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县建西小学053400)
让小学生的识字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常文赞(河北省武邑县建西小学05340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阅读教学以及作文教学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汉字规律,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教学也是一样的,创新教学能够使平实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还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识字教学也是如此,在识字教学上进行创新,要结合小学生天真活泼以及思维活跃的特征,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一些创新因素,把快乐教学法引入课堂,这样能够把枯燥无味、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汉字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去掌握这些要学习的知识,掌握汉字学习的一些规律,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些有代表性的,而且学生之前还接触过的一些会意字和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激起他们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的积极性,这样既生动又形象,还能让对学生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也能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谜语教学法,他们往往对谜语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谜语穿插其中进行讲解,让猜谜教学法和识字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例如,谜语猜字“老牛不露头是(午)”“春秋各一半是(香)”“绣花姑娘没有线是(秀)”,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猜谜语的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自编谜语活动。例如,学习“闪”字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闪”字拆分成两个字进行学习:“人”和“门”,学生能很快地根据这两个字的外形编出一些生动的谜语来:“人很快就进了门。”通过猜谜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识字,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
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比如,识字学习,他们记得快,同样忘得也快。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掌握的一些熟字换偏旁进行巩固识字学习,可以让学生用加减法的形式去识记一些生字,这样可以提高识字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更加轻松一些。例如,在学习“级”和“极”字,让学生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再记忆两者的不同点;再如,“惊”与“凉”字,“鸡”和“鸭”字等,记忆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比进行记忆,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这些新字,而且还能让他们在对比的过程中结合以往的熟字进行学习,既能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习的一些旧字,而且又能拓展一些新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识字学习的趣味性。
识字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识字量达到了,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更加顺利。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课本中相关内容,而且还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扩展,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课外训练,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识字能力。例如,在识字教学的初期会涉及一些拼音方面的教学,学生如果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文字时,可以用拼音进行识字;在中期的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的内容,对阅读中一些不理解的文字要主动使用一些工具进行查阅,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又能够锻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要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物,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要选择一些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的。例如,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一些读物,《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一些读物,《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这些课外阅读既能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汉字的学习又是学好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善于发现,并且还要能够善于归纳和总结,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最终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来,以此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小小汉字,奇妙无穷,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收获喜悦,变枯燥的识字学习为学生乐于探索和接受的热土,让学生都能够轻松地步入到“识字的乐园”中去,寓教于乐,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识字效率。
[1]郎世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4(6).
[2]张志宇,方小丽,綦昕.例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3(13):90-93.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