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机器”一词的历史演变

2015-07-12 09:2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315211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特指含义机器

张 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小议“机器”一词的历史演变

张 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机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本文拟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追溯“机器”一词含义的发生与演变。

机器;含义;演变

萨皮尔说:“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能最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化。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妥协的过程中,汉语中的一些词义亦随之发生改变。

一、近代以前“机”“器”和“机器”词义

机器由“机”和“器”两个汉字组成,我们先了解这两个汉字在古汉语中的意思。

(一)“机”在古代中国的四种含义

1.指弩上的触发机关,即具有控制功能的的设置。

①弩,怒也。……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释名》)

②机,主发谓之机。从木,几声。(《说文解字》)

(二)精巧或机灵的意思。

①机,又巧术;又变也。(《字汇》)

②机,引申为机变之称。(《说文解字注笺》)

③机,巧也。多巧能之人。(《列子》)

(三)对可动机关和机件的泛指。例如:

①机之用主于发,故凡主发者皆谓之机。(《说文解字注》)

②公输班为楚设机,将以攻宋。(《战国策·宋卫策》)

③水击面罗,随水磨用之,其机与水排俱同。(《农书》)

(四)特指织布机。例如:

①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史记》)

②“机,织具也”“花机”“布机”“腰机”“布机”。(《天工开物》)

(二)“器”作为中国古代常用的字,主要包含两层意思:

1.指一般的器具,如农具。

①器,皿也。(《说文解字》)

②贤良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盐铁论》)

2.指“手段”之意。

如:赏罚者,邦之利器。(《韩非子》)

(三)“机器”一词含义是指机械装置、器具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显然,这里的“械”指的是桔槔之类的装置,强调器具的整体性。但“机”“器”两字合起来使用,在古文本中并不多见。最早使用这一复合词的应是邓玉函、王徵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今用小小机器,辄能举大重,使之升高,使之行远,有不惊诧为非常者鲜矣。然能通此学,知机器之所以然则怪,亦平常事也。”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机器”一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

二、近代以后“机器”一词的发展演变

19世纪中期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轮船、枪炮和机器逐渐被中国人了解。1839年以后,“火轮船”“兵械”“火器”“器械”等技术性术语开始被中国官员使用。这一时期“机器”的含义仍指机械装置。

1.魏源《海国图志》中:……不致毁裂机器也。(《火轮船图说》)

此外,在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机器”一词开始特指“蒸汽机”。如1859年,艾约瑟、李善兰携手翻译的《重学》中提到“火轮推机”“火轮器”等词,并在第十八卷中使用了“火机器”一词。

2.火机器铁锅中水极沸时,水气涨大。恐锅裂,任于锅上预开小穴,掩以机板,能自开闭。

虽然这一时期,“机器”一词还未普遍流行,但其特指“蒸汽机”的意思已显露无遗。直至1864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官员上书朝廷的奏折中多次使用“机器”一词,“机器”一词才流行开来。如李鸿章在描述上海洋炮局从上海迁往苏州的奏折中提到:

3.“敝处顷有西人汽炉,旋木、打眼、饺螺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不靠人力之运动。惜所购机器未齐,洋匠未精,未能制造轮船长炮,仅可铸炸弹而已。

自此,“机器”一词随之使用起来。晚清时期,“机器”一词含义演变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特指西洋的枪炮。1865年李鸿章在其奏章中颇为生动地描述了其含义:兹据丁日昌禀称:上海虹口地方,有洋人机器铁厂一座,能修造大小轮船及开花炮、洋枪各件……臣查此项铁厂所有系制器之器,无论何种机器逐渐依法仿制……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制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二是成为西方技术和工业的代名词。1903年,清政府颁布《大学学堂章程》,规定“机器工学”将教授23门课程,包括“机器学”“机器制造学”“机器几何学”“机器力学”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机器”一词被《现代汉语大辞典》定义为:“机器是由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部件组装成的装置,消耗能源,可以运转、做功。它是用来代替人的劳动、进行能量变换、以及产生有用功”,“机器”的特指含义逐渐消失。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其所具有的独特含义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81.

[4]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商务印书馆,2000.

[5]杨心武.科学哲学视域中的“机器”本质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1999.

张静(1989—),女,汉族,河南省三门峡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助教,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专门史研究。

猜你喜欢
特指含义机器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机器狗
机器狗
新 语
未来机器城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创客
White Elephant
The Looney Bin疯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