专著,而对日常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思考,所以专业学习都处于高中空转的状态,对学习的内容体会不深,只能学其形未能悟其神.当时,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不久,对概率方面的教学研究还不多,笔者就脱离教学实践(上海教材中概率内容很少)根据自己大学所学概率论的知识炮制出了数篇有关概率教学的文章,绝大部分都发表出来了,但是这些文章的发表并没有增加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水平,教学基本功也没有得到提高,这种不接地气的教学研究自然不能支撑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工作数年之后,笔者才幡然醒悟,自觉回到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钻研和思考的正道上来.
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爱好学习和钻研是良好的习惯,但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必须立足于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比如以具体数学问题为例,调查学生解题错误的根源并寻求解决的方案,这样的研究反馈于教学实践才有价值和生命力.对于新教师而言,正好可以利用对高等数学知识比较熟悉的优势,好好琢磨日常教学中对本体性知识要求较高的内容,这是在岗研究、实现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比如,数学教学中常会遇到“确定”一词,这是数学里的重要词语,数学家十分看重“某个问题是确定还是不确定的”.如果是确定的,则设法求解出来;如果是不确定的,则要研究它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确定的条件,常与基本量思想、独立和自由度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与“确定性”类似的数学思考还有很多,比如“不变性”“有向性”等等,这些都是数学教学中值得中学数学教师关注的个性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钻研,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很好的巩固和提高.
总之,笔者认为新教师动辄对宏观教育教学问题作理论探索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舶来很多新鲜的名词术语,模仿学院派的研究风格,不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反而可能会误入歧途,越走越偏,经年之后就会变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仰望天空自然必不可少,脚踏实地才更重要.
3 浅尝辄止:站稳讲台后立即“安于现状”
与立志成为研究型教师、从入职初期就开始做课题研究的教师完全不同,另有一些教师在站稳讲台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很快就进入一个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教师进入安于现状的状态,虽然有客观上的原因:处于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教师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压力大的关键时期,同时作为学校里的业务骨干,琐事繁多似乎“无暇”学习和钻研;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主观上没有专业追求,著名杂文家、语文特级教师吴非先生在其博文中说到,“教师有学习愿望和思考习惯,善于从实践中取得经验,他才有可能获得发展;而所谓‘培养,不过是造就宽松的环境,为其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至于能否‘发展,要看个人追求.一名有职业理想的教师,一定会有自己的专业追求,也必然会有自己的探索之路.真正的教师,靠自我追求自我修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观察名师的经历,无一例外.”
教师只要有专业追求,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阅读、反思与写作,钻研自己感兴趣并且有能力解决的具体教学问题,把专业发展的兴趣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能突破“高原期”实现专业成长的飞跃.数学教育期刊中相关论述已有不少,本文不再赘述,只对专业成长中的“专家引领”和“关键事件”再着些笔墨.
顾泠沅先生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条基本途径是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笔者以为对于新教师而言,尤其重要的是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前者说的是学习方式、是外部推力,后者说的是思考方式、是内部动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在外力推动下内因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自我提升.很多新教师都有专家引领的迫切需要,但感觉囿于客观条件难得专家指导,这其实是没有认识到专家引领具有多样性,名师的带教是专家引领,听专题报告是专家引领,阅读数学教育专著和期刊上名师的文章也是专家引领……
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成长中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质变的标志性事件,包括作为报告(或汇报)主讲、参加重要考试命题、公开课(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等,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关键事件的激发.
笔者对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就是在专家引领下不断深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认为应该是通过图象研究性质(懵懂阶段),后来在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中听到评委老师的点评,认识到对于函数性态的研究应该先研究解析性质再画出函数图象(严格化阶段),最近因为一篇稿子与某期刊的主编进行交流,体会是解析式、图象是函数的“数”“形”两种表达方式,函数研究的核心是数形结合(领悟阶段).对于解析式与图象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笔者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而其中专家引领的作用不言自明,专家引领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
4 愤世嫉俗:对专业发展的特色“不屑一顾”
陶兴模老师依据中学数学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素质特征,将数学教师粗略地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表演型、应试型、学者型和竞赛型[3],这也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特色方向.在教学工作中无论以何种特色凸显自我,都必然会伴随着一些短处和不足,如果一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去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势和长处,而一味地以己之长比人之短,那么肯定会失去正确判断的能力,陷入愤世嫉俗的误区.面对竞赛型、应试型教师的出色教学业绩,强调别人的生源优秀;面对表演型教师教学比赛频频获奖,强调别人作秀成分大、在日常教学中不实用;面对学者型教师著书立说经常发表论文,强调别人的论文假大空对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意义……其中,教学比赛(公开课)近些年来尤其广受诟病,所以笔者只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笔者并不认为现在的教学比赛完美无瑕,但如果能够想想积极的一面,大概可以发现教学比赛的初衷和正能量,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想数学教学比赛的价值大约有:
促进参赛教师的自我提升.毋庸讳言,很多中学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不过是在重复自己中学教师教给自己的那些纸面上的内容而已,对于中学数学内容和教法都没有太多的钻研.而教学比赛就是想通过比赛这种形式,促使参赛教师重新研读教材、体会数学、琢磨教法,通过对比赛课题的钻研,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大大提升对日常教学中的其他课题乃至整个中学数学教学的认识.由于参赛教师是从各中学层层选拔的,因此所有参赛者的数量在青年教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比赛是对青年教师整体队伍的一种在职培训.
锻炼教研组的团队合作.与其说一次教学比赛是参赛教师之间的评比,不如说是他们背后的教研组团队的评比.每次试讲,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尤其是业务精湛的特级、高级教师)往往会去听课、评课,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参考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集体磨课后的教学设计体现的就不是一个人的水平,而是整个团队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参赛教师是各种教学设计脚本的选择者和润色者,是最终脚本的执行者;他(她)的创造力体现在对各种意见的整合能力和比赛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研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比赛组委会选定的课题,往往都是教学中比较难上的课题,或者是比较新颖、没有现成教学模式可借鉴的课题,比如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中有两节新颖的数学分支起始课.既然参赛课题都是通过较长时间集体磨课的优秀课例,那么一般就具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供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借鉴.比赛的名称,其实也验证了比赛的初衷:优秀课观摩和展示.
当然,教学比赛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平时不大联络的各地同行,可以借这个机会切磋教学心得;在比赛过程中,一些教育界大师级的人物相对集中的点评和讲座,更是一线教师难得的盛宴.因此教学比赛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笔者总结的上述几点.
倘若长期陷在“愤世嫉俗”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则极易沦为平庸甚至庸俗的教师,因此尤当引以为戒.
本文总结的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四个误区大体上参照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时间长短,工作越久越易陷入后面的误区.倘若按照发表时间顺序阅读名师不同时期的教学论文将不难发现,很多名师也经历了专业成长的曲折,他们冷静下来不断学习继续前行最终成为专家学者.虽然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走些弯路也是一种获得直接经验的方式,但有些经验是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学习获得的,倘若能少走些弯路,集中精力于专业成长的康庄大道,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许会更好一些吧,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作为新教师,需要一直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旺盛的求知欲,在主观意识上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在客观行动上脚踏实地苦练内功.在学科教学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将会深深地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敬畏和不断生长出来的谦卑,敬畏是想到知止,谦卑则是因为看见了限度.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J].数学通报,2015,(1):61-63.
[2] 李祎.高水平数学教学到底该教什么[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6):31-35.
[3] 任念兵,罗建宇.谈谈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写作[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0(6):1-3.
作者简介 任念兵,男,1981年生,安徽安庆人.上海市浦东新区骨干教师,曾获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在《数学通报》《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杂志》等数学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近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