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国
自金正恩执政以来,中朝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由于迄今为止中朝最高领导人还未正式会晤,加上朝核问题等,个别外媒声称中朝关系变冷。但是,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访朝过程中,至少有5个细节表明,友好是中朝两国关系的主流,中朝之间的传统友谊在延续。刘云山访朝5个细节
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成立70周年纪念日,朝鲜举行了金正恩执政以来的第5次大规模阅兵。电视画面显示,阅兵主席台上,金正恩左侧第一个是刘云山,之后才是朝鲜高级官员。
阅兵观礼过程中,并肩站立的刘云山、金正恩,不时打手势、互动交谈。阅兵式结束时,金正恩挽起了刘云山的手,高高举过头顶,两人肩并肩手挽手,共同向台下致意。
金正恩执政以来的朝方5次阅兵中,金正恩、刘云山的上述并肩挽手致意举动,较为罕见。
2013年7月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访朝鲜,与金正恩会见时,两人亦如同老朋友一般,有说有笑,手势动作频繁,还边走边交流。朝方电视台的画面显示,两人两次热烈拥抱。
上述“老友会面”的场景,也出现在刘云山、金正恩的会见中。
10月9日上午,刘云山抵达平壤,当晚就会见了金正恩。官方发布的图片显示,刘云山、金正恩也是有说有笑,而且金正恩跟刘云山热情拥抱三次,笑容满面。
9日会见金正恩时,刘云山还向金正恩转交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署函。
此前,习近平给韩国、哥斯达黎加、南非、哥伦比亚、巴西、玻利维亚等七国领导人递送过亲署函。这些亲署函多是在这些国家领导人新任或连任时递交,对两国关系提出希望。
此番值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习近平给金正恩的亲署函,也对两国关系提出希望。习近平在亲署函中说:中朝传统友谊由双方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締造和精心培育,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新形势下,我们愿从中朝关系大局和两国发展大计出发,同朝方密切沟通、深化合作,推动中朝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2013年5月金正恩特使、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龙海访华时,曾转交了金正恩给习近平的亲笔信,内容为“希望继承和巩固发展两国老一辈革命家缔造和培育的传统朝中友谊”。
在外交惯例中,亲笔信也是一种常见沟通形式。不过,据公开报道可查询,金正恩的亲笔信数量很少,各国领导人中,除了习近平,他只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过亲笔信。
9日上午抵达朝鲜后,除了当晚跟金正恩会见,刘云山还于当天下午与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崔龙海举行会谈;次日会见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
上述密集的出访行程中,刘云山至少两次提及备受关注的朝核问题。
会见金正恩时,刘云山说,半岛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利益,有利于维护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中方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将一如既往地为此发挥应有作用。我们愿同朝方共同努力,早日重启六方会谈。
金正恩表示,朝鲜正在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朝鲜愿继续为改善北南关系、维护半岛局势稳定作出努力,希望有关各方共同努力。
跟崔龙海会谈、谈到半岛问题时,刘云山也阐述了中方一贯的原则立场,强调坚定支持北南双方改善关系、和解合作,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
走上朝鲜最高领导人岗位后,金正恩与外界高层互动得不多。查询公开报道显示,其执政3年来,只有6次会见到访官员的记录,其中4次都是会见中国访朝官员——2012年8月2日,金正恩会见了赴朝访问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同年11月30日,金正恩会见了访朝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2013年7月25日,金正恩会见了访朝并出席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第四次就是此番跟刘云山的会见。刘云山是十八大以来,唯一一位访朝的中央政治局常委。
两场活动引人深思
刘云山访问朝鲜日程紧凑,其中有两场活动引人注目:—是赴安州出席安州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扫活动:二是参观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11日上午,刘云山一行前往位于平安南道安州市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陵园,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这个陵园建在史元厚山上,山名是为了纪念1953年12月为救朝落水儿童而牺牲的史元厚烈士,他被志愿军追记一等功。陵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共安葬烈士1156名,现正在进行重新修缮。
10日,刘云山来到位于平壤市区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参观。
纪念馆单设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馆展厅是此次参观的重点。进入展厅,彭德怀、毛岸英等熟悉的抗美援朝人物图片、影像扑面而来。
访朝行程如此紧张,为什么刘云山依然要安排这两场活动呢?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这两场活动的共同特点就是缅怀那些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永远铭记他们不朽的功勋。
勿忘先烈,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秉承的做法,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用鲜血染红盛开在朝鲜大地上的金达莱花的烈士们,他们的英名将永垂史册。”
其一、数十年来,凡是来朝鲜访问的中国领导人,凭吊志愿军墓是“常规动作”。
其二、中国政府一直与朝鲜政府合作,修缮、管理好在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这里交代个背景。抗美援朝期间,先后约有240万志愿军指战员赴朝参战,70多万民工民兵赴朝支前,近20万先烈英勇牺牲。
战争胜利后,志愿军成立了“墓地注册委员会”、“陵建委员会”负责查找、接收志愿军遗骸并修建烈士陵园,朝鲜各地烈士陵园共安葬志愿军烈士约10.5万人。
2011年以来,中朝双方联合开展勘查测量工作,摸清在朝志愿军烈士纪念设施的基本情况,实施修缮。安州和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作为首批修缮工程,于2014年开工。
纵观世界,不忘先烈是国际社会通行做法。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万世长存”——到莫斯科红场的人都对克里姆林宫外无名烈士墓这句铭文印象深刻。每逢有重大纪念活动,到无名烈士墓举行隆重的献花、祭扫仪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西欧,从诺曼底到卢森堡到柏林,二战战场留下了诸多美军、苏軍公墓,修葺、打理得整洁、有序。美国还设有战争纪念设施委员会专门管理海外军人公墓的管理、运行。
围绕抗美援朝,这些年有少量杂音在互联网上出现,试图误导、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加祭扫,就是向世人宣示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什么是主流价值观。
抗美援朝的历史功绩早有定论,不容被抹黑、玷污。习近平主席就曾说过:“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其所激发的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动力。
国际上,不少有良知的战略家正面、客观评价抗美援朝的历史价值,尤其是对中国发展和世界格局重塑的重大意义。英国牛津大学大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就说过:“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05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不可抹杀,是中朝双方的共识。此次在安州祭扫,朝方特意安排礼兵和军乐队配合,就体现了诚意。
中朝之间无需回避的问题
历史问题。中朝之间号称“血盟”,但这仅仅是历史的一个断面,个中甘苦实在无法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坏二字予以总结。中朝几千年来的交往史从来都不是坦途,历史交织多了,所带来的资产也是多种多样。明清时代的强势干预、甲午战争、抗美援朝、中朝党际交往等历史,都说明中朝之间的历史交织何等之深,中朝关系不可能“一拍即合”更不会“一拍即散”,以任何现代的国际关系理论来研判中朝关系,都会陷入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泥潭而不能自拔,当然会得出荒唐的结论。
朝核问题。如果说历史问题与地缘价值问题是底层的铺垫,那么朝核问题,则可以说是中朝关系碰撞擦出的火花。朝鲜已经将拥核写^宪法和党章,将拥核与政权稳定挂钩。而中国坚持朝鲜半岛问题解决的三大原则,即和平、稳定与无核化,反对搞核试验,并坚持联合国与六方会谈的相关决议与声明。
沟通问题。朝鲜国情特殊,开放度极其有限,国际话语权上能力缺乏,而其有限的对外窗口,也因对于体制的敏感而只是限于赞美,而非冷静的辨析,常常让人觉得很有爆炸性,但却不让人信服。相比之下,韩国借信息化与“韩流”之威,在中国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中国国内的朝鲜形象,相当程度上是韩国“建构”出来的“朝鲜”,舆论界、学界、政界,甚至于外交界所认知的朝鲜也基本依赖于此。或者说,中国国内看到的朝鲜印象非常片面,如不真实的即将崩溃的朝鲜、饿殍遍地的朝鲜等等。这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中朝之间沟通上的困难,也造成了误解与错误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朝鲜的战略判断。
一般的中国式思维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鲜半岛的问题如此错综复杂,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从这一逻辑上看,中朝关系的发展,如果遭遇了寒意,也不是什么值得大l凉小怪的事。
事实上,中国对于朝鲜的影响随处可见,已经深深渗入了朝鲜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开放程度较高的罗先特区,说中国话、用中国货已经成为不少民众的“默认”生活状态。正在紧张恢复中的受灾重建工作,绝大部分原材料与物资也来自中国。
因此,对于中朝关系抱有极大期待与极度失望都是不可取的。根本上讲,中朝之间的问题,不是本质的结构性矛盾。因此,相互理解彼此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地区环境,了解彼此的需要与关切,将双边关系的某些“负资产”转化成为“正资产”,自然是当务之急。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与国家定位完全不同,中国与朝鲜的感知在敏感度上完全不同,朝鲜不应一味期待无原则地支持朝鲜,而中国也应从朝鲜的角度理解朝鲜的处境与关切。作为大国近邻的中国,不放任事态恶化,主动示好解决问题,方显大国气度。
中国是集体领导制,而朝鲜的权力高度集中,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应该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也许一名朝鲜干部的话较有代表性,“解决了高层的问题就是解决了所有问题。等朝中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的时候,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刘云山的访问,应该是中国高层看到了解决中朝关系的抓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