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筱 (云南艺术学院 650000)
佤山薪火续鼓舞
——沧源佤族《木鼓舞》传承发展之我见
王 筱 (云南艺术学院 650000)
沧源县佤族《木鼓舞》在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佤族《木鼓舞》由来已久,一直被佤族称为标志性的文化。佤族《木鼓舞》与宗教相结合,是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贯穿于整个佤族历史之中。它以木鼓为中心,结合民间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突出表现了佤族独有的神秘、粗犷、豪放、热情的艺术韵味,《木鼓舞》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是研究佤族原始文化的有力佐证。本文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沧源佤族《木鼓舞》进行探讨研究,结合个人见解对沧源佤族《木鼓舞》的未来提出建议。希望本文能对促进佤族《木鼓舞》的传承发展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木鼓舞》;传承;发展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特殊省份,民族文化异常丰富,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下民族歌舞层出不穷,文化遗产不仅是少数民族特征的延续,还是各民族先辈智慧的结晶。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中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国”。境内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古朴的人文风情和千姿百态的佤族歌舞。沧源县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木鼓舞》以它独有的无穷魅力和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木鼓舞》起源及其本质的追溯,结合笔者个人见解,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佤族《木鼓舞》的传承和发展之拙见。
民间舞蹈作为文化载体,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缩影,并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临沧市沧源县是一个以佤族为主非常有特色的县份。佤族将木鼓视为“神器”,被佤族人民认为是民族繁衍之源。佤族民间有许多关于木鼓的传说,因为篇幅过长的原因本文在此只列举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用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以繁衍壮大至今。从此,阿佤人民就将“木槽”视为民族母体,给予着最高崇拜。《木鼓舞》是佤族独有的舞蹈,舞蹈中蕴含了阿佤人民对神灵的崇拜与感恩,它本质上其实是在传递一种“孝文化”。
原始舞蹈一般都与自然崇拜和宗教祭祀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德国民族学家威兹格兰德就曾提出:“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这种观点虽然过于绝对,但是舞蹈来源于宗教的客观事实也并不是无据可循。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每逢年节庆典,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杀猪剽牛,泡滤水酒等以示庆祝。届时人们会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蹁跹起舞。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所有人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移动,动作以甩手、走步、跺脚为主。其中最盛大的就是“拉木祭祀”(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舞蹈第一段展现了由巫师“魔巴”率领着佤族健壮的小伙,将藤条捆绑于事先挑选好的粗壮木桩上,在“魔巴”领唱下,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歌舞。这一段风格古朴粗犷,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第二段以舞蹈形式表现“进木鼓房”,通过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在“魔巴”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第三段是《木鼓舞》最高潮的部分,在敲击和舞姿完美融合的前提下,模拟出佤族最原始的祭祀、报警、作舞、巡逻等情节。舞蹈由一两人击鼓,鼓点音节随内容而变化,舞蹈进入高潮时,三四个持棒槌的佤族男子边敲鼓边围着鼓跳跃旋转,将气氛推向高潮,人们通过此方式愉悦神灵,同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氏族繁荣,人丁兴旺。第四段主要是对“木依吉”神的一段礼仪性祭祀舞蹈,舞蹈语汇质朴简单,富有浓郁的感恩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木鼓舞》已经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它逐渐以一种不失民族文化内涵的新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早在1978年举行的“云南民族舞蹈调演”上,沧源县文工团创作表演的木鼓舞《木鼓声声向北京》大获好评,获得优秀节目创作三等奖的殊荣。2006年,沧源佤族《木鼓舞》被载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佤族文化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了大众喜爱的表演艺术。现在《木鼓舞》主要被运用于旅游商演中,成为传播佤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木鼓舞》以木鼓为中心并且与民间音乐、美术、文学等多元形式有机结合,始终贯穿于佤族历史之中,寄托着佤族人民深切的民族情感,是佤族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佤族《木鼓舞》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主题。为了促进我省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研究传承发展《木鼓舞》文化,是舞蹈界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
沧源县目前在旅游业这一支柱性产业的推动下发展势头良好,人均GDP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大好趋势。佤族《木鼓舞》是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崇拜与感恩、巫性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近年来,沧源佤族《木鼓舞》的传承发展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但在舞蹈的创作编排及推广运用方面,仍然有许多可以提高的空间。
(一)沧源佤族《木鼓舞》的传承现状
目前,佤族《木鼓舞》的保护传承工作主要是由沧源县文化馆负责。据了解《木鼓舞》传承人陈改保依然健在,并为《木鼓舞》传承保护工作默默贡献。老人家住沧源县岩帅镇建设村八组,擅长佤族《木鼓舞》民俗礼仪和祭祀活动,掌握最古老的拉木鼓活动、木鼓鼓点敲击方法、木鼓舞的几个舞段和能够讲述佤族《木鼓舞》祭祀历史。2012年12月,被命为沧源佤族《木鼓舞》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沧源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通过老人提供的线索,一直进行着对佤族《木鼓舞》的抢救保护工作,定期对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之木鼓舞培养课程”,并且在每年暑期,开展“免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沧源木鼓舞少儿音乐舞蹈培训班”。
由此可见,沧源县对于传承保护佤族《木鼓舞》的工作是极为重视的。但是,据资料显示,沧源县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达127项之多,堪称褎然冠首。其中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风俗等17个领域。舞蹈只是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可想而知,沧源县文化馆开展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佤族《木鼓舞》的文化传承,不能单单依靠沧源县文化馆的微薄力量,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的舞蹈艺术工作者肩上,同时还必须依靠社会各种力量的有力支持。
(二)沧源佤族《木鼓舞》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沧源县佤族《木鼓舞》发展总体呈良好态势,其中多数被运用于旅游商演活动中。如在“摸你黑”狂欢节和“新米节”中的舞蹈表演节目,都可以看到木鼓舞的缩影。以“摸你黑”狂欢节为例,届时佤族舞蹈演员都会在摸你黑广场着盛装跳“千人木鼓甩发舞”,音乐声震百里,气势如虹。舞蹈将木鼓元素和甩发元素有机结合,三五个佤族小伙在舞台中央位置以木鼓为中心敲击木鼓,变换简单舞步配合双手动作,女孩则以甩发为主,配合变化多端的队形调度和夸张的四肢动作,配合欢快音乐,使整个舞蹈场面高潮迭起。
旅游业是佤族《木鼓舞》发展的主体平台,通过旅游业这一良好平台,可以直观的传播佤族《木鼓舞》的艺术魅力,带动观众对佤族木鼓文化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在“摸你黑”晚会中,把木鼓舞和甩发舞相结合,既增强了舞蹈的美感和娱乐性,又把原本枯燥的祭祀舞蹈巧妙变换成大众喜爱的娱乐舞蹈形式,笔者认为非常可行。与此同时笔者也注意到,每一年“摸你黑”晚会的节目编排基本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这种单一的舞蹈形式留不住游客,市场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木鼓舞作品,所以推成出新优秀作品,深入浅出把握住舞蹈本质与内涵,才能延续木鼓文化,做到形式与内涵合二为一,达到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木鼓舞》肩负着传承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在传承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要遵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不论是原始文化传承还是创新文化传承,要做到齐头并进。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时时刻刻都在威胁我们的原始民族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我们仍然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重大考验。针对佤族《木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笔者结合个人见解和田野调查的心得,提出了几点想法和建议,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交流,现分述如下:
(一)建议“还其自然,而不重复自然”的传承模式
1.传承原始文化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传承包括两方面,即原始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传承,笔者的研究生导师曾金华先生曾在多年前就提出,“还其自然,而不重复自然”的传承理念,这一理念高度概况和总结了传承的真谛,使笔者深受启发。沧源县开展的“非遗进校园”和“木鼓舞兴趣班”,都在为传承《木鼓舞》的动作元素做出贡献,但在原始文化传承方面仍然处于半休眠的状态。笔者认为,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舞蹈动作的简单模仿层面,更要升华到传承原始民族文化内涵,追溯其历史源流的精神层面上来。以“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例,我们应该围绕《木鼓舞》原始文化的核心思想,针对中小学学生,量身定制出合理有趣味性的文化课堂,让孩子们能够认知自己的原始民族木鼓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宝贵的人类财富,更是民族存在的依据和佐证。在文化的传承工作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原始文化传承的理念,让原始的佤族木鼓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2.传承舞蹈元素弃琼拾砾
在木鼓舞的实践传承方面,我们也应当有更多的舞蹈表演和编导工作者投入其中,最好是培养本土人才进行传承工作。在实践领域,我们不但要注意木鼓舞的原始性特征,更要注意创新,避免教条主义。传承舞蹈元素是一个重要工作,因为佤族早期没有自己的文字,所有的文化都是依靠族人薪火相传留下信息。如《木鼓舞》中“祭祀”是一个重要元素,那么我们在传承舞蹈元素的核心思想的时候,就要重点把握木鼓与祭祀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继承佤族木鼓文化的重点和特点,在舞蹈元素提炼的过程中弃琼拾砾,不墨守成规,也不过度创新。从而真正达到还其自然而不重复自然的传承理念。
(二)建立超越自我,而不迷失自我的发展模式
1.独具匠心创作优秀作品
本文第二部分中曾提到《木鼓舞》的创作问题,笔者认为舞蹈创作是舞蹈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源源不断的优秀舞蹈作品问世,再好的发展平台摆在面前也只能是望尘莫及。《木鼓舞》是一种能动性很强的文化遗产,其艺术魅力必须通过直观的视觉进行传递,它的风采神韵是无法从书本中充分把握的。
针对舞蹈创作方面,笔者认为迫切需要培养若干优秀的《木鼓舞》本土编导家,表演家。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注意木鼓舞本身特有的艺术特性与魅力。巧用道具,设计别出心裁的动作,在编排方面甚至可以将其与外来舞蹈元素混搭进行创作,体现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强烈认知,深入浅出把握民族文化脉络,把优秀的作品,展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观众面前。
2.别出心裁诠释艺术真谛
在发展平台方面,旅游业是主体,未来的佤族《木鼓舞》必须紧紧依靠旅游业这一支柱性产业。目前,沧源县主要充分利用了“摸你黑”狂欢节,“新米节”等佤族大型节日。但是对今后的《木鼓舞》发展,要以更为匠心独运、丰富多彩的舞蹈节目传递佤族文化,建立起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强烈民族认同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展衍生副业,如制作画册、图集、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从多方位的立体角度发展佤族《木鼓舞》文化。同时沧源《木鼓舞》的发展不能单纯把眼光放在经济收益上,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民族文化传播里,佤族《木鼓舞》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不能将这种无价之宝与实际利益相等同。在佤族《木鼓舞》的发展方面,能够达到超越自我,而不迷失自我的发展态势是笔者的美好心愿。
沧源县佤族《木鼓舞》是佤族独有的文化遗产,它贯穿于整个佤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以舞蹈艺术形式为载体,传递佤族人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同时也间接传递出一种“孝文化”的思想,传递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理念。强烈维护着民族与国家之共同利益,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传承与发展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淆两者内涵,所以本文从和谐统一的视角出发,分述了传承的迫切性和发展的必要性,通过一次次对沧源县佤族村寨的田野调查,笔者的心灵也一次次得到洗礼。本文作为笔者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1]石磊.佤族歌舞漫谈.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2]孙乙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及特征初探.楚雄师范学报,2007(10).
[3]李跃春.论沧源崖画中的佤族传统体育.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4).
[4]陈美含.当代佤族《木鼓舞》文化变迁与保护性发展模式探析注——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木鼓节”为研究对象.大众文艺,2012(1).
王筱,云南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方向2015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