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龙(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734000)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王亚龙(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734000)
德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阶段的首要教学目标。由于高中课程的结构特点,德育在高中阶段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渗透在高中教学的各个学科中。高中地理课程中丰富的德育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开展德育的有利条件,本文主要探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开展的有效途径。
高中地理德育研究多样化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促进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中学德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增加了民主法治教、社会公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这些内容在高中教育阶段没有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其他学科进行渗透。
(一)高中地理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讲述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无论是地理环境中的大气运动、气候变化、行星地球、水循环等,还是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变化、城市化、农业工业地域还是交通运输、人地思想等,都是开展德育的生动素材。德育的开展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说教,而是要借助具体形象的素材促进学生德育意识和德育行为的产生。高中地理可以让学生明确国家在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和谐相处中的国情国策,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利用地理课程中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促进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同时借助地理教学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通过地理教学中丰富形象的素材,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学生的德育认识是逐渐渗透和认同的,也只有学生产生德育认同,才能促进学生德育行为的不断发展。
(二)高中地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德育体验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研究人地关系,“地”指的是自然环境,“人”指的是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传统教学中“粉笔+黑板”的单一制讲授模式受到了冲击,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不仅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而且包括演示法、野外观察法、参观法、实验法、模拟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学生“坐着听”的状态,而且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到人类生产活动中去观察和体验,多种形式的体验带给了学生视觉、听觉、情感等多重刺激,学生的德育体会和德育意识就更加深入,在情感基础上的情感行为也更加具有自觉性和长久性。同时,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增加了德育素材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增加了德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利用“二分法”进行课堂教学
辩证思想的培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二分法”是一种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既要看到问题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问题不利的一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这样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也是高考测验中的重要考试内容。例如,在《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中,中低纬位置的自然条件,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山地居多、地形崎岖,又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在《人口的合理容量》中,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过多的人口容量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压力,影响了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我国已经制定了退耕还林、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等政策,我国的森林、草地和湿地面积在不断地增加,但是森林数量仍在减少、荒漠化的程度也在加深,湿地面积还在继续减少,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样的“二分法”教育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念、生态理念的树立,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也要经常引导学生利用“二分法”分析地理问题。
(二)利用“对比法”进行课堂教学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对比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国情教育和爱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比法的使用主要表现为新旧对比和中外对比,例如,在工业发展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出旧中国的工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制下,资本长期被外国资本家控制,经济发展落后,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工业布局逐渐完善,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工业技术逐渐实现突破,在国际中取得了较高的地位,教师通过数据的比较,引导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强大的国民经济和逐渐富裕的生活水平,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产生爱国主义意识。中外对比也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能源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讲述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由粗放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型产业过渡,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在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天然气、潮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结构得到了有效地调整;但是通过和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新型能源的开发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煤炭资源占到中国能源比的70%作用,而发达国家煤炭资源比低于30%,通过中外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利用形象直观资料进行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开展不仅要依靠教师富有哲理的讲解和分析,而且要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利用挂图、PPT、视频、音像等想象化的教学资料,增加课堂的感染力。例如,在《水循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边讲解边画图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思想,并且借助PPT播放水循环的动画,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又如,在《月相和潮汐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借助科技馆的宣传视频来引导学生动态感受月相和潮汐变化的关系,自然灾害的视频和图片方法显然要比单纯的讲解更加有效。通过视频图像来补充教师语言的不足,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还使德育的渗透更加自然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丰富的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德育发展的有利条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有利条件,利用“二分法”“对比法”和想象直观的资料开展课堂教学,将教师的哲理性分析和形象化的图像视频相结合,使得德育渗透更加有效。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