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百分数”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的桥梁. 离开了生活世界,百分数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然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遭遇知识的陷阱,本文将列举学生解题中部分“常见病”,分析病因,探索诊疗方法,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防疫”能力.
【病症】 A.
【诊断】 在部分学生眼里,降价10%和涨价10%正好可以相互抵消,也就意味着这种商品还是按原价出售. 其实在这里 两个10%对应的单位“1”是不同的. 降价是的10%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而后来又涨价的10%是以降价后的价格作为单位“1”.
这种商品的价格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不妨假设原价是1,那么降价后的价格是1 × (1 - 10%) = 1 × 90% = 0.9,后来又涨价10%,现在的价格是0.9 × (1 + 10%) = 0.9 × 110% = 0.99,0.99 < 1,很显然,现在的价格低于原价. 正确选择应该是B.
【错例4】 判断:张师傅做了100个零件,合格率是95%. 如果他再做5个零件,而且经过检验都合格,则合格率就上升为100%. ………………………( )
【病症】 √
【诊断】 小学生在处理信息时,容易受表面现象的影响,凭借已有知识的惯性作用,凭借直觉经验而不经过逻辑思考贸然判断,从而造成错误. 当合格零件的个数增加时,学生容易把问题简单化,认为增加了5个合格零件,合格率就相应地增加了5%,或者只考虑了合格零件的个数增加了,而没有考虑到零件总数也增加了.
合格率表示合格零件的个数占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 张师傅先做的100个零件合格率是95%,合格零件的个数是95个,再做5个且均合格,这时合格的零件是100个,零件总数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100个变成了105个,所以这时的合格率是100 ÷ 105 ≈95.2%.
针对这样的错误,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了解并解释现实情景中百分率(如出勤率、近视率、收视率、覆盖率、命中率等)的含义,加深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方法的理解. 【错例5】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20米,宽是10米. 经过改造,长增加了5米,宽增加了2米,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病症】 (5 × 2) ÷ (20 × 10) = 5%.
【诊断】 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只停留于表象的概括水平上,对一些数学知识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没有深刻理解,题中的“长增加了5米,宽增加了2米”,误以为面积就会增加5 × 2 = 10(米).
花坛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几,是把原来的花坛面积看作单位“1”,求现在的面積比原来增加部分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原来花坛的面积是20 × 10 = 200(平方米),改造后面积是(20 + 5) × (10 + 2) = 300(平方米),现在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00 - 200 = 100(平方米)增加的部分占原来的100 ÷ 200 = 50%.
波利亚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是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的帮助学生”,“应当顺其自然”. 也就是说,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 所以,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首先要重视错误思维的产生,挖出错误的原因;其次要剖析错误的思维过程,并作出调控和修正,进而引发学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