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谆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我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测定日、月、星辰等天体的位置,以及星辰到达某个位置的时间,发展了天文学,用以制订历法,促进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我国是较早进入农牧业社会的国家,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历来都很重视对天文的研究,为了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和二十四节气的来临,古代中国很早就制订并不断改进了阴历和阴阳合历的农历,所以有人说,我国古代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历法改革史。
我国古代学者在观测和研究天体运动中,曾有过3种不同的天文学说,一为“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二为“浑天说”;三为“宣夜说”。其中,“浑天说”认为天是浑圆的,上面缀满星星,包着地球,并依南北极为轴而转动的说法,颇有见识,比较符合实际,故被朝野重视,并为历代天文学家采用,故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天文仪器,一直在使用,并获得发展,而且得到不断的改进,使我国古代天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在汉代时,颇有见识的浑天说,就被越来越多的天文学者所赏识,并据此发明了不少天文仪器和计时仪器,这些仪器大多是用青铜铸造的,其中,浑仪就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观测天象的天文仪器,浑象则是表演天体运动的天文仪器,圭表、日晷和漏刻是计时仪器。有了这些仪器,就能精确测量天体,制订历法,掌握季节和时间的变化。据史载,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就用铜制浑仪,观测日、月、星辰,他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浑仪制造者,距今已2000多年[1]。汉宣帝时(公元前73年—前49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创制了铸铜浑象,浑象是一种表演天体视运动的天文仪器,耿寿昌是我国古代第一架浑象的创制者。东汉中期的傅安和贾逵改进了浑仪,添加了黄道环,于东汉永元十五年(103年),制成了名为“太史黄道铜仪”的浑仪[2]。而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创制了“水运浑天仪”,其主体是浑象,增设了地平环和子午环,采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漏壶连接起来,利用漏水的力量使仪器均匀转动,把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周日运动演示出来。张衡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测试地震的地动仪。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和地动仪,都是古代大型铜制科学仪器,据载: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仪器上的8条腾龙,口衔铜丸,与稳居八方灵台上的8只铜蟾蜍,张口对视。东汉永和三年(138年),安置于洛阳的地动仪,准确地测出数千里外的甘肃东南部发生的大地震[3],可见,这架大型地动仪的确非常管用。可惜,这些古代仪器早已不存。唐代时,天文学家李淳风制造了一架更完善、更精密的浑天黄道仪,即附有三辰仪的浑仪,使浑仪的制作,达到较为完善的阶段。唐开元十一年(723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和梁令赞合作,用铜、铁制成新的黄道游仪,这架“水运浑天”,比张衡的“水运浑天仪”又有了新的发展,“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昼夜而天运周。外络二轮,缀以日、月,令得运行,每天西旋一周,日车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二十九转有余而日月会,三百六十五转而日周天。”[4]到了宋代,浑仪和浑象获得进一步发展,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苏颂等,都对浑仪作了改进,制作天文仪器的材料,也不只是青铜,不少仪器已从锡青铜改为黄铜制作,使仪器更加美观适用,并使宋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制造浑仪最多的朝代。宋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命苏颂制造浑仪。苏颂和韩公廉合作,于宋元祐七年(1092年),创制了“水运仪象台”,该仪器实为一小型天文台,全台分三层装置:下层是水轮和铜壶滴漏的机械,为报时系统;中层装设浑象;上层装设浑仪,且有可以开闭的屋顶。“其制造之精,远出前古”[5]。元代至元十三年到十七年(1726年—1730年)之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设计、制造了简仪、高表、浑天象等12种天文仪器,其中,简仪是浑仪的革新产物,简化了机构,扩大了观测天空的视野和项目,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发明创造[6],比欧洲发明类似的天文仪器早了300多年。可惜这些大型实用的天文仪器,也都没有留存下来。明代则多是仿造宋代和元代的天文仪器,虽然,不少明代的大型天文仪器也已被损毁,但是,仿制宋代的一座浑仪和仿制元代的简仪,却留存至今。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由南怀仁主持设计制造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等6件铜制天文仪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纪里安主持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这7件大型天文仪器,使我国古代天文仪的制作,又有了新的发展,也是我国古代中西结合的典型产物。清乾隆九年(1744年),又制造了“玑衡抚辰仪”,该仪器类似浑仪,但扩大了观测区域,提高了观测精度,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仪。
古代制造的很多天文仪器,现在大多数已不存在了,现存的古代大型天文仪器还有10件,都是明清时期的,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天文仪器,现将这十大天文仪器的名称、年代和尺寸列于下:
1)明正统二年到七年(1437年—1442年)的浑仪,长2.45m,宽2.45m,高3.09m.
2)明正统二年到七年(1437年—1442年)的简仪,长4.4m,宽2.98m,高3.4m.
3)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的天体仪,长2.66m,宽2.66m,高2.63m.
4)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的赤道经纬仪,长2.3m,宽1.78m,高3.2m.
5)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的黄道经纬仪,长2.3m,宽1.77m,高3.34m.
6)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的地平经仪,长2.57m,宽2.57m,高3.18m.
7)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的象限仪,长2.2m,宽4.63m,高3.63m.
8)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的纪限仪,长2.0m,宽2.0m,高3.34m.
9)清康熙五十二年到五十四年(1713年—1715年)的地平经纬仪,长1.84m,宽4.67m,高4.12m.
10)清乾隆九年到十九年(1744年—1754年)的玑衡抚辰仪,长2.16m,宽3.69m,高3.36m.
上述古代十大天文仪器,制造精良,外观又像优美的大型工艺品,曾为明清两代的天体观测和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可是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保存的大型天文仪器洗劫一空。其中,明代制造的简仪和清代制造的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等5件大型天文仪器,被法国侵略军抢到法国驻华使馆,后迫于舆论压力,于1902年归还我国。而明代制造的浑仪和清代制造的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则被德国侵略军抢走,并运回德国,陈列在柏林波茨坦离宫。一直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打败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才在1920年,将5件大型天文仪归还我国[2],但当德国将仪器装上海轮,在运回我国的途中,因要在日本转口,日本政府竟妄想扣压仪器,以威胁我国,其阴谋被揭露后,才未得逞,终于在1921年4月7日,将我国5件古代大型天文仪器运回北京。这真是一段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现在,清代制造的8大天文仪器,仍安置在北京古观象台内,而明代制造的简仪和浑仪,则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妄图侵略华北,为保护文物,而于1933年移置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内。这10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铸造得非常精细、美观,其经历又是如此艰险,实在是非常珍贵的大型国宝级文物。
下面将其中的7件古代大型天文仪器的有关情况,即名称、尺寸、重量、制造年代,以及仪器的组成、运作原理、功用、一些构件的铸造工艺等情况,进行介绍。
浑仪是我国古代测量天体的仪器,其理论基础是古代“浑天说”原理。西汉开始用浑仪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并制定历法。经东汉到唐、宋,浑仪一直是测量天体的主要仪器,但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明代的浑仪,则主要是仿制宋代浑仪。现存藏于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内的明代浑仪,见图1所示。浑仪的长、宽各为2.45m,高3.09m,于明代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铸造,到正统七年(1442年)制成。明代浑仪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和窥管等部件,以及升龙、鳌云、水趺等支承附件组合而成。整个仪器分为内、中、外三层,外面的一层,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和支承附件整接在一起,固定不动。中间一层叫三辰仪,由赤道环和黄道环等组成,可绕着极轴在六合仪里面旋转。最里面一层,就是观测用的四游仪,其上有窥管,也叫望筒,可在三辰仪里面旋转,以观测天体的位置。
图1 明代浑仪
浑仪可测量天体的参数比较多,利用赤道环,可测量天体的入宿度(赤径差)和去极度(赤纬),定真太阳时。利用以地平圈为基准的地平坐标,也可测天体升没时的地平方位,以及中天高度。如利用黄道环,则可测定天体的黄道宿度。由于浑仪上有三重圆环,外层的六合仪,虽然是固定不动的,但里面的三辰仪、四游仪都可旋转,只有保证仪器各构件的铸造和加工精度,才能保证仪器的转动灵活自如,从而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因而,对仪器各构件的铸造、加工和装配,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而且,这些构件都是大件,所以,其铸造的难度是很大的。加上浑仪不光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大型天文仪,而且,还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大型工艺美术品,其上的升龙、鳌云等附件,既复杂,又美观,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因而,铸造难度同样很高,所以,明代浑仪能因件而异,采用泥型铸造和失蜡法铸造等不同方法,成功地铸造出各个高质量大型铸件,说明了当时我国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而且,浑仪还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型文物,是古代大型艺术铸造的珍品。
这样一件精美绝伦的大型仪器,又是非常地实用,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制成后,曾在北京古观象台内,被用来观察、测量天体,连续工作了几百年,为我国和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命运又使得这件精美的大型仪器遭到巨大的劫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明代浑仪和清代制造的天体仪等5件大型天文仪器,都被德国侵略军抢掠到德国柏林波茨坦离宫,直到1921年,才归还我国,重新安置在北京古观象台内。但到了1933年,又因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迫不得已,又将明代浑仪等7件仪器运到南京,安置在紫金山天文台内。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国家的重点保护。
简仪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创制的。简仪是对浑仪革新和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仪器制造史上一次大飞跃,被誉为世界近代天文仪器中赤道装置的先导,欧洲直到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了与之相类似的天文装置,比我国晚了300多年。明代的简仪,就是仿制元代郭守敬的简仪,现存放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明代简仪见图2所示,是明代正统二年(1437年)钦天监监正皇甫正和仿制的,仪器的长度4.4m,宽2.98m,通高3.4m,重约16t,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天文仪器。仪器由立运仪、四游仪、赤道仪、龙柱、云架、框形基座等部分组合而成,共有34个构件,采用榫卯结构,把构件组合成一体。
图2 明代简仪
由于天文学的发展需要,观测项目越来越多,因此,浑仪的结构,也随之愈加复杂,环圈也越来越多,从而,造成环圈相互交错,遮掩了很大一部份天区。为了克服浑仪的缺点,郭守敬对浑仪大加简化,不仅取消了白道环和黄道环,并将仪器分解为互相独立的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每个装置的结构都很简单,这样,观察时不再被遮挡视线,除了北天极附近外,整个天空可一览无余。因为是对浑仪的简化,故得名为简仪。简仪的赤道装置,只保留了浑仪中的四游、赤道、百刻3个环,并把赤道环和百刻环移到了四游环的南端,使围绕极轴旋转的四游环,以及可绕四游环中心旋转的窥管,可以无遮拦地观测天体。所以,这赤道装置也就相当一架赤道经纬仪,可用来测量天体的入宿度和去极度,定真太阳时。而简仪的地平装置,叫做立运仪,由一个固定的地平环和一个直立的可以旋转的立运环组成,可同时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也就是测定天体的地平经纬度。
明代简仪重达16t,其大多数青铜铸造的构件,尺寸大,要求高,而且,简仪不但是高度实用的大型天文仪器,也是一件艺术水平高超的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品,其龙柱、支架等都很美观,所以,其构件的铸造难度都很大,能成功铸造出来,充分说明了当时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而这一件精美的大型天文仪器,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制成后,一直在北京古观象台内,为观察、测量天体工作了几百年,但命运也和明代浑仪一样,多灾多难。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在监制地平经纬仪时,竟将观象台内遗存的不少元、明古仪,当作废铜使用,幸被发现,才使明代浑仪和简仪保留了下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明代简仪和清代赤道经纬仪等5件大型天文仪器,被法国侵略军抢掠到法国驻华使馆,只是迫于舆论压力,才于1902年归还我国,重新安置在北京古观象台内。但到了1933年,又因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不得已,又将明代简仪等仪器运到南京,安置在紫金山天文台内,终算安定下来。
明代后期,政治腐败,科学技术停滞不前,而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很快,不仅赶上而且超过了我国。所以,在清朝初期的康熙年间,清廷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钦天监监正,采用西洋方法观测天象,在康熙八年(1669年),南怀仁用了4年时间,设计并督造了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和纪限仪等6件大型天文仪器,这是我国古代首批中西结合的天文仪器。
图3 清代天体仪
天体仪,通常也叫天球仪,是由我国古代的浑象发展而来,是一种表演天体运动的天文仪器。浑象是把太阳、月亮、二十八宿等天体以及赤道和黄道都绘制在一个圆球面上,人们可不受时间限制,随时了解当时的天象,可惜汉代到明代的天体仪(浑象),都没能保留下来。北京古现象台现存的天体仪,则是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制造的,仪器的长、宽各为2.66m,高为2.63m,重为3.85t,是一架大型天体仪,见图3所示。它主要由一个直径2m的空心铜球以及子午圈、地平圈等组成,地平圈和于其垂直相交的子午圈,使用时是固定不动的,铜球可在内转动,而子午圈最高点的铜制火球,代表天顶。铜球上刻有赤道圈和黄道圈,两圈的交角为23°31'30",球上还布列1870余颗星,分为282个星宫。铜球的轴线方向,即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北端指向北天极,南端指向南天极,用球体转动表示天球的周日视运动,它转动一周,就是一昼夜,在北天极上装有固定在子午圈上的时盘,而其指针,则随天球转动,以指示时刻。天体仪的使用方法,有60项之多,但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3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例如:既可求某时刻某星体的地平高度和方位角,也可求某节气太阳出没的时刻和方位,等等。
清代天体仪虽然由我国古代浑象发展而来,但也吸收了西洋天文学的成就,采用了西方通用的360。制,而舍弃了我国传统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制,还首次标出了南天极附近的星座,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佐证。
天体仪各构件由黄铜铸成,整台仪器精致、美观,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制成后,曾长期安置在北京古观象台内,但在1900年时,亦曾被德国侵略军抢掠到德国柏林波茨坦离宫,直到1921年,才归还我国,虽然仪器基本完好,至今仍能运转,但天体仪上,还是残留了当年侵略军留下的几个弹痕。所以,这架天体仪不仅对学术研究和普及天文知识有用,也是对全国人民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很珍贵的大型金属文物。
至于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内的一件天体仪,则是因康熙时造的天体仪被德国侵略军抢走后,北京古观象台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905年)制造的,尺寸和重量都要比康熙天体仪小,球上只布列1449颗星,属中型天文仪器。
北京古观象台上的赤道经纬仪和黄道经纬仪,是清代8大铜仪中最主要的两台天文观测仪器,都是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期间制成的大型天文仪器,其外形和大小也很相似,放置在北京古观象台顶南侧的东、西两端。中国自古以来,天文观测仪器都是以赤道坐标为基本坐标系统,故作为主要天文仪的赤道经纬仪,是放置在观测天体的最佳位置处,并与最西头的黄道经纬仪遥相呼应。
图4 清代赤道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见图4所示,长为2.3m,宽1.78m,高3.2m,重为2.72t,仪器的测量部分,由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和象限弧组成,坐在一个半圆的云座中,由一条昂首翘尾的苍龙托起,而苍龙的4个龙爪,分别连结在十字形底座的一端,每端各有螺栓,用以调整仪器的水平。子午圈镶于云座内,在子午圈、赤道圈里面的赤经圈,可以绕极轴作360°转动。赤道经纬仪有14种用途,但主要是通过赤道圈和赤经圈上的游表,来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和纬度,以及真太阳时等天文数据。
赤道经纬仪除极轴是钢轴外,其它所有的构件,都是由黄铜铸造而成,其中作为仪器支承部分的“苍龙”,其雕塑工艺和铸造工艺水平非常出色,“苍龙”昂首张口,躬身翘尾,十分对称地稳稳托住整个测量仪器,4个龙爪又牢牢地和基座相连,既稳固实用,又非常美观,艺术高超,造型设计实属一流水平,而“苍龙”和“云座”,这两件大型艺术铸件,使整座仪器成为一件优美、华丽的工艺美术品。
黄道经纬仪,长2.3m,宽1.77m,高3.34m,重2.75t,于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制成。图5为黄道经纬仪的图片。仪器的测量部份由子午圈、黄道圈、黄道经圈和极至圈等组成,坐于半圆的“云座”之中,而承托“云座”的支座,则是两条背向而立的“苍龙”,其两条龙尾,则对称地翘起在两侧,而龙爪亦同样和十字形基座牢牢相连。黄道经纬仪是我国第一架独立的黄道坐标系统观测仪器。所谓“黄道”,就是太阳在天空中一年位置的变动,在天球上画出的大圆,叫黄道。以黄道为基础,用黄经、黄纬表征天体位置的,叫黄道坐标系。用黄道坐标系来测量太阳、月亮的位置,比用赤道坐标系方便。所以,黄道经纬仪主要用来测量太阳、月亮等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测定节气等。
图5 清代黄道经纬仪
图6 黄道经纬仪局部
赤道经纬仪和黄道经纬仪是两台比较相似的天文仪器,在保证非常实用的前提下,又非常注意其艺术装饰,除云座外表雕铸出美丽的云纹外,更采用中国传统的“龙”作装饰,而龙的造型又别出心裁,赤道经纬仪只用一条昂首、躬身、翘尾的苍龙,来承托“云座”和仪器的整个测量部分。而黄道经纬仪则采用两条背向而立的苍龙来承托“云座”及其上的测量部分,其中每一条苍龙,都雕铸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可参见图6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这条腾飞在云雾之中的苍龙,既起到支承“云座”的实际作用,又有非常优美的艺术形象。张口的龙头几乎和翘起的龙尾相对,造型设计别具匠心,看起来非常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而苍龙、云朵、“云座”和各个测量圈的成功铸造,都具有很高的难度,所以,这些优美的大型艺术铸件,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铸造的高超水平。
北京古观象台的地平经仪,见图7所示,仪器的长、宽各为2.57m,高3.18m,重为1.81t,亦制于清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年—1673年)。相对来说,该仪器比较简单,其测量部份是一个直径2.07m的铜铸地平圈,一个平躺在圈内的横表,以及一个与横表垂直的立表,通过旋转横表,来测量天体的地平经度(地平方位角)。所以,地平圈是地平经仪的主体。
图7 清代地平经仪
但是,地平经仪的支承部分,则装饰得非常华丽,共塑有5条美丽的铜龙。在十字形底座的四端,南、北、西三端,各竖立一根屈身直立的龙柱,东端为一般纹饰的铜柱,由这4根柱子共同支承该仪器的主体部分——地平圈。地平圈按装成水平位置,其内圈,按装一个可在圈内旋转360度的横表。地平圈的东、西两端,又向上各竖一根铜柱,由两条升龙盘延而上,在1.5m处,转成相向伸延,快到中心附近时,2条铜龙各伸出一爪,合捧一个火球,球心称作天顶,天顶和地平圈中心的联线,正好是铅垂线方向,此处按装一个立表,正好和横表相垂直,立表下端插在地平圈中心的固定立柱上,亦可作360°旋转。所以,整台仪器共有5根铜铸龙柱,铜龙的造型非常优美,特别是仪器上部2条铜龙的造型,非常类似于我国传统的二龙戏珠图案,可谓该天文仪器的一大创造,这些铜铸龙柱,都是非常优美的大型艺术铸件,使得地平经仪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天文仪器,更是一件优美、华丽的工艺美术品。
北京古观象台上的玑衡抚辰仪,见图8所示,是我国古代最后制成的一台大型天文仪器。仪器的长度为2.16m,宽为3.69m,高度为3.36m,重达5.35t.从清乾隆九年(1744年)开始,钦天监参照明代的浑仪,重新设计制造一台大型天文仪器,先设计了叫“三辰公晷仪”的初始模式,几经修改,前后长达10年,直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把仪器设计、制造完成,并定名为“玑衡抚辰仪”,交付使用。这是清代8大铜制天文仪中,唯一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一台大型天文仪器。该仪器兼收中、西方天文仪之精华,是“仿浑仪之旧,取西洋之精,用铜鼓铸而成”的大型天文仪。玑衡抚辰仪类似于汉、唐以来历代制造的浑仪,用途亦相同,但简化了古代浑仪的结构。玑衡抚辰仪虽然仍和浑仪一样,由3重部件组成,但外层的六合仪,取消了浑仪的地平圈,中间一层的三辰仪,则取消了浑仪的黄道圈,内层为双层的赤径圈,相当于浑仪内层的四游仪,这样一来,的确比古代浑仪的结构简化多了,而且,扩大了观测区域,提高了观测精度。同时,在测量参数方面,采用西洋的360°制和96刻,来取代我国古代传统的360°又1/4制和100刻,提高了测量精度,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所以,在我国古代浑仪的发展史上,玑衡抚辰仪亦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仪器支承部分的装饰也极为精致、华丽,除中间的立柱,作为仪器的支承外,外圈还有东、西两根龙柱相托,而3根立柱上的浮雕,非常漂亮,特别是游龙的雕铸、楼刻极其精致,云纹采用剔透形式,气魄宏伟,非一般仪器的外部装饰可比拟。仪器的构件主要由黄铜铸造而成,立柱则是珍贵的大型艺术铸件。总之,玑衡抚辰仪的设计巧妙,制造精美、细腻,而一些构件的雕铸,极为精致,其艺术水平和铸造工艺水平,非常高超,而仪器又是古代浑仪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点,在清代的天文观测中起了不少作用,所以,该仪器亦是我国古代大型天文仪中的瑰宝。
图8 清代玑衡抚辰仪
我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的设计和制造,不断取得成功,无疑是我国古代天文学能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基础,而这些大型天文仪器的零件和部件,则大多是铸铜件,其有关铸造情况值得一提,现以明代浑仪和简仪的构件为例来进行说明。
明代浑仪上的三重圆环,外圈的六合仪是固定不动的,而内圈的三辰仪、四游仪都可旋转,测量天体的入宿度和去极度时,一定要保证仪器的转动,灵活自如。而且,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对仪器各构件的铸造和加工精度,都要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其铸造方法也要因件而异,大圆环没有采用失蜡法铸造,因大圆环的蜡模易于变形,而且,大圆环铸造后还要精加工,故采用传统的泥型铸造较为合适;但4条升龙和鳌云等构件,纹饰的复杂程度较高,故用失蜡法铸造,可不须机加工,就能保证其造型优美,外表光洁,纹饰清晰[7]。当将上述主要部件和附件装成一体后,既实用又美观,使浑仪不仅是一架先进实用的天文仪器,而且,还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型文物,也可以说,是古代大型艺术铸造的珍品。浑仪各零件的材质,据测定,其很多零部件,都由铅锡青铜铸造而成,其中,各支承件的化学成分为:w(Pb):7.83%~24.35%,w(Sn):1.8%~10.517%,w(Cu):65.44%~88.09%.所以采用铅高锡低的铅锡青铜,而不是常用的锡铅青铜,是因为铅高,流动性好,有利于复杂的支承件的浇铸;而六合仪、三辰仪的阳经圈、阳纬圈、赤道圈等测量构件,则采用铅锌黄铜,其化学成分为w(Pb):6.61%~19.64%,w(Zn):1.66%~11.93%,w(Cu):74.0%~85.78%.因黄铜比青铜熔点低,而组织致密,黄铜中加入铅,有利于打磨,使测量件表面光洁[7]。
明代简仪的大多数构件,也都采用铅锡青铜铸造而成,据测定,简仪的23块样品中,有22块为铅锡青铜,其化学成分为:w(Pb):10.16%~28.59%,w(Sn):6.01%~12.48%,w(Cu):62.25%~84.21%[8].而其铸造方法也和浑仪相似,圆环等采用泥型铸造,而龙柱、云架等,则采用失蜡法铸造。不过,因为构件比浑仪的构件更大些,故难度亦更大。例如:立运仪的支架(云架),是云纹环绕的圆柱体支架,高3.07m,直径12.5cm,重约1.1t,以倾斜角51°30′斜置,支架呈半圆“A”字形,半圆弧长约6.73m,对这种件大而要求高的铸件,铸造时难度很大。但在明代,就是用我国传统的失蜡法将其铸造成功,在古代实为罕见。同时,长2.67m的赤道圈支架,以及4根龙柱,也都采用失蜡法整铸而成。而框架形的基座(水趺),长4.4m,宽2.98m,高0.17m,重达3t以上,上有水准槽,四周及内壁还雕铸有龙纹、云纹,这样大尺寸的构件,表面质量要求又高,竟也能整体铸就,真不简单。这些大的高难度铸件,既美观、实用,艺术水平又高,所以,简仪几乎成了高难度大型艺术铸件的组合体了[9]。
[1]林剑鸣.秦汉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北京天文馆.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白寿彝.中国通史(第6 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伊世同.北京古观象台的考察与研究[J].文物,1983(8).
[7]凌业勤.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8]李秀辉,昊坤仪.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室.浑仪、简仪合金成分及材质的研究[J].文物,1994(10):76-83.
[9]谭德睿,陈美怡.艺术铸造[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