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中的游戏

2015-07-12 07:32
学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商店游戏思维

浅议教学中的游戏

王春萍 (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镇中心小学 115104)

教学游戏是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去,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动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游戏 原则 依据

教学游戏一般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展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游戏的进行,学生团结合作,认真思考,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培养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挖掘了学习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了高效优质。

一、游戏的理论依据

(一)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把儿童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因此制定许多规则限制学生“动”,强制学生听课。但这样一来,学生好像被捆住了手脚、约束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游戏式教学则是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数学游戏中“动”起来。如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可开展数学游戏——“神奇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动手量一量、折一折,大改小、小拼大……学生对减不掉的三角形内角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确信三角形内角和永远是180°。

(二)游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当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就会主动自觉地去研究、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这些方法中游戏教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游戏的趣味性、生动性、活泼性、新颖性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具有吸引力,把它与教学知识巧妙结合,更能体现游戏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知识,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达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三)游戏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高,这时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反应速度快。因此,当心情放松时,才敢说、爱说、愿说、会说、善说,学习效率高,效果好;相反,在情绪不高时,整个神经处于抑制状态,这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爱溜号,而且容易疲劳,这时的学习效率就不高,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学中适当地安排一些数学游戏,能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的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年、月、日一课,上课伊始老师问:“小明今年12岁,可是只过了3个生日,猜猜为什么?”小小的猜谜游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二、游戏的原则

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得、得中做,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去。因此,设计数学游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作性、竞争性

游戏一般都是分组进行,这就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竞争精神,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如开火车游戏,选教室中靠墙的两列学生当火车,中间的学生当裁判,老师拿着不同的题卡进行提问,组成两列火车的同学交叉回答,答对了就进到不同的站点里,看哪队先达到目的地,哪队就获得了胜利。在游戏中,参赛队员思维敏捷,回答迅速,裁判评判准确无误。游戏使学生在合作中进步,在竞争中提高,愉快地完成了练习任务。

(二)参与性、纪律性

在游戏中,学生参与面广,场面热烈,容易失控,因此,教师事先要组织学生分好工,说明游戏规则。游戏的参与面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高,对于调动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思维起着很好的作用。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这就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学、愉快地学。而遵守游戏规则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参与面广的游戏有很多,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24点,可以很多人玩,还有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行等参与面都很广,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三)趣味性、形象性

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而直观形象的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适时向抽象思维过渡。

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分解、数学歌、找兄弟、送信等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唱数字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再如找朋友游戏,学生甲拿着算式卡片说:“我的卡片是7+2,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乙举起手中写有9的卡片说:“7+2=9,你的朋友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为学习有关的应用题作了铺垫,并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针对性、启发性

数学游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接力可以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如分析应用题:小丽家到学校有100米,到商店比到学校远了20米,小丽家到商店有多少米?请4名学生参加接力,每个学生完成一层任务。

第一棒:“从小丽家到商店比到学校远了20米”,这句话里知道了到学校的距离是标准;

第二棒:还知道了到商店的距离远,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和到学校的距离同样远,另一部分是比到学校远的;

第三棒:求到商店是多少米,应该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第四棒:100+20=120(米),因此,小丽家到商店有120米。

这样突出了思维的程序,分散了学习应用题的难点,对分析能力较低、语言表述有困难的学生有利。

游戏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全过程,要简单易学,能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运用得好,就能使学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胡开勇.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2]曾令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商店游戏思维
二手商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逛玩具商店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