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7-06 14:14阚广生
新课程·小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阚广生

摘 要:随着小学课程的改革更新,和素质教育持续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教改的核心。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要点和建议,希望对读者或其他教育工作者有些启发,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一些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的内容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不可谓不丰富,各种长句短语、诗词歌赋将语文交织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有哪些要点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任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是确保知识被最大限度接收的重要保障,学生只有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才能被调动起全部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略显沉闷和呆板,在填鸭式教育的状态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敬畏远大于和谐,学习的热情实难被调动。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善与学生之间严肃的关系,让亲近大于疏远,平等代替说教,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悦,进而对老师更多一些亲近,从而将对老师的喜爱连带到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迸发出更大的创造热情。

二、教师要认识到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

一切的创造皆源于思维中的构想,也即想象力为创造提供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与开发。纵观小学教科书,其中叙述性文章占据了很大部分。因为叙述性文章文字简单,逻辑性强,画面感丰富。因此,在教授此类文章时,为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一边授课,一边让学生在脑海中自行描绘文章所描述的画面、人物行为和语言。若讲到情节停顿处或课文结尾,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自己想象情节的发展、线索的走向等。这样在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使课文被学生理解,一举两得。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愿遵循常规,力求从多角度、多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几乎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应当是教师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的能力,因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很多问题并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只要有论据,条理清晰都可以被采纳。例如,在平时练习中的“一词多组”“一空多填”“一题多做”等板块,若教授得当,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很好手段。

四、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还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上,否则,即使课本上的知识再丰富多彩,学生的感受也会如笼中之鸟,被禁锢的思想无法蹦出创造的火花。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出发,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放松的实践中放飞思想,使创造的源泉涌流。

由此看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注重举一反三的发散教学模式,并且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做到这几点,才能为国家培育出创造性强、思维活跃的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仇伟峰.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