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陈友
(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与创业可能性提升路径
——基于淮南师范学院商科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
汪陈友
(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大学生创业体现是综合能力,对创业能力进行结构化认知很有必要。围绕创业能力结构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商科类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创业现状和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可能性提升的四种有效路径,以期提高大学生创业比率,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创业可能性
据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比2013年的699万增加28万,预计近期高校毕业生总量每年仍将以3%的速度增长。《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①晋浩天:《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光明日报》201年6月10日,第6版。。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比例明显不足。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GEM2010)中国报告称,我国高学历创业者(指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的创业活跃程度排在全球创业观察的60个参与成员中的第22位,低于总体创业活动比较中中国在全球的排名②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全球创业观察(GEM2010)中国报告》,http://www.sem. tsinghua.edu.cn/portalw eb/sem?__c=fa1&u=xyyw cn/49337.htm.。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国家明确鼓励大众创业的新形势下,创业教育与实践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加强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比率正逢其时。
创业是指创业者对自己拥有或获取的各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利用,致力于创造新产品、新材料、新市场、新方法等并从中获取收益和价值的行为过程。根据创业者的创业取向,可分为生存型创业、财富型创业和价值型创业。其中,生存型创业更多地是把创业当做一种职业选择,通过创业来维持基本的收入来源,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被动型的创业。这种创业一般范围广、规模小,做大做强的比例也较小,因而对创业能力的要求也相对简单粗放。财富型创业多指不安现状、对现有收入状况不满足,希望通过创业获取更多财富的创业类型。这种创业带有较强的主动性,但创业动机过于单一,以财富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因而有很强的做大规模的动机,对创业能力的要求也更为全面。价值型创业强调的是自我价值的某种实现,受内生动力的影响明显,其对创业者的个人能力要求高。
尽管不同创业类型对创业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但如果具备结构化的创业能力,会大大增加大学生的创业途径,提高创业可能性。那究竟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业能力结构呢?根据创业的含义和过程,可以将创业能力结构划分为创业者特质、市场创新与拓展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管理运营能力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可见,创业者特质是创业者的内生动能,是形成其他创业能力的源泉和核心要素;市场创新与拓展能力是基于市场竞争和需求而要求的创业能力,是开展创业的前提;资源获取能力是保障创业所需资源的必要手段,是实施创业的基础;管理运营能力是对创业过程中的能力要求,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和创业收益大小的根本保证。
图1 创业能力结构
创业倾向是指个体在形成创业实践活动中具有内生动力作用的心理倾向。外在表现为行为主体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方面。创业倾向对于是否选择创业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只有创业倾向比较强烈的人,才会尝试关注创业,进行创业准备并付诸行动。所以判断大学生的未来创业可能性,首先必须先了解大学生的创业倾向。为此,我们随机选择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学生展开此项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5份,调查对象的结构如表1:
表1 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倾向调查对象结构
调查显示,希望将来某一天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的有45.21%,其中有着强烈自主创业的人数有29.57%,反映出大学生的创业想法还是比较积极的,但希望创业与创业想法强烈之间存有一定的差距,这可能与创业条件的不成熟有关。因为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外部条件成熟(资金、人员、创业机会)到位,有高达69.57%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创业。与此相对应的是,只有19.13%的人即使外部条件成熟,也不愿意创业,宁愿选择到单位工作。
在落实创业想法并采取行动方面,24.35%的人会主动寻找创业相关的知识和信息,34.79%的人结交很有创业想法和经历的朋友,但只有16.52%的人参加各种创业相关讲座、编制商业计划书等以便给自己将来创业积累知识,17.39%的人有着详细的创业规划,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该完成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和行动,这反映出大学生在落实创业想法的时候所做的行动还比较初级和简单化,诸如增加创业可能性的一些做法: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创业规划和围绕创意展开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可行性等由于更为复杂而没有被重视起来。不过,直接表明自己不仅有创业想法而且会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有26.96%,仅比有着强烈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少2.61%,这表明创业想法越强烈的学生越倾向于付出行动。
围绕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创业能力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3份,其中,26人完全没有打算自主创业,114人考虑过自主创业,3人正在进行创业,没有成功创业实例。调查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是解决就业与挑战自我并存,这反映大学生选择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选择。然而即便如此,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仍然选择毕业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后才开始创业,而不是大学毕业后立即创业。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在创业能力上的积累不足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反映大学生不愿在就业压力面前盲目创业。在创业领域选择上,大学生同样表现出理性的一面,48.72%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各有19.66%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和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两项,只有9.4%的学生寻求在热门领域上创业。
在回答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资金不足(86.01%)、缺乏经验(84.62%)、失败带来的后果难以承担(30.77%)、缺乏创业指导(29.37%)是最主要的四大原因。这一结果在没有打算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回答中也得到体现,他们认为不打算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资金不足(61.54%)、缺乏经验(57.69%)、没想好做什么项目(34.62%)、个人偏好(30.77%)。可见,资金不足与缺乏经验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如图1、图2所示。
图2 打算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图3 不打算创业的主要原因
在创业教育方式上,大学生的选择明显跟以上所说的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如图3所示,69.93%学生优先选择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实地考察来接受创业教育,以此更直观地学习创业经验;同样,有69.93%的学生选择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这一形式,反映出对创业实践所需资金的迫切需要。除此之外,建立校企联合的创业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启动项目等也优于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或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成功创业人士的经验等。可见,缺乏实践的简单经验传授在大学生看来并非理想的创业教育方式。因此,类似市场营销、财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看来并没有培养人际沟通技巧、分析创业机会和环境来得重要。如图4所示。
图4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选择
图5 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应关注的方面
调查还显示,大学生基本都认可创业应具备社会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经营能力、专业技能等。在回答是否具备以上能力时,其比例明显低于回答认可以上能力的比例,尤其是在驾驭市场的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各有48.72%的人认为创业应该具备驾驭市场的能力和经营能力,但自我评价已经具备这两项能力的只有4.27%和17.95%;有64.1%认可创新能力在创业上的重要性,但自我评价具备的只有22.22%。
在所学专业与创业前景之间的关系上,持负面看法的学生人数略高于持正面看法的学生。49.6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所学专业有创业前景,48.2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创业前景不大,其他人认为基本没前景。这在“如果要创业,对自己的创业前景是一种什么感觉”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得到明显的验证,高达86.32%的学生对创业前景的感觉表现出负面性,只有12.82%的学生表现出了自信感。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结论,考虑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上的关切和需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商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可能性:
(一)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多方位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
创业教育是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孤立地进行的,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与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育相统一的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能引领学生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进步和变革,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所了解的知识领域的前沿问题,关注该领域是如何进行创新的,从而使创新本身成为他们所学知识的一部分①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0-72页。。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并没有重视融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要么采用零星讲座形式,要么以公共选修课推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创业教育。最要紧的是,创业教育的内容与社会脱节、与市场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因而没有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创业动机,增加其创业行为的发生。根据以上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创业教育的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内容切中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与困难。因而,课堂创业教育应集中于并仅限于法律、财税、市场环境、扶持政策、成功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介绍,有关人际沟通技巧、营销技巧应结合市场实践活动来进行,而创业讲座应定期邀请各行业企业家来开展,大学生在直面成功企业家的过程中更能受到感染,增强创业信心与动力,提高其创业倾向。
(二)举办各层面创业大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
创业教育有利于培育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倾向。把创业意识化为创业行动要依赖创业实践活动。如果以上创业教育是旨在培育创业精神,那么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实际上,创业大赛是学生在创业精神与创业动力的激发下,锻炼并提升策划、筹资、沟通、管理、合作等创业能力,体验创业角色与模拟创业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历时几个月,大学生在其中可以体验到未来创业中可能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未来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创业环境体验、创业精神体验、创业激情体验、创业融资体验、创业团队体验、创业营销体验、创业过程体验和创业成功体验①张忠臣,刘安庆:《体验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工会论坛》2011年第1期,第111-112页。。为此,必须精心组织设计,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类似体验机会,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或点评老师,借他们现实的创业经验和对市场的真实体验来增强创业大赛的实效性。
(三)建立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基地或平台,提早发掘创业兴趣所在,积累创业经验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建立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基地或平台期待很高,因为这样的实践基地或平台对于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未知潜力非常有用。如果有机会置身创业实践活动当中,在专业课堂教育中难以传授的一些隐性知识与技能就能在言传身教中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当然,建立这样的实践基地或平台需要双方整合互补性资源,各取所需,而非单方面的一方对另一方援助,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很显然,也不能期望企业把核心资源投入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毕竟企业有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适当引入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来,以及如何把创意点子、项目策划书依托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基地或平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活动,从而为大学生提早发掘其创业兴趣与动能,积累创业经验。
(四)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潜在创业者
正如调查所显示的那样,缺乏资金是制约潜在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大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后,筹资的能力有限,融资的渠道不明,甚至没有,所以即便有好的想法,付诸行动,也难以成功。所以,高校要想把学生不仅培养成就业者,更要培养成创业者,就必须结合本校大学生的需要和创业现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当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只是种手段,也非难事。要想发挥大学生创业基金在提升本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引导作用,基金的管理使用才是关键。为此,必须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时,建立起与之匹配的资助程序与评估办法。既要防止创业项目做成科技项目,又要避免不考虑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要引入“校外创业导师评估打分——校内基金管理机构决定支持”的评审机制,以此避免脱离市场的创业项目,和人为“拔苗助长”式的项目出现,保证创业项目的绩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romotion paths of entrepreneurial pos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business
WANG Chenyou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don't embody one separate ability,but comprehensive abilities.Thus,it is necessary to recognize the structure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around which a survey is designed to analyz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entrepreneurial statu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majors of business.Based on the results,four effective path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entrepreneurial possibility so that the rate of student entrepreneurs gets higher and current emp loyment pressure is relieved.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ability;survey;entrepreneurial possibility
G640
A
1009-9530(2015)05-0105-04
2015-03-2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商科类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研究”(2014jyxm311);淮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创业可能性提升路径研究”(2013hsjyxm17);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应用性高等教育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研究”(2012jyxm458)
汪陈友(1976-),男,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