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模拟”专题精讲精练

2015-07-10 14:09
试题与研究·中考语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命题味道作文

【总体呈现】

2014年中考话题作文命题多以选题中的一个选项出现,占比在10%以下,从数量上看仍处低谷,但多地命题者坚持进行改进和探索。2014年,有些地方的命题者延续并改进上一年话题作文的命题风格,命题力求精致而富有创意。

一、指向“励志”,传达正能量。例如,辽宁大连卷话题“较劲”、内蒙古赤峰卷话题“熬”,前者提倡勇往直前的不服输精神,后者则倡导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的坚忍品格。又如,沈阳卷以“传承”为话题,导语涉及“家风”,也具有“励志”色彩。

二、触摸热点,体现当代感。也许是呼应“舌尖上的……”这一类时新词语,黑龙江齐齐哈尔卷、贵州毕节卷不约而同地选取“味道”为话题;时装翻新、校服设计、T台走秀等引来人们热议,河北卷以“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衣着体现着人的个性、爱好、修养、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着生动的故事,有着不同的见解”为提示语,以“这样的穿着”为话题要求作文。这一话题符合考生的“口味”,时代感和当代性强。

三、以事明理,内涵生活化。例如,湖北十堰卷以“做”为话题,提示语简述师徒做饭并以此探讨怎样创造奇迹,然后亮出生活经验——“做事,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体现出内涵生活化、用语通俗化的命题理念。

四、以物立意,富有思辨性。例如,厦门卷以“岸”为话题,提示语是:“岸,是水的边界,是限制,也是规则;它象征归宿,承载游子的思念与寄托;它饱含憧憬,写满孩童的梦想与期待;它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命题者以实体的“岸”生发开去,“是……也(又)是……”这一语句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是个考验,有一定难度。

五、引用名句,弥漫人文性。例如,黑龙江龙东卷的提示语分别出现萨克雷、列夫·托尔斯泰等名言警句,闪发着人文色彩。又如,辽宁阜新卷以“珍惜”为话题,导语只有一首诗——“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如此命题,有利于触发考生的诗情画意。

六、变化要求,追求新颖性。往年的话题作文要求中都有“自拟题目”“除诗歌外”等字样, 2014年山东淄博卷却有了变化:“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题目中必须含有‘水字,文体不限。”此命题变化有两点:题中须有“水”字,这一变化看似缩小了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实则更能考查考生精准审题和创新表达的能力;把诗歌回归“文体”之内,体现出命题者的创新理念和对中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应有重视。

【应对策略】

面对话题作文,命题者必须创新理念,精致命题;中学生则必须加强“‘自由之‘门为创新者洞开”的意识,凭借灵气和智慧在自由天地里一展身手。

一、准确把握概念,“准”中出新。具体方法为:从导语中得到启示;与近义词进行“异同”比较;由表面意义进入比喻、象征等深层含义。例如,黑龙江齐齐哈尔卷:“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请以‘味道为话题作文写一篇文章。”题目中还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考生审题至少应该把握三点:“味道”本属于味觉,是“舌尖上”的感觉,此处却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扩大了外延,实行了感觉转移——指内心的“感悟”、体验,属于内心世界;这种“味道”必须是“细细咀嚼,用心感悟”后的亲历、亲尝,是“人间真味”,必须远离无病呻吟和虚构臆造;导语中提到的六种“味道”只是举例,“味道”在这里是多样化的,考生可以创新思维,亮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真味”。由此可见,平时训练话题作文时,应以“透过表面进入深层,准确把握话题内涵指向”为重点。

二、拓宽取材视野,“特”中出新。同学们要善于把握话题作文自由度大这一特点,在较为广阔的视野中弃同求特、求异求新。例如,山东淄博卷列举了“水”给人的三种感悟——时不我待、利物不争、离别深情,作文时如果再写这三点则容易趋同从众。其实只要善于利用自身积淀,拓宽视野,定能获取独特感悟。例如,如果你有感于杨万里笔下的溪水,就能这样构思:“杨万里的《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写的是小溪被万山阻挡了去路,但它左冲右突,喧闹不停地奔向前方,它那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勇向前的精神鼓舞着‘我克难向前;杨万里还有一首七绝《宿灵鹫寺》:‘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耿直的诗人借溪水吐露自己不管在位与否都要秉承操守、直言敢谏,这种品格成为‘我抛弃私念、正直为人的表率……”如此取材立意,定能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三、立足辩证思维,“深”中出新。例如,湖北十堰卷有位考生以“做”为话题写了一篇议论性散文,对提示语中的“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进行补充性的辩证思考,提炼出下列观点:认真做+科学方法=奇迹产生;坚持做+退而后进=奇迹产生;个人努力做+和谐合作=奇迹产生……如此立论,远离人云亦云,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深刻,“深”中出新。

四、拟制亮丽标题,“眼”中出新。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眼”,是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必须给人“明眸善睐第一瞥”的美感。例如,黑龙江龙东卷引用三条格言,要求“任选一条,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如果考生想走“捷径”将格言稍加变化拟题,如“做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快乐面对生活”等,则只能给人以索然寡味之感。考生应在考场上花点时间精心推敲一番,把“眼”扮靓,这样拟题——“向镜子中的‘哭说‘不” “再次点亮这盏灯”(用于记叙文);“我的‘镜子我做主”(用于记叙文、议论文均可);“行动之果最鲜艳”(比喻亮旨);“‘镜子自述”(拟人法立论);“心中有镜,生活有乐”(对偶点题),“笑佛向我走来……”(用于童话),等等。endprint

【示范引路】

〔2014年山东大连卷中考作文题(二选一)〕

较劲,就是较量,不服输。勇于与自己较劲,不退缩;与高手较劲,不让步;与困难较劲,不低头……较劲会使人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请以“较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标杆文】

较得了劲,成得了事

大连一考生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比赛中发现乐谱有误,提出质疑后却被评委告知没有问题,可是,他偏偏要较这个劲,坚持说乐谱有误,而他后来也因此而赢得了比赛。其实,不仅文艺赛事需要较劲,世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勇于较劲,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功。

文学家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初稿才成,便觉劣处颇多,于是,他几经删改。屋内随处可见《醉翁亭记》的二稿、三稿。最后,这篇传世名作原本百余字的开头被凝练为短短五个字——“环滁皆山也”。欧阳修如此执着地与自己较劲,历来传为美谈。文学大师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遇事退缩、糊弄敷衍呢?

较劲,是一种人生态度,它不仅能使一篇文章精益求精、绽放光彩,也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中世纪的欧洲,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风靡一时,甚至被当作权威。可是伽利略却偏要跟这一理论较劲。为此,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铁球实验”,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猜想,建立了具有颠覆性的自由落体定律。由此可见,勇于较劲是科学家应有的素质和品格,是创新理论、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果畏首畏尾、得过且过,不敢较劲,那就会功亏一篑,甚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由于青霉素的低产量高造价而放弃了对青霉素的进一步研究。后来,连专利也没申请的弗莱明锐气消退。倘若当初他去较这个劲,肯用心去研究,青霉素就有可能提前数年投入生产,历史恐怕也会被改写。虽然弗莱明仍为后人所敬仰,但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人们总不由得叹息一声。

较劲是一种人生品格,它可以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也可以使你乘千里风破万里浪。为人处事懂得较劲,才能更好地使自己实现人生的目标。当然,请切记,较劲不是负气、自傲,不是钻牛角尖,更不是为一己之私利。“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回答国家领导人的发问时,斩钉截铁地说:“外国人能搞导弹,我们中国人并不笨,一定也能让自己的导弹上天!”钱学森与封锁我国的外国人较劲了一辈子,为的正是实现强国之梦啊!

较得了劲,成得了事。怀揣这八个字,一路较劲一路歌,向着“中国梦”前进!

【简评】

(1)中心论点鲜明。作者用对偶句拟题“较得了劲,成得了事”,道出了“较劲”与“成事”之间的因果关系,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尾照应开篇,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强化中心论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论证手法多样。作者主要运用事例论证法,古今中外的例证能随手拈来。作者列举“欧阳修”与“亚里士多德”的事例,一中一外,都是从正面论证;列举“弗莱明”的事例,则从反面论证,正反结合,使论证过程完整而富有说服力。

(3)结构完整严密。开篇就以“小泽征尔”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简明而准确;接着以两正一反的典型事例展开论证,“不仅能……也可以……”等语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较劲不是……”等的阐述使论述更进一层,表现出作者严密的辩证思考能力。列举钱学森的事例更使论述上升到“为国家利益较劲”的高度,体现出论证的层递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题味道作文
快乐的味道
爱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