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5-07-12 14:14:03张伟光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新集中心小学066600
学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加减法教学活动数学知识

张伟光 (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新集中心小学 066600)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提升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必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师永远的追求。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应是以尽量少的时间,采取最优化的手段,实现教师高效的教和学生高效的学的教学状态。高效课堂应是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愉快和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针对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的课堂是“一言堂”,全节课只听到教师“教”的声音。课堂上只有静态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成容器。这样的例子很多,记得有一个学校,前年我去听课,他是用计算机“灌”,整节课,这个教师坐在电脑面前没有起身,把数学知识精心设计成课件,从头“灌”到尾。今年,我又听了这个教师的课,不过这次没用电脑,全节课还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声,下课后还在讲。下课后,我与他交流,他的感觉很好,也很尽兴,学习效果也还不错,他说应付考试还行。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高效课堂的实施,首先就要来一次革命,用强硬的措施限制教师的讲授行为。有的学校严格规定2:7:1,也就是说,教师每节课讲课不能超过十分钟,甚至于与教师的师德挂钩,讲课超过十分钟的教师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高效课堂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员参与,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不是教师的舞台,让学生都能成为我们课堂的主角,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才能从有效提升到高效。

二、尊重以往经验,以旧带新

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连贯性强、逻辑性突出。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需要以原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联系、迁移、调整、吸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平时要注重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旧知识的复习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避免造成由于新旧知识的衔接不到位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夯实基础。我们在组织、安排新知识教学的同时,应该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夯实了基础,又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做好了铺垫。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简单、快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学期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就发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与二年级的两位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我想:如果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法掌握得很熟练,那么对三位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接受就会变得容易得多。所以,在安排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先安排了复习导入环节,“新学期开学,妈妈给佳佳买了一个新书包和一个新文具盒。书包78元,文具盒16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呢?”这道复习题目源于学生的生活情景,学生很快就算出了答案。在学生得到结果95元时,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这个问题是为了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后面三位数的算理教学做好铺垫。最后为了新旧知识的顺利衔接,我再次改变了题目:“妈妈还给小明买了一双新鞋,花了198元。妈妈最后一共花了多少元?”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此安排之下,本节课的重点——三位数的加法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而且整堂课学生积极性高,兴趣盎然,最后知识掌握程度非常好。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有些数学课,数学知识都是教师教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没有学生的自学,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小学数学的区域性教研活动,一位教师在教学“找次品”时,始终贯穿了“猜测——验证——调整”的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分析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抛物线式”的教学,就是教师先去“探测”出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对其发出挑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意识到问题所在,自己去探索,并进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强调了质量重于数量,意义重于记忆,理解重于知觉。教者在引导学生找次品时,出示有81枚金币,其中有1枚是假金币(比真金币轻一些),猜一猜,用天平称,称几次保证能找出假金币?就旨在让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分组尝试,去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调整,找出最优的方法。这节课,学生真正动起来了。

另外一位教师在上“三角形内角和”时,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教师组织了两次活动,一是学生分小组用量角器量,二是充分用学具,发挥学生聪明才干,大胆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这位教师在上“抽屉原理”时,让学生用直观操作的方法,要学生不断总结这一现象,过渡到列除法算式,找出规律,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些知识,很明显地看出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我发觉当好数学教师,必须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就谈不上喜欢数学了,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无效。让学生喜欢数学课,让学生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无比的乐趣,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基本理念、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努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加减法教学活动数学知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08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商周刊(2018年17期)2018-08-31 02:20:14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