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为起点,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为着力点,以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为落脚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学生思维、语言与情感的整体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动的关系呢?下面,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细化目标,精准导学
由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不太清晰,层级性也不太明显,导致可操作、可检测性不强。以朗读目标为例:6年12学期的区别仅仅只在于“学习用”“用”“能用”,而“正确、流利、有感情”根本没有具体要求。这样笼统、模糊的规定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明确教学目标。目标都不明确,更不谈应该怎样去落实,也就出现了课堂上教师随意性极强,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或者低段提出高段学习的要求,高段学习目标过低等现象。教学目标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无法体现教学目标的导向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应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目标,把小学阶段放在整个教育阶段内,把课程目标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细化到每一个学期。
如,各学段朗读目标为:
一上是“读正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一下是“能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句读停顿适当,不读破句子”;二上是“阅读长句子时,能根据语义停顿,并能读出句号和感叹号的不同语气”;二下是“能用普通话把简短的文章读流利,适当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如紧张、高兴等)”……
这样,教师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
二、整合教材,策略导学
以往的教学多是单篇的教学。单篇教学倾向于理解课文内容,走不出内容分析的套路。课堂上,教师往往喜欢挑选出课文“精华”的句子、段落,与学生一起将它们分析得头头是道。把一篇原本好好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即以教师为中心,用教师的“教”挤掉了学生的“学”。课堂缺失对文本整体感知的环节,一篇课文的学习由篇分割成段,甚至碎裂成词和句,这是违背阅读教学规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整体把握教材,处理教材,整体制订学习方案,整体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把教材体裁、教材主题、教材结构、语文能力、语文特点、年段特点、学习方式,编织成一张“关注内容”“关注能力”和“关注习惯”的网。这既是一张知识的网,又是一张能力的网,语文教师和学生就舞在网中央。
以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为例:
本单元以“难忘的岁月”为话题安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三篇精读课文和《小英雄雨来》《紫桑葚》两篇略读课文。五篇课文中的作者或主人公,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可亲可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
根据学期教学目标、单元训练重点以及五篇课文表达上的共同特点,我们制订了如下教学方案: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预习。以自主学习为主,整体感知单元主题和学习要求,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模块二:理解内容。了解每篇课文各部分讲述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模块三:领悟表达。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模块四:口语交际、写作。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印象深刻的影视片段。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寻找英雄的足迹》。模块五:通过谈英雄、讲英雄、追英雄加深对英雄的了解,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三部分:整本书教学——《第三军团》。模块六:进行主题拓展,以“细节描写训练”为主线,进行有策略的阅读。
从这个方案中不难看出,在“教科书教学”中,我们一改当下偏重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模式,加强预习、自学,并注重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如用“预习单”辅助进行自学和小组学习)。中高年级重视“领悟表达”模块,抓住几篇文章的共同特点——细节描写,体会作用,品读欣赏。在口语交际、写作环节模块“抓住细节描写”进行练笔。在“实践活动”模块通过谈英雄、讲英雄、追英雄加深学生对英雄的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整本书教学”模块,进行“难忘的岁月”主题拓展。整个方案以“难忘的岁月”为专题,以“细节描写训练”为主线,充分体现了自学在先、先学后教、读写结合、策略导向的学习方法。
三、重在建构,助力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评价教师的一堂课,并不是看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如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是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教的不仅是内容,更主要的是结构,是知识形成的结构,是学习过程的结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建构。这种结构化的设计、实施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吻合,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预习,完美体现主导与主体
预习可以更好的磨合教学中的教与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每个单元都设计有预习单,预习单一般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1.阅读
(1)自读单元导语。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是围绕( )主题来写的。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 ),需要学习的表达方式是( )。
设计说明:自读单元导语,在导语中获得收获,这是把握单元学习目标了解单元内容最近的渠道。单元导语犹如一个指向标,是对后面课文学习目标的指引。学生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
(2)阅读课文的题目,看到课文题目你猜到课文内容是什么?设计说明:根据课文题目进行猜测,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
(3)通读课文。
A.我关注的字音和生字用( )标出来。
B.我需要解释的重点词语有:( )。
C.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D.四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 )。我最欣赏(喜欢)( )因为( )。
E找出课文中比较难读通的句子,划分节奏,再读两遍。
设计说明:通读四篇课文,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语。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画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没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学习课文之前,要对每篇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把握,对课文中的人物在读文后有初步的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写人的文章时,要关注人物的特点。
(4)品读。找出精彩句段,细细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让你心动。
2.质疑
提示:自读课文前的提示都能理解吗?课后练习中的问题能解决吗?解决不了标出来找同学、老师商量。在课文中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学习整组课文,学生的阅读量加大,预习时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份预习单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读单元导语知目标—读课文题目猜内容—通读课文过字词关—再读课文提出疑问。避免学生盲目、简单地只读一遍就算。
良好的预习是课文教学成功的一半。预习单的设计引导学生预习的方向,获得预习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合作式的学习中完成预习单的内容,从词到句到段到篇对本组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合作,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也处处关注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完成预习汇报单时的合作,有识字写字时的合作,有完成课文结构单时的合作,有习作展示与评改时的合作,有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交流资料时的小组合作,在整本书交流时小组合作更是贯彻整个学习过程。以“识字中的合作”为例:(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仍有认读困难的生字,用水彩笔写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制成字卡。(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对字卡上的字进行归类记忆。(3)班内汇报。(4)交流汇报难识记的字。
汇报过程中,教师就各小组汇报的难字进行重点点拨,比如“索”“羡”等,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
低年级识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解决集中识字量大、难记的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们通过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合作进行归类识字、趣味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动脑筋,思维碰撞,用各种方法记住所学生字。
(三)外延,享受语文学习乐趣
“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每个单元都安排有相对应的整本书阅读和语文综合实践。
在“难忘的岁月”单元,语文实践活动“追寻英雄的足迹”模块中,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各种和英雄有关的材料,课上教师让学生通过讲英雄故事、办英雄人物手抄报、背诵英雄名言名诗、自创英雄诗篇、学唱英雄歌曲等方式呈现课前收集整理资料的结果,最后推荐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书籍等。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模块设计,让学生在课外动手收集与阅读,不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实用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会从自己的观察、动手过程中得到进步,得到启发,开阔思路。
单元整体教学把“教科书”和“整本书”结合起来,有的主题相似,有的体裁相似,有的内容相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设置整本书导读课、阅读课、交流课,让整本书的“课外阅读”走进课堂,成为教科书的主体,成为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
语文实践活动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平台,让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得到了落实。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旨在“教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坚信,单元整体教学实验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让他们成为课程建设方面的人才,而在这个艰难的实验过程中,真正的受益者最终是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孙丛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