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聂
摘要:《一枝花》为鲁西南风格的代表曲目,是近二十年来民族音乐舞台上最受大家喜欢的二胡独奏曲之一。本文首先对该曲的曲式进行分析,其次剖析乐曲中用到的演奏技巧,最后还对音乐内容的处理做比较研究。
关键词:一枝花 曲式 演奏技巧
一、创作背景
乐曲《一枝花》原为一首鲁西南地区民间鼓吹乐,任同祥先生在解放后从一个民间艺人成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深感这是党对他的培养,为了抒发这样的心怀,他在1959年成功的编写了这首独奏曲。他曾编了几句顺口溜:“旧社会,路旁花,风吹雨打受摧折。新社会,一枝花,工农兵群众喜爱她。”因此,将其乐曲定名为“一枝花”,显然有着作者对新社会感激之情的含义。这首乐曲先是由作曲家张式业节选其中的慢板主体音调,用于电视剧《武松》,以刻画武松蒙冤被“发配”的场面。为塑造剧中人物的心态和场景气氛,音乐经改编后,主调变为深沉的悲壮情绪。后来在配乐的基础上,将全曲移植改编成二胡曲。
二、音乐内容
乐曲体现出山东人固有的一种朴实、真诚、耿直、热情而豪放的性格,以及对亲人、友人的无限关爱和挂念,及其内在而深沉的情感。所以这首乐曲在电视连续剧《武松》中,被作为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每当听到它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位遭人陷害身陷囹圄的打虎英雄。任同祥先生在听了《武松》电视剧音乐后曾高兴的说:“电视剧对这段音乐运用得很成功,很恰当,情景相融。因为‘一枝花就是借用了鲁西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和地方戏剧曲牌为创作素材编写而成的,而那里是我的家乡也正是武松的家乡。”乐曲表现出武松“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压抑心情到激愤不平的情绪再到虽然感觉悲壮但已无怨恨的情感变化。
“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利姆斯基科萨科夫曾说过,“同一首乐曲,由于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乐队组成,不同的音乐处理以及结构、织体等方面的改变,因而音乐的风格色彩也产生了变化。”因此张式业在二胡曲《一枝花》的改编中,遵循了这一创作规律,使原有的民间音乐——唢呐曲《一枝花》融合新机,并巧妙地结合了二胡演奏时用到的滑音、揉弦、甩弓、颤音等技巧,使乐曲在原有热情豪放的基础上更加细腻、淳厚、赋予内涵,它那浓郁地道的鲁西南音乐风格,深沉、质朴、细腻的旋律,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的色彩变化,令人深受感染,回味无穷。其演奏技法高超奇崛,风格朴实挺拔。
三、乐曲《一枝花》的曲式分析
这首曲子分为引子、慢板、快板、尾声四个部分,全曲以G徵调式贯穿。
首先由开始的散板接慢板,然后由慢渐快进入快板部分,最后的尾声在高潮情绪中结束。这种散起、中承、快转、散合的结构特征,构成了传统音乐线性思维发展的程式结构和特有的结构张力。散板分为两个乐句,第一句从开始到 ,休息三拍从到 散板完为第二乐句。第一乐句为主体部分,第二乐句在高音区出现,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中间略有停顿,但是整体乐思没有中断。散板乐段情绪悲悯,是旧社会苦难生活回顾的开始。
慢板音乐是乐曲的核心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3-24小节是第一部分,前十小节和后十小节前后呼应,中间有两小节的承接,这一部分是慢板的主体,其情绪深情而婉转,表现了与亲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些许的惆怅,前六小节旋律进行平稳,接下来的四小节音势回落,转入中低音区,开始处略有顿挫,之后旋律平展,音乐情绪转入低沉,而 运用
了同指滑音,个性鲜明,以扬格的语调导入调式主音。第二部分的材料从第一部分引申而来,进行了加花变奏,前后成抑扬格语调。第三部分的音樂显得粗犷坦荡,强大的音势将慢板乐段推向高潮。这一部分分为两两个乐句,前十小节强弱对比明显,旋律抑扬顿挫,后四小节是一个连接句,连接快板部分。
快板音乐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从53-77小节,由五个乐句组成,前四乐句均由四小节形成方整句式形态,前四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对比性乐句,强弱更迭对比,以揭示欢庆场景中的此起彼伏。第二部分是从78-119小节,是一个衍展不断的展开乐段,这一部分又分为四个乐句,78-85为一个乐句, 86-98为第二乐句,这句全是分弓且装饰音较多。第三乐句为99-106小节。107-119为第四乐句,大滑音在强奏后出现,是乐段最富于色彩性的片段。第三部分由120-143小节构成,是大段的快弓和跳弓技法,由主调发展而来。第四部分从144-182小节,分为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为平行乐句,同头异尾,第三乐句取材于前两个乐句,开始是两个对句的旋律,前分句挺拔刚健,后分句风趣灵活。在一个大的换气过后旋律突然转慢,进入由七小节组成的短小而精彩的尾声,全曲在高潮中结束。
四、演奏分析
这首传统曲目运用了大量的滑音、揉弦、颤音、小抖弓等二胡技巧,以下就这些技巧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一)左手技巧
1.滑音
上滑音:由低于本音的音滑至本音叫上滑音。如第146小节 用了上滑音,演奏时,虎口微微松开,不要夹紧琴杆,也不能太松以免琴杆在虎口中晃动影响滑音的稳定性。在从“1”音往“2”音滑动的过程中手指触弦要轻不能使劲按住琴弦。
下滑音:由高于本音的音滑至本音叫下滑音,例如第146小节的 要求滑指音准到位,轻柔流畅,运弓平和,发音细腻,滑动时要注意指、腕关节的松动和小臂的有机结合。
垫指滑音:用一、二、三指或二、三、四指三个手指并拢能奏出多为小三度音程美妙的滑音效果,很像接力赛跑,将音一指一指的传递下去。一、三指或二、四指之间分别夹着二、三指,称为垫指,所以叫垫指滑音。如 是用二、三、四指并拢,指尖成一平面状,均按于弦上,在手腕的带动下,迅速向垫指靠拢提滑,抬指离弦将音传递给垫指,最终将音传递给低音指。
2.揉弦
当手指按在某音位上做有规律的揉、压、滑的动作时,使琴弦的张力与长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近似人声的音波,此技法叫揉弦。
滚揉:这是最基本的揉弦技法,它是以手掌的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的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的滚动来改变音波的一种揉弦方法,慢板部分大量的用滚揉,滚揉时要以手腕为轴,手指在音位上均匀的滚动,手指触弦不可过重,手腕可稍稍抬高,来增加手指的活动余地。滑揉:它是以手指在琴弦上围绕音准基线上下滑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的一种技法,如115小节的
及140小节的 这两处滑揉要将手臂稍稍抬高,手腕悬起,虎口要松开,以手臂大幅度的上下摆动来带动左手在琴杆上作整体滑动。空弦一般是不揉弦的,但是这首乐曲开头第一个音“2”虽然是空弦,但是根据乐曲的需要是要揉弦的,开始的时候先不揉,随着音的渐强以手腕带动手掌上下扇动,使琴杆微微摇晃来产生音波。
(二)右手技巧
1.颤弓
颤弓也叫碎弓或抖弓,这首乐曲在最后一小节用到了颤弓。
拉抖弓时,右手臂要快速均匀地颤动,使弓毛和琴弦快速的左右摩擦,大臂要适度紧张,手腕手指要适度放松。颤弓一般用弓尖部位演奏,强奏时要靠近中弓部分。
2.音头弓
用手腕带动弓子,音头出来后再根据乐曲的需要渐弱或渐强。例如开头的第一个“2”音,要先用手腕带动甩出这个音,然后慢慢弱下来再渐强。又如 及
等一些类似的句子,休止符后面的半拍要用力甩出,听到音头即可。
3.顿弓
……这一整段都是頓弓的运用,演奏顿弓时,右前臂支持手腕,手指控制琴弓,使弓毛一松一紧地断续擦弦,从而发出顿挫分明,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
4.快弓
快弓一般用中弓偏左的部分,右肘、右腕、右指均应有控制地放松,右腕的左右换弓动作要大些,但是无论多快都要注意音的清晰度。
……这一部分是快弓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长安.全国二胡演奏考级必考曲目练习要点综合分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2]高琳.二胡名曲演奏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慧元.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
[4]赵寒阳.名曲演奏提示与二胡技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5]全国二胡演奏考级作品合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