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林
崔允漷教授指出:“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自己出现或是看到如此现象:简单重复学生的回答,或只作出简单的肯定与否定,两者均无思维发展效应,前者是无效理答,后者是低效理答。如何理答,引导学生思维提升,是值得思考和研讨的话题。
高中生物教学利用“指向性理答”“发展性理答”“再组织理答”等三种方式,通过指向和诱导加强训练、巧引和生成促进提升、引导和总结驱动综合,可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提高。
一、指向性理答 把学生思维导向更准确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正确或错误的理答,没有指出原因所在,更不能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引导性理答,指向思维过程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成功的理答表现要既不纠缠错误,又避免伤害学生积极性。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认真倾听,深挖学生语言背后的思维,作出恰当的评价,使理答既具指向性,又有发展性。叶澜教授说:“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看到错误的价值,辨清学生思维上的差异,把它作为教学上有价值的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把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理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法。
如在探讨《课题研究:植物细胞都含有脂肪吗?》时,有学生提出:“日常食用的花生油、豆油、菜油,是从油料作物种子中榨取的,其主要成分就是脂肪,也许在不同植物中含量有差异,但应该都含有的。”教师可就此调查有多少同学支持他的观点,然后针对一部分持不赞同看法的学生,进一步询问他们的思考理由是什么?有学生会说:“荤素有别,可以怀疑植物细胞并不都含有脂肪。”还有学生说:“多吃蔬菜、瓜果等可以减肥,但如果也含有脂肪,还能减肥吗?”教师可再作引导性理答:“双方都有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那么植物细胞都含有脂肪吗?我们用实验来说话吧……”
通过这一环节的理答,及时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前概念,发现普遍问题,作为教学契机,对错误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并让学生充分研讨,展现思维过程,在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中,引起认知矛盾,增强探究问题的内驱力,让学生体验亲手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价值,增强了实证意识,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二)点拨性理答,指向思维方法
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正确清晰回答,这非但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真的是那样,我们应该质疑: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这个内容。现实中往往是学生的回答既有正确部分又有不合理甚至错误的部分,而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在于此时如何评价和有效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科学的轨道上去。
例如在引导学生推测DNA复制方式时,以“复印机复印一次可得到新旧各一共两张材料。DNA复制也是这样的吗?”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推测。当学生在合作探讨中说是或不是时,教师用不同颜色标示的两个相同DNA分子四条链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不同组合演示并询问:“大家再仔细思考一下,有什么新的想法吗?”这时有学生提出可能有两种方式的推测,一种是全保留复制,另一种是半保留复制。教师再问:“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可循?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继续点拨下再次被激发,进入了又一次的合作探究中,最终可能会提出还有弥散复制方式的一种可能。
在一轮接一轮的探究中,学生推测出了DNA复制的多种方式。教师的这种点拨总结,指明了研究的方法,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最终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发展性理答 把学生思维导向更广阔深度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教师如果能够利用课堂生成,以学生的回答为基础,牵线搭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提升。
(一)用追问开掘思考深度,将感知发展为理解
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紧接学生的回答而创设一些问题进行追问,能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引领他们抓住本质,提升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同源染色体概念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说出概念的定义: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之后提出追问: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并要求举例说明。学生经过讨论可能会举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形状、大小不一样的两条染色体。教师可再追问: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学生会经讨论得出由复制而来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姐妹染色体。此时教师如还能作如下追问: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一定相同吗?则学生的思维将进一步被激活,列举出性染色体XY,大小形态不同,但却是同源染色体。
如此,对话深入展开,思考导向纵深,促进了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由一般感知发展为深入理解。追问成了引导学生探索的“钥匙”,深化学生思维的“铁锹”和提升学生理解的“云梯”。
(二)用探问降解问题难度,将解读发展为解决
探问,即当学生因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存在难度等无法回答时,教师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或问一个相关的新问题等,是一种把问题由大化小、由难化易、由虚化实作分解的策略。
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后,有一道题目中呈现有生态农业的图片,要求学生画出相应的能量流动图解。由于有了能量流动的理论知识,学生很快动手绘制了出来,但多数学生出现了这样一个错误:在牲畜粪便与农作物之间画上了箭头。问而回答说农作物生长需要施肥,这些肥料中的能量供生长所用。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植物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同化作用获得能量的?有机肥中的能量去了哪里?有机肥为植物提供了什么营养?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问答一递进地化解他们的错误和疑难,使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能量流动的本质。endprint
爱因斯坦说:“系统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时,适时探问,采用上述阶梯型问题,将大问题分解成系列小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学生就能拾级而上,有利于解构问题情境,实现将情境和问题的解读发展为解决。
三、再组织理答 把学生思维导向更清晰条理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还要及时进行再组织理答。复述正确答案或再作简要讲解,以关照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或将正确答案进行梳理拓展,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会更加系统与综合,理解也会更加明晰与深化。
(一)引导型再组织理答,使学生的理解更清晰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往往是发散的,回答较凌乱或是不甚清楚,需要由其他学生、教师或本人进行二次组织,使回答更清晰、更完整。再组织理答能起到升华和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理性,思路更清晰、深入。
如分析“为什么有的植物中午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时,有学生认为是因为此时温度高,酶变性失活所致。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出若是因温度高使酶变性失活,则午后温度下降后还会出现光合作用强度再回升吗?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不是因为温度高使酶变性失活导致的结论。再进一步提问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中除温度外,还有哪些因素?如此一步步对学生的回答作再组织理答,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中午时温度高使植物为减少水分过度散失,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暗反应减弱,从而导致光合作用的强度下降。层层引导、递进理答,最终使学生清晰又完整地理解了问题的答案。
(二)总结型再组织理答,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
一个问题回答的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回答的语言调整重组、思路整理概括,力求给学生最为完整、科学的答案。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和堆砌,而应理性总结和概括。
在进行“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时,往往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研学: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蛋白质和DNA,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为什么?时间长了会怎么样?短了又会如何?艾弗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虽有不同,但设计思路却是基本相同的,其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此类分析性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去寻找依据、理清思路、组织语言,进行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简短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再一次进行分析和总结,梳理和调整学生的思路,归纳和组织出清晰、完整、科学的答案,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证明,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运用指向性的、发展性的、再组织的理答方式,能引导学习活动,评价思维水平,充分地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