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改针,卫世强,刘会君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心脑宁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WBC、hsCRP含量的影响
朱改针,卫世强,刘会君
目的观察心脑宁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心脑宁片,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测疗效性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和血清WBC、hs-CRP含量变化;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WBC、hs-CRP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治疗组疗效显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80.00%(P<0.05);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中WBC、hs-CRP含量(P<0.05)。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未见与用药有关的异常指标。结论心脑宁片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WBC、hs-CRP含量,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脑宁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
心脑宁片由本院中药制剂室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口服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安神作用。为探讨心脑宁片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其对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 s-CRP)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例,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UA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3岁~72岁(60.40岁±6.90岁)。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2岁~70岁(61.90岁±7.1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片(25~50)mg,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入院7 d均输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7 d后改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宁片3片口服。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14d后测定血清WBC、hs- CRP含量。
1.3 疗效标准 心绞痛疗效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标准[3],显效:1周内无心绞痛发作,ST段回升0.15 mV以上,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由平坦变直立。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程度减轻,心电图的ST-T段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无改善或加重,出现心肌梗死或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
2.2 两组治疗前后WBC、h s-CRP含量比较(见表2) 两组治疗后WBC、hs-CR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CRP含量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WBC、hs-CRP含量比较(±s)
表2 两组WBC、hs-CRP含量比较(±s)
组别 时间nWBC(×109/L)hsCRP(mg/L)治疗组 治疗前3011.3±2.712.18±2.93治疗后30 5.6±1.71)8.69±2.641)2)对照组 治疗前3010.9±2.411.39±2.27治疗后30 8.1±2.11)10.30±3.06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2)P< 0.05。
2.3 毒副反应 两组未出现任何毒副反应,对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上发生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引发内膜下出血,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造成冠状动脉的严重阻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稳定变为易损的过程涉及炎症、免疫、代谢、凝血等多个环节,炎症反应是引起斑块易损的关键因素[4]。炎症本身亦可促使粥样斑块破裂及随后的血小板聚积、血栓形成,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被认为是上述疾病过程的一种重要生物学标志物[5]。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一个敏感而可靠的指标。hs-CRP水平增高本身亦具有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作用[6]。白细胞计数升高,将增加微血管中血流动力学阻力,它们与血管内皮相互作用可直接影响小动脉紧张度的调节、血管的收缩及激素类产物的修饰[7]。急性心肌缺血后,缺血区的灌注压急骤降低,数小时内即可出现白细胞浸润并阻塞部分毛细血管,这将加剧心肌的缺血。WBC还可以与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相互作用,从多环节参与不稳定心型绞痛的发生。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记载,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普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得到广泛重视。有研究发现心绞痛标实证中,血瘀证比例最高,为冠脉病变的主要证型。在虚证中,以气虚证最多见[8]。农一兵等[9]对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认为,气虚和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同时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心脑宁片由人参、当归、黄芪、川芎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安神作用。我院多年应用心脑宁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对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最佳。本研究以WBC和hs-CRP为指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炎症反应,探讨心脑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以心脑宁片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UA取得了较好疗效,无论是缓解症状还是改善心电图缺血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WBC、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也说明不稳定型心绞痛与WBC和hs-CRP的变化密切相关。经治疗后WBC和hs-CRP显著下降,其中hs-CRP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WB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宁片可通过调节WBC和hs-CRP,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保护缺血心肌,达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 28:409-4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 26:408.
[4] Van derwal AC,BackerAE.Atheroscleroticplaquerupture: Pathologic basis of plaque stability and instability[J].Cardiovasc Res,1999,41(2):334-344.
[5] Mehta JL,Saldeen TG,Rand K.Interactive role of infection,inflammation and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in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1998,31(6):1217.
[6] Pasceriv,Willerson JT,Yeh ET.Direct proinflammatory effect of C-reactive protein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Circulation, 2000,102(18):2165-2168.
[7] Shen K,Delano FA,Zweifach BW,et al.Circulating leuko cyte counts,activation,and degranulation in Dahl hypertensive rats [J].Civ Res,1999,80:276-283.
[8] 张敏州,邹旭,李新梅,等.胸痹心痛证冠状动脉造影100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8):472.
[9] 农一兵,林谦,王旭升.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2006,25(12):707-708.
R541 R256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3.023
:1672-1349(2015)03-0336-02
2014-03-19)
(本文编辑王雅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河南焦作453000), E-mail:icerz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