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赏中国古代仕女画之美

2015-07-07 19:16刘勋
关键词:艺术特色审美

刘勋

【摘要】 中国古代的仕女画,其实指的就是美女画,描绘的对象一般都是容貌比较出众的女性形象。“燕瘦环肥”是今人对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赵飞燕和杨玉环之美的特点评价,一“瘦”一“肥”, 二人美貌各具特色,均以艳压群芳之姿而让一代君王为之迷倒,留下不少美丽的佳话传说。在中国仕女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少名家笔下的仕女名媛,堪比“燕瘦环肥”之美,让世人传颂赞美,叹为观止。

【关键词】 中国仕女画 燕瘦环肥 审美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82-01

0

中国的仕女画,形成大约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魏晋南北朝便是中国仕女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艺术家描绘的仕女主要是古代贤良妇女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等。这类仕女形象的原型一般来自于诗、赋等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并非生活中可见的女性形象,画家在表现这些远离现实生活、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女性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通过对女性美丽的外在形体的表现,传达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

魏晋时期的仕女图中,美女的形象表现的是一种“瘦骨清像”,气度高古。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洛神形象就具典型的代表意义,作品中洛神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洛神体态轻盈,象惊吓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形健美,又似腾空嬉戏的游龙。远望,明亮洁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阳,近观,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女神的肩部美丽,象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脖颈细长,下颚秀美,发髻耸立如云,细眉修长似月,丹唇皓齿,明眸顾盼多姿,明艳高雅,仪容安静,体态娴淑……如此美丽动人的洛神形象,相比歌喉清丽,舞姿曼妙,具“燕瘦”之美的赵飞燕也会为之逊色啊!面对作品《洛神赋图》,古人无不赞叹,驻足神往,无限痴迷?甚至到了清代,乾隆皇帝见到此画后,不禁拍案叹服,并在引首处御书四字:“妙入毫巅”。

魏晋之后,唐代的辉煌昌盛,促进了中国的仕女画的繁荣兴盛。这个时期的仕女作品,多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贵族妇女的闲逸生活,反映出贵族妇女们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

这一时期的张萱、周昉是最为著名的仕女画家,而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又是唐代宫苑仕女画的代表杰作。

品赏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描绘了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在春夏之交赏花游园,仕女们都梳着高耸的云髻发式,前额发髻上簪着步摇首饰花,鬤髻之间各簪着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花,眉毛修成当时宫廷最时尚的“倒晕眉”,仕女们的眉间都贴上金花子,身着色彩浓艳的袒领服,下配石榴红或晕缬团花曳地长裙,艳丽无比,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在画中,画家把嫔妃和贵妇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肌丰体肥、浓妆艳抹,气质雍容高贵,但是从人物神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几位贵妇人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并有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实际上她们的精神生活却无不寂寞空虚。

周昉作品中的仕女形象,有着唐代贵妃杨玉环式的“环肥”之美,这种美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因此备受瞩目,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周昉也因此而被《唐代名画录》朱景玄誉为“画仕女为古今冠绝”。

宋代在仕女画的创作上承袭了唐、五代兴盛的势头,并且有所创新,主要是表现在题材方面,画家除了描绘宫廷贵族妇女、神话传说中的女子外,生活中最低层的贫寒女子也开始为画家们所关注。

中国仕女画在元代呈衰退之势,直至明代的政权稳定后,才再度发展起来。明代画家进一步拓宽了仕女画的题材,除肖像外,小说、戏剧、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都是画家们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唯美主义色彩的写意人物是明代仕女画最大的风格亮点。这个时期的仕女形象非常唯美:修颈、削肩、柳腰。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恬静之美。仕女们一般都身穿紧身贴体的明服,并怡情于亭台楼水之间,把她们修长美妙的身姿与典雅秀丽的风致表现得优美动人。展开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明代仕女画的这些审美意趣便历历在目,尽现眼底,让人品味无穷。

清代高崇瑞在《松下清斋集》中说,“天下名山圣水,奇花异鸟的各种美态,在美女画中都可以兼而有之”。他把清代仕女画的地位抬高到山水、花鸟等表现题材之上。这一时期,虽然把仕女画地位抬得很高,画家们也热衷于女性形象的创作,但并不代表清代社会对女性人格的尊重,相反,女性题材画在清代画坛中的地位的提高,折射出来的却是女性社会形象、地位的日益低落。

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清代的仕女画在创作上也表现出一种概念化、程式化的模式。仕女作品中的女子无论是贤妇、贵妇、仙女或从军习武的花木兰、梁红玉等皆拥有着修颈、削肩、柳腰的体貌,长脸、细目、樱唇的容颜,“风露清愁”、暗然神伤的小家碧玉般韵致等。这种“倚风娇无力”的仕女形象,似乎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孱弱的“病态美”有几分神似。这就是清代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对女性仪态美的一种审美追求。在文人画家费丹旭的作品《探梅仕女图》和宫廷画家冷枚的《百美图》中,我们都可以感知到清代仕女图中那种“弱不禁风”、”小家碧玉”似的“病态”之美的艺术特色。

清代仕女画的风格虽然没有魏晋时期和唐代仕女图那种“燕瘦”“环肥”的美丽及舒展的画风,也不似明代仕女画那么唯美写意,表现的却是一种“倚风娇无力”的仕女之美,但在表现技巧上,清代画家造型强调姿态优美,风格崇尚淡雅飘逸,并吸取了一些西方绘画的优点融合到作品之中,给后来的人物画技法的革新开辟了道路。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审美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