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文(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77500)
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姚洪文(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77500)
本文以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一般步骤调查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五年一贯制的现实情况,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打好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高职教育现已被承认为一种新的模式,而五年一贯制教育近年来也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建筑行业是枣庄的重点产业,也是枣庄的支柱产业,该行业的岗位需求很大。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适应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我校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作出了五年一贯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招生生源
我们的生源一般是刚参加完中考的毕业生,而且他们大部分属于那种学习不好的类型,升高中基本上无望。由于年龄集中于14-16岁,年龄较小,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他们个人自制力较差,学习没有主动性,且学习无计划、无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国内发展已有较长的时间,但是枣庄地区发展较晚,没有一个很好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这种教育不是简单地中专加大专,即“2+3”或“3+2”,不是简单的叠加,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我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五年一贯制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应的教学方案、方法不够完善,对现实教学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使得此类教学体制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
(三)管理运行机制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五年一贯制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而且它和我们熟悉的普通大专教育又有很大的差别。相对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运行机制没有较好地进行完善,以及如何理顺中专、五年一贯制、大专三者的关系和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面向施工员岗位群,获得土建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
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五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以学习3年后应具有的能力和学习5年后应具有的能力区别开来分析课程结构,制定课程体系,体现各阶段职业能力所对应的支撑课程。具体的课程体系见附表。
(三)实践课程
第5后半学期和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以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为主,或学生自主联系施工企业确定顶岗实习单位。学生在校外的管理以及实际工作过程的监管由学院系部统一安排。学生在兼职教师指导下,根据实习单位提供的实际任务,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顶岗实习;兼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签写意见,专任教师根据意见,参考实习报告最终给定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
(四)考核评定
1.考试课成绩评定
实行百分制(60分及格)。成绩考核采用笔试(开卷或闭卷)评价学生。平时成绩(上课态度、出勤情况、作业、实践测试)和期末测试两者共同组成学生的最终成绩。其中,30%—50%属于平时成绩、50%—70%属于期末测试成绩。
2.考查课成绩评定
采用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与百分制的换算方法如下: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3.实践课评价体系
建立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实训、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平时的学业成果)占40分,实训考核(最终学业成果)占60分。
“平时考核+实训、现场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强调学生要把学习放在首位,而且还要注重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感悟、实践中提高技能。
4.毕业实习评定
方法同考查课评定。
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教育是我国的一项新的职业教育的试点工程,除了做好上面提到的四点内容,还要调研清楚课程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的方式、教学评价的体系、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以及实验实训基地的设立、校企合作模式等。从各个角度找准切入点,使得这种教育模式的教学机制、管理机制等得到更好的配合,从而使得中高职衔接做得更好,这种培养模式的职教改革工作更加切实可行,能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的进步。
[1]李静.基于SWOT分析的YA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改革研究[D].长安大学,2013.
[2]俞航.对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J].职业教育研究,2008.
[3]王宁.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2014.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