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幼儿的天性,创造多元的教育环境

2015-07-06 16:00杨晓枫
新课程·小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垃圾幼儿园社区

杨晓枫

同样一粒种子,在肥沃的土地里会生根发芽,在贫瘠的土地里就会腐烂沉没。这是因为肥沃的土地会欣赏种子,给予它生长的机会和适宜的环境。如果把幼儿比喻成种子,那么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就是种子生长的土地,教育环境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支持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我们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本文就围绕我园是如何规划园舍环境,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活动创设条件这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经验。

一、因地制宜,巧妙设计园舍内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长期生活、游戏、学习的地方,是幼儿白天的家。而我园正如许多创建于90年代初期的幼儿园一样,园舍存在着占地面积小、活动空间少、楼道狭窄、结构布局不合理等缺陷。而且由于地处小区内,拓展困难,因此如何把这个“大家”布置得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场地和空间以满足幼儿爱玩、好动、喜探索的天性,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常言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匠心独具,螺丝壳里也能做道场。

1.改头换面。喜欢玩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幼儿园操场面积的局限,没有空地可以构建玩沙池。而我们观察到,幼儿园围墙边的花坛由于地势背阴,植物很难成活。为此,我们清理植物,运来沙子,瞬间,三个废弃花坛变身为孩子们的玩沙池。跑道上的围墙中间连有柱子,根据孩子的身高安装上高低不同的简易篮球架,成了天然的投篮区。靠墙安置的废旧轮胎看起来很不显眼,刷上颜色,固定放置,排列整齐,孩子们可以在上面跨越行走,成了运动平衡区。教学楼外窄窄的冬青树种植区树木参差不齐,有了垃圾还不容易清理,移去树木,埋上大小不同的木桩,转眼成了一条运动小路。草地上的边缘区域放上迷你型小球门,孩子们可以在场地上踢足球了。将原有的设施进行改头换面,不仅变得整齐美观,而且提高了使用效率。

2.空间发展。教师餐厅的外墙面临操场,由于有玻璃窗的限制,几年来一直没有布置任何东西,常常觉得可惜。经过多次讨论,我们给窗户装上护栏,拉上铁丝网,再贴上几只张大嘴巴的可爱动物头像和色彩鲜艳的靶子图案,投掷区应运而生。园内有几棵大树,枝繁叶茂,悬挂上造型不同的塑料瓶、木质小玩具、自制的小昆虫,就成了天然的跳跃区,比一比谁跳得高,摸得到,成了孩子们每天乐此不疲的游戏。门厅柱子又高又大,绑上卡通沙袋,挂上拳击手套,充满活力的孩子可以在这里运动健身。有效利用空间让我们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一室多用。针对教师餐厅除了中午供教职员工进餐,其余时间都闲置的情况,我们在室内安装移动绳索,悬挂小框,投放了棋类、纸牌等材料,布置成了孩子们的棋牌游戏室。原来的多功能室一直用来作为公开课、开会的场所,经过重新设计改建成了绘本馆,室内增添了小舞台,这样,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功能,还成为孩子们阅读、表演的好场所。行政办公区外的共享空间放上几张桌子,安装上便携式球网,又成为一个简易的乒乓球馆。幼儿园门厅放上几张彩色小板凳,自制书架上放上儿童和家长读物,成了每天孩子们等待休闲、亲子共享的休息区。就这样,通过改、移、并、增几种方式,幼儿园的场地功能不断在拓展,孩子们的活动内容不断在丰富,幼儿园也变得越来越好玩。

二、拓展延伸,有效利用社区外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园地处挹秀新村小区,社区是很多幼儿生活、成长的地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将视角从园内投向园外,寻找社区中可利用的环境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1.开发社区里的学习基地。社区内理发店、超市、小菜场、诊所一应俱全,无疑成为幼儿参观学习的有利场所。主题活动“各种各样职业的人”开始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小菜场,感受市场里的买卖交易;走进理发店,用小眼睛观察美发师为顾客理发的过程;走进社区诊所,了解医生爷爷是如何为病人诊断治病的……参观过后,师幼共同进行了讨论,不仅增进了对多种职业的了解,更进一步感受到这些配套设施为居民带来的方便。而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参观的成果进一步得到了体现,角色游戏区域里的理发流程图、医院游戏的看病流程图都在师幼分享交流中设计完成。诸如此类,社区里的地震馆、电器城、广场都成为孩子们探索学习的好场所。

2.挖掘社区里的研究资源。近几年来幼儿园一直在开展环保课题的研究,每到春天,孩子们都会到社区小花园开展植树护树活动,观察各种季节的植物,寻找小昆虫,在草地上写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此外,社区里建有垃圾转运站,结合工作人员的介绍,孩子们不仅可以看到生活中每天都有庞大的生活垃圾在产生,还能了解到垃圾的处理过程,从而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身体力行减少生活垃圾,这样的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远远超过课堂上单一的讲解,从而也让垃圾分类、低碳生活这样的环保理念深入孩子们的心田。

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园所环境固然受地理位置、区域大环境的制约,但相信只要我们具备儿童的立场,用心去发现,积极地去改变,老环境也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垃圾幼儿园社区
垃圾去哪了
3D打印社区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倒垃圾
爱“上”幼儿园
倒垃圾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