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体系的建设

2015-07-06 13:19葛畅曹静曹卢何慧娟高绍杰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

葛畅++曹静++曹卢++何慧娟++高绍杰

[摘 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研究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从党委服务支部 ,搭建平台;支部服务党员,促进交流;党员服务群众,树立榜样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5-0054-02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群众一体化”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系。据此,高校基层学院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应该要着力构建从党委到支部再到党员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细分服务层级式的服务体系,实现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一、目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不足之处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决定了高校党组织建设在全国范围的党组织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因为高校庞大且集中的党员数量、高水平高素质的师生队伍、思想多元复杂等特点,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高校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做法和成效还只是初步的,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并加以解决。

(一)服务意识不足。当前,高校对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还没有一个自觉的认识,往往容易延续传统的工作思路,“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在日常学生管理和师生关系处理中尤为严重。服务意识的不足,将是阻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第一障碍。

(二)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在服务,服务能力大小、水平高低,取决于党员的素质。当前,高校党员队伍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重学术轻能力”的培养模式还占据一席之地,并且高校党务工作者还存在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

(三)服务平台缺失。目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受限于当前的校园组织结构,缺失服务平台的建设。由于高校党员干部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党员是党组织建设的主力军,若师生的沟通联系不能突破简单的“教与学”,则党组织上下级间的服务平台便无从谈起,党组织为党员服务的平台建设也将受限。此外,高校党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高校党组织如何服务于周边社区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服务工作的问题等。

(四)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由于现阶段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开展服务工作缺乏相应的导向机制。各项服务任务的落实,只能依靠上级领导的倡导和督促,而他们很难深入到每个基层党组织,无法保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一定程度上存在上面热下面冷的情况。这个问题在高校“重业务轻党务”的影响下,显得更为明显。

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党委服务支部,搭建平台。党委服务于支部主要体现为党委充分调动相对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支部搭建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仪式教育平台、理论教育平台、创新争优平台和网络教育平台等。一是仪式教育,明确使命。仪式教育作为高校党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关怀于一体,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党委层面对学生党员开展仪式教育,强化其对责任和义务的深入理解,对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服务意识起着积极作用。党委可以不断创新仪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入党宣誓仪式、全体党员大会、新生党员见面会、支部成立大会等活动,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二是理论教育,夯实基础。理论教育始终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党员教育管理的立足点,是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力保证。为了切实增强党员群体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党委需要不断开拓教育资源,可开展特邀报告、党员知识竞赛和党员读书角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教育活动,丰富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提升党员主动学习意识。三是创先争优,树立目标。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创先争优确立典型是基层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党员成长进步的良好动力。通过选拔杰出典型,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树立标杆,明确努力方向,有利于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针对目前高校基层党建现状,支部创先争优应从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支部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出发,党委可开展支部书记培训、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为支部建设提供一个培育优秀、争当优秀的平台。四是网络教育,提高效率。将网络平台引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模式的必然选择。高校基层党委也应以此为契机,建设网络新媒体教育平台,拓宽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平台建设途径。党委可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平台缩短信息传达的层级,及时高效地进行党员教育,提高支部传达信息的时效性。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互动,提高网络平台的关注度、吸引力和各类活动的参与度,为支部工作提供宣传和支撑。

(二)支部服务党员,促进交流。支部服务党员主要体现为支部结合党员需求和自身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促进支部与支部之间的交流、支部内党员之间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党员与普通同学之间交流,主要包括党内业务交流、科研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交流等。一是党内业务交流。党内业务交流有利于学生党员共享信息和开拓视野,是总结和提升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加强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和活动经验学习思考的重要途径。支部可以开展时政座谈会、主题参观等活动,让党员就国际形势、时事政策和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交流,从而锻造思想可靠、政治过硬的党员队伍。二是科研学术交流。科研学术交流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是学生提升学术能力、开阔思路的有效途径。支部可以举办和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性学术活动,如学术论坛、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研讨沙龙等,以此促进高校学生党员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术成果,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三是职业发展交流。职业发展交流有利于同学提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了解职场、了解社会,从而理性思考今后个人职业发展前景。支部可以通过举办求职达人好榜样、职业发展面面观等活动,邀请拥有不同成长背景、处于职场不同阶段的校友和职场达人分享个人职业发展经验,为党员的职业发展前景提供直观的参考,帮助党员尽早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三)党员服务群众,树立榜样。党员服务群众主要体现为党员积极投身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主要包括校园建设、服务社会、支援灾区等。一是和谐校园,你我共享。在创建和谐有序的学生社区的过程中,学生党员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主人翁意识,积极配合学生社区管理人员,为学生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谋划策、以身先行。二是社区共建,薪火相传。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在居民社区可进行党和国家政策的义务宣传,普及健康生活常识,参与到居民社区的文化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的居民社区增添活力与动力。而在企业社区层面,由学院党委牵头组织开展高校基层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共建项目,学生党员与企业党员互相参与组织生活和文体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心系灾区,感恩奉献。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党员教育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遭受灾害、急需得到社会救援的地区,高校学生党员应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践行党员教育中的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先行。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责任编辑:刘 捷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
从管理到服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实现路径的嬗变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探究及思考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困境及化解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信息化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员量化绩效考核评价实施
对基层烟草纪检监察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