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建“启”功

2015-07-10 00:45苏加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燕子海燕孔乙己

苏加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09-01

问题设计的再设计,其核心是“启”。“启”在课堂,再设计在课前;再设计是“启”的出发点,“启”是再设计的目的及再创造;再设计要围绕“启”展开,又要为“启”服务,最终达到“启”的目的。孔子是真正的全世界“启发式教学”第一人。他的启发式数学,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弄懂时的矛盾心理。这时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状态,这时才“发”。可见问题设计的再设计,如果方法得当,“启”的效果自当显著。以下提出几种方法一起探讨。

一、切入法

找到问题的“症结”,切入其中,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教学郭沫若的《海燕》时,如果设计这个问题:作者明明在写海燕,为什么还要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那学生恐怕一时回答不上。这时便可抓住“故乡”一词切入:把“故乡”一词去掉如何?再把“我们”一词也去掉咋样?这样学生便能理解燕子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乡愁,而后进一步设计:作者宁愿相信眼前的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不是吗?至此,问题迎刃而解。

二、矛盾激趣法

利用问题本身的矛盾,引导学生层层解开其中之谜。同样以郭沫若的《海燕》为例。起先的问题设计是: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问题一出,学生往往很难回答。如果利用问题本身的矛盾再设计: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可见作者以“海燕”为题是错误的,我们来帮他改一改。这样,有的学生就“傻傻”地改了,有的学生就有了矛盾:既然题目错了,为什么课文会这样用;如没错,老师说的确实有理。怎么回事?学生带着心结,但请不要急于分析,先看看学生拟的题目:《海燕与家燕》《故乡》《想家》……最多的自然是《海燕与家燕》,果真中标。先肯定学生的拟题,然后并不急着分析哪个好,而是再设计:“我”当时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我”那时有没有看到故乡的小燕子?那为什么又写到故乡的小燕子去了?到这时,问题的矛盾之处连同学生的矛盾心理顿时化解。

三、渐进法

针对问题设计,再设计几个小问题,层层剥笋,达到教学目的。这个问题设计,就像笋心,再设计的几个小问题,就像笋衣,启发学生一层层剥进去,往往会让他们感觉思维清晰,理解透彻。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原先这样设计:父亲的背影着实让人感动,可是作者是怎么写得这样感人的呢?“怎么写”,一时回答有点困难。若用渐进法启发:1.请找出描写“父亲”背影的三句话。2.这三处背影出现时,“儿子”有何反应?3.无论是“儿子”八年前看见“父亲”的背影还是八年后回忆“父亲”的背影,都流泪了,可见,作者写本文时是一边回忆一边流泪一边书写的。换个角度,如果你此时是作者,你的心情会怎样?通过再设计的三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层层剥开笋心,学生就能顺利地进入预设的情境之中。这样,问题设计也就达到了真正的教学效果。

四、抛砖引玉法

这个“砖”不是谦虚的“砖”,而是我们故意抛出去的真“砖”。只有抛出真“砖”,才能引出学生的真“玉”来。拿鲁迅的《孔乙己》来说,问题设计是:小说揭示的主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大多能照本宣科:本文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答案太笼统,且几个能真正理解?如果抛出这样一块“砖”:孔乙己偷书而被丁举人打折腿,我觉得活该。你想,我们抓到小偷时的心情不也和丁举人一样吗?“砖”一抛出,学生就会替孔乙己抱不平,给丁举人数罪状。讨论不觉回到了主题上——孔乙己和丁举人都是读书人,一个考上,一个没考上;一个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饱读诗书,以礼义标榜举人身份,却行不仁不义之事。这两个人都变得人不人,鬼非鬼,不正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使然吗?学生的真“玉”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引出来。接下来,再启发学生围绕科举制度的罪恶找“证据”,自然难度大大降低,而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围绕“启”而进行的问题设计的再设计,方法多多。关键是:实际教学中,如能重新审视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大大增强;如能在再设计中达到“启”的目的,有“法”亦归无“法”,无“法”的框框,反而对“启”更为有利。但有一点,无“法”并不等同于仅凭经验或听天由命。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小燕子海燕孔乙己
小燕子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听小燕子唱《小燕子》
小燕子回来了
孔乙己(下)
小燕子,背把剪
Friend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