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 Cl—35.5 Na—23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补充。下列有关健康叙述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正常人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②人体内油脂储存过多会导致发胖,故要禁食油脂 ③维生素有200多种,在人体内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饮食中要注意补充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④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摄入钙,成年人体格已经健全,可以不补充钙
A.②③ B.①②
C.①③D.③④
3.滁州市盛产茶叶,“西涧春雪”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金属钛被誉为“未来金属”,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钛的化学式为Ti2
B.钛离子Ti3+中含有22个电子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6.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C.讲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7.“天宫一号”飞行器中的镍\|氢电池放电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O(OH)是混合物
B.NiO(OH)是反应物
C.Ni(OH)2中含有两种元素
D.Ni(OH)2中Ni的化合价为+1
8.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B
改进后实验
目的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D
改进后实验
目的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现象更明显
9.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密度小
D.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10.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80g
C.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A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C>A
二、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4分。
11.(6分)(1)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下图是铁锅的示意图。铁锅含有合金单质(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填写名称)。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3)我们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4)洪涝灾区的水严重紧缺,灾民在饮用前,常经过处理后再饮用。
(5)化石能源资源有限,很快将被人类用完,能源危机一直是困扰各国的难题,各国都在寻找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途径。你还知道有哪些新能源?(说出一种即可)。
12.(8分)(1)金属材料在我国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食品工业中也可利用铁生锈的原理。“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请写出鉴别过程:。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4)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A的化学式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13.(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见下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B。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
(3)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C为干燥管,除了干燥气体外,还有的作用。
14.(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B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15.(5分)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白色物质是
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得超过60分。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①;②。
三、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16.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求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拟题人:周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