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及考点解读

2015-07-10 04:45杨慧慈
试题与研究·中考语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曾巩九鼎齐王

杨慧慈

2014年中考过后,笔者搜集了100多份中考语文试卷,并从中选取了50份极具代表性、典型性的试卷,并对这50份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整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分值

文言文阅读的分值平均约占总分的10.8%。其中四川成都卷最高25分,约占总分的16.7%,广东广州卷、黑龙江哈尔滨卷最低,约占总分的6.7%。这个平均值与近年情况大致相同。2015年是使用2011版课标教材毕业考试的第一年,按照课标精神,文言文阅读的分值比例将会有小幅提升。

二、材料选取

在文言文材料选取上,仅考查课标篇目阅读的共8份试卷,占16%;仅考查课标外篇目阅读的共20份试卷,占40%;考查课标篇目和课标外篇目比较阅读的共13份试卷,占26%;既考查课标篇目单篇阅读又考查课标外篇目单篇阅读的共9份试卷,占18%。由此可见:①考查课标外文言文篇目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命题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考查课标篇目,而是更注重通过课标外文言文阅读、课标内外篇目比较阅读、课标单篇阅读加课标外单篇阅读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迁移的能力;②采用课标内外篇目比较阅读形式的省市区和前几年相比,略呈减少趋势。

三、考查内容

纵观2014年各地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词语理解、句子翻译、文学文化常识、断句、文意理解、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写法赏析等。

(一)词语理解

每份试卷均有对文言词语的考查题,这充分说明命题者对重要文言词语积累的重视。重要的文言实词是考查的重点,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的词语和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如重庆市A卷第9题: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

③不以疾也()④属引凄异()

需要注意的是,有20份试卷在考查文言实词解释的同时,还专门设题考查了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些文言虚词主要有:之、其、以、而、乃、于、者、为、焉,等等。如浙江杭州卷第18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以一布衣终于家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当为连公行丧

为人谋而不忠乎

这些试卷在考查此项时,大多采用比较选择题的形式,一般不要求单独解释。2014年,考查文言虚词的试卷增多且采用比较选择题的形式居多,这表明各地在课标原则(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下深度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探索。

(二)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传统重点题目。要求翻译的文言句子,主要有下列特征:

1.有重要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的词语和古今异义的词语)、重要虚词的句子。

2.句子属于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3.句子是文中关键句,如揭示主题句、蕴含哲理句、写景名句或对所写的主要人事物的评论性句子等。

4.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特别要注意文言文中的互文句。

(三)文学文化常识

课标文言文篇目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地位乃至作品风格等)、作品(时代、内容、地位等)、文体常识(记、说、铭、序、表等)、古代文化常识等。应该说,在文言文阅读板块,考查这一知识点的不多,不少省市把这一知识点放到了“积累运用”板块去考查。

(四)断句

文言文断句,传统称之为“句读”。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为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如2014年河北卷《出师表》和《鲁宗道为谕德时》比较阅读第9题: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五)文意理解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文意理解都是阅读考查的重点。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材,一般是记叙性文章(当然,课标文言文如《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除外),课外文言文选材更是如此。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对文章所写内容进行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理解,进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准确回答。如2014年湖北黄冈卷《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太宗谓侍臣曰》比较阅读: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文段见教材)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题目:【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

解析:【甲】文是课标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要答出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不难。【乙】文中,唐太宗从隋炀帝满足私欲导致亡国的事实中总结经验,得出要“使天下无事”,须“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的结论,表现出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参考答案: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六)要点概括

在全面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所写的事件或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要点。如2014年湖南长沙卷文言文(《曾巩》)阅读试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题目: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第一问考查文意理解,它的答案指向是明确的、单一的,从曾巩的回答“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中,可以得到“王安石不能知错就改”的答案。第二问,则需要从文章叙述的曾巩事迹中,逐一进行分析、归纳,才能得出准确、全面的答案。从“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中,可以看出其“孝友”(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和“有担当”(负责任)的品质;从“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中,可以看出其“乐于助人”和“不趋炎附势”的品质;从其对神宗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公正”“真诚”的品质。

参考答案: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第二问答案关键词为“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结合关键词联系文章作答即可)。

(七)内容探究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探讨、追究,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比较事物的异同关系等,从而得出结论。如2014年河南卷《出师表》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比较阅读:

【甲】《出师表》(文段见教材)

【乙】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节选自《容斋随笔》)

题目:语段【甲】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解析:语段【甲】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依次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到底哪一条最重要,需要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从提出顺序、文字详略、因果关系、写作背景等多方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是不同的。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在《出师表》中对年幼的后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属于直言进谏;而魏郑公(魏征)作为臣子,在谏止唐太宗封禅时,以即将病愈之人负重远行来比喻说理,委婉劝谏。

参考答案: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诸葛亮——直言进谏。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八)作品感受

作品感受既可以是对文章内容、主旨、情感等的理解、体验、感悟和评价。这种题目具有很强的主观题色彩,它需要考生在对文意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如2014年江苏扬州卷文言文阅读试题《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题目:“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解析:这道题要求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秦兴师临周求九鼎》是一篇记叙文,叙述的是战国时颜率运用计谋先后制止了秦国和齐国向周王室索要九鼎的故事。颜率是聪明的,有智谋的,这毫无疑问。但正如题干中所说,对于颜率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原文也并未给出明确的评价。考生理解文意的的程度、所站立的角度、经历的人生体验,都会影响对颜率的评价,因而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元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出评价(提出观点)后,必须要结合原文或自己的生活体验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参考答案:颜率是聪明的,但他玩的是诡计。做人做事,信义为重,颜率的谋略是建立在诱惑欺骗的基础之上。所以,它可能救得了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颜率是睿智的。兵不厌诈,颜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挽救了国家的尊严,保全了国家的利益。

(九)写法赏析

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和写作手法的赏析,是现代文阅读中考试的重点,当然文言文阅读中对这类题的考查也屡见不鲜。如2014年山东烟台卷文言文(《岳阳楼记》,文段见教材)阅读试题:

题目: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部分。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解析:本题明确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赏析文言句子,需要建立在对句子准确翻译的基础上。判断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再进行表达效果赏析时,和现代文此类题答法并无二致。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

参考译文:

《太宗谓侍臣曰》: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亲眼所见,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侠兵役不盛行,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曾巩》: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曾巩生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的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魏郑公(魏征)进谏劝阻唐太宗前往泰山封禅,说:“如今有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将要痊愈。此人瘦得皮包骨头,却想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肯定做不到。隋朝末年社会动乱,不只是十年的时间,陛下作为天下良医,百姓的疾苦虽然已经解除,但还不是很富裕。要祭祀天地(向它)报告大功完成,我心里还是有疑虑。”唐太宗无言反驳。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秦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感到担忧。颜率请求到齐国借兵援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想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我们君臣商量,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将九鼎送给贵国。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非常高兴,发兵援救周,秦军撤退。齐(向周)索要九鼎,周君又为此感到担忧。颜率又去齐国,(对齐王)说:“东依靠贵国的义举(君臣得以平安),愿意献上九鼎,不知贵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齐王说:“我准备向梁借道。”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梁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九鼎如果进入梁,一定无法运出。”齐王说:“我准备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不可以(借道楚)。楚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九鼎(如果)进入楚,一定无法运出。”齐王说:“我究竟从哪条路才能让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私下替大王为此事担忧。”齐王说:“您屡次来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请(大王)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周的君臣听候命令迁运九鼎。”齐王于是打消了获取九鼎的念头。

猜你喜欢
曾巩九鼎齐王
胸怀理想,百折不挠
补一补
远见与智慧
齐王立后
呆若木鸡
曾巩生平
一言九鼎的警察该不该当?
四月,是你的谎言
曾巩猜字
中国古代“九鼎”消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