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无效替代现象分析及对策

2015-07-12 16:35王爱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归因思想政治现象

王爱莲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课仍然存在教师独霸课堂,掌握话语霸权、思维霸权,弱化或忽视学生活动和思维发展的种种“无效替代”现象。本文列举了思想政治无效课堂替代的几种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行动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无效替代 现象 归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48-02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以来,我县政治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和实质性成果。但是由于不少政治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不是十分到位,对自身角色定位不能准确把握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师独霸课堂,掌握话语霸权、思维霸权,弱化或忽视学生活动和思维发展等种种令人担忧的“替代”现象。

一、问题表象

思想政治课堂最常见的“无效替代”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阅读替代。一种情形是在新课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的新课教学中,老师海阔天空、师生频繁互动,很少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文本,另一种情形是,在练习课或试题评讲课上,教师亲自阅读材料和设问,学生成了听众和看客,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悖逆了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2.表达替代。表达替代的第一种情形是教师用精准的表达替代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第二种情形是以学生的口头表达替代笔头表达。第三种情形是以少数优等生的表达替代全体学生的表达。

3.提问替代。即教师替代学生发问。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教学,经常能发现我们的政治教师频繁地向学生提问,课堂上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式,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大量的教学时间消耗在无效的问题上,其结果“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

4.思维替代。思维替代表现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第二种情形是具体形象思维替代抽象逻辑思维。第三种情形即优生思维替代差生思维。

二、问题归因

(一)内在原因

1.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展开,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根深蒂固,思想政治课堂“填鸭式”教学依然大有市场。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

2.教师素质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部分政治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对新课程理念学习不到位,新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主体观尚未完全建立。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艺滞后于时代发展,跟不上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外在原因

1.历史原因。很多老师自己就是在替代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就一直被教师替代着,而且从没有怀疑过教师,也从没有怀疑过那样的课堂,走上讲台后也没有适应新的变化,仍按自己老师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

2.学校管理问题。很多学校的检查没有深入到教师课堂,不知道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样?学生是否在学?想不想学?学得怎样?不少学校领导、管理者认为教师按时进教室,认真批改作业就会提高质量。更有甚者认为教师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就能出成绩。忽视了教师岗位练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传统质量观的影响。目前,升学率仍是被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广泛认可的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围绕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一整套评价体系,对教师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产生了一种导向作用:唯恐自己讲得不全、不深、不透,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学中喜欢将自己的条分缕析来代替学生思维,不能或不敢大胆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其结果是教学质量并没有真正提高,相反,许多教师感觉自己越来越教不好书,学生一届不如一届。

三、行动策略

1.老师要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教育理论和德育理论学习,自觉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课堂,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教师只引导学生做无法完成的部分。要放心、放手地让学生真正成为政治课堂学习的主人。

2.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有效互动。教师不应满足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更要创设情景,让学生会问,学生会答。师生有效互助的关键是思维互动,而不是形体互动,是全体学生的互动而不仅仅是少数优等生的互动。

3.提高课堂效益,落实当堂训练,引导同伴互助,重视笔头表达。一节课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能发展学生能力的练习。要培养学生有疑问先问同学、练习完成了先让同学批改的好习惯,关键知识不仅要落实于学生的口头,更要落实于学生的笔头。

4.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为减少教师课堂替代打造全新的教研环境。学校教学管理的触角要伸向课堂,看看教师在课内到底在干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管理,发挥它们在岗位练兵、优化课堂效益方面的作用;要加强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打造全新的教研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2).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5]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4).

[6]吴松.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归因思想政治现象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