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华 岳巧红
【摘 要】 分析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实施5年来在沿海港口战略功能、基础设施、生产运输及临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从增强基础设施能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等3个方面对沿海港口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江苏;沿海港口;连云港港;临港产业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规划》,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服务大腹地、实现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港口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经过近5年的建设和发展,沿海港口规模和功能不断提升,对支撑和保障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服务带动中西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充分彰显了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这一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效。
1 江苏沿海地区港口的发展及沿海 地区开发成效
1.1 以港口为核心的重大功能载体相继落户,沿海地区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港口是沿海开发的龙头。近年来,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在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依托港口,一批国家级重大功能载体相继落户沿海地区。2011年,国家批准在连云港设立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并正式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徐圩新区为先导区,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的战略定位。2013年,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连云港市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共建国境运输出海通道和中转分拨基地项目,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达成“将连云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用出海口”共识,明确连云港成为中韩陆海联运试点口岸。同年,盐城获国家科技部批复,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明确到2016年前,围绕“沿海资源保护开发与区域发展协同推进”主题,建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式创新的实验示范基地;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复,方案提出强化跨江合作、江海联动和陆海统筹,着力在互动融合中借力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上争先,在转型提升中率先崛起,全力打造南通经济转型升级版。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盐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通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重大功能区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沿海开发重大战略载体支撑和服务的功能,使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得到极大拓展,投资和贸易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1.2 以深水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带动,沿海地区综合交通初成体系
自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各地加快港口建设投入,2009年至2014年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39.2亿元。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已全面建成,连云港港区实现25万吨级航道通航,徐圩港区实现10万吨级航道通航,连云港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盐城滨海港区进港航道、南通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和吕四港区10万吨级航道等一批深水航道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沿海港口的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以深水航道为引领,沿海港口加快深水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建成了以连云港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为龙头的一大批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共新增生产性泊位19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新增综合通过能力万t。洋口、吕四、赣榆、射阳、徐圩等一批新港区的相继开港运营,实质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港口仅有连云港港区的发展状况。在深水港口加快建设的同时,与之配套的综合集疏运网络也在加快完善,建成了贯穿沿海3市、10个新港区的临海高等级公路,打通连云港港与内河干线航道网的内河疏港航道等一批对沿海开发具有重大影响和长远意义的交通骨干工程,建设了以连云港区东疏港、南疏港、北疏港、洋口港区的海洋铁路及通洋高速等为代表的港口集疏运项目,新增内河航道达标里程142 km,新增公路总里程 km,初步在沿海滩地上构建起各种运输方式齐全、衔接高效的综合集疏运网络,为港口服务腹地提供了基本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1.3 以规模化生产运输为支撑,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沿海港口凭借海陆互动的“节点”优势,承担了苏北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能源、原材料、外贸等物资运输任务,港口的发展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2013年,江苏沿海地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亿t,2009年以来年均增幅高达20.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同期沿海地区(沿海地带)GDP年均增长17.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2013年,江苏沿海地区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亿t,2009年以来年均增幅15.7%,与全省港口基本持平,同期沿海地区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同时,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等深水基础设施的支撑下,沿海港口煤炭、金属矿石、集装箱等重要物资运输大幅增长,有力保障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稳中有升地发展。以连云港港为例,2013年连云港港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万t,2009年以来年均增幅高达30.4%,其中外贸进口铁矿石量由2008年的万t增长到2013年的万t,年均增幅达22.8%;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TEU,初步形成以远洋干线为引领,以近洋干线、内贸干线为主体的集装箱航线航班体系。
1.4 临港产业加速集聚,临港新城快速崛起,沿海地区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区域
依托港口开发,沿海地区成为黄海之滨新的投资热土,临港产业加速集聚,过去的沿海空白带正逐步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高地,各港区后方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港、产、城”联动发展局面。连云港徐圩新区致力于发展石化、精品钢、节能环保、现代港口物流和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已开工和签约入驻的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多亿元,包括中石化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在内的一批产业项目将于2015年前投产,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路条”;连云港赣榆港区已落户新海石化、镔鑫特钢等一批大型临港企业,预计总投资将达300亿元,形成了石油化工、钢铁和装备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南通港洋口港区围绕能源、石化、冶金、物流“3+1”的临港产业定位,在建和签约的重特大项目总投资达500亿元;盐城港大丰港区已落户产业项目400多家。同时,以港口为带动,以临港产业为纽带,徐圩、大丰、滨海、射阳等临港新城迅速崛起,沿海地区工业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伴随临港产业加速集聚、临港新城快速崛起,沿海地区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2 发展建议
自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沿海地区通过科学规划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规划》实施进入第6个年头,沿海地区的宏观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新的发展方向,国家正在展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新战略,着力构建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建设,出台了《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联合江苏省政府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及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民生交通、法治交通等“六个交通”建设。同时,江苏省政府正组织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2013年11月2日,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推进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集中力量组织实施港口功能提升、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临海城镇培育、滩涂开发利用、沿海地区环境保护、重大载体建设等“六项行动”;2014年6月10日,江苏省正式对外发布《沿海开发六大行动方案》,提出亿元投资助力沿海地区开发提质增效,其中《沿海港口功能提升行动方案》排在六大行动计划首位,明确了公共基础设施、码头泊位、港口集疏运设施、港口物流园区等4大类73个港口重大项目,总投资超亿元。由此可见,港口仍将是沿海地区开发的龙头,将在下阶段沿海地区开发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带动作用。
未来江苏沿海地区港口将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发展基础,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江苏沿海地区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提升港口功能为主攻方向,重点加强3方面建设: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以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海新港区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力争到2020年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5亿t,形成以30万吨级泊位为引领,以5万~10万吨级泊位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体系。
(2)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以集装箱运输干线航线航班、大宗物资外贸进口等为重点,提高国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以重点临港物流园区、连云港航运服务功能集聚区等载体建设为基础,以主要货种特色物流服务、高端航运服务等功能要素集聚为重要内容,提高港口物流和航运服务水平。
(3)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结合沿海产业布局和港口发展实际,重点推进新港区开放、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等的申报,扩大沿海港口对外开放,着力推进大通关体系及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优化口岸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