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幼儿美术教学

2015-07-05 10:43:38廖炬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术幼儿教学

廖炬超

【摘 要】绘画作为幼儿自我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也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关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幼儿学习美术的教学情境,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且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基本技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幼儿绘画学习,逐步培养幼儿美术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

绘画作为幼儿自我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尤其学龄前幼儿的教育问题已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所以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创造力的美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绘画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幼儿把情感和想象溶入到感知之中,通过加工、创造,形成独特的内在图式,并在幼儿的一定创造欲望的推动下,最后用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语言,将其表达之的过程。幼儿通过绘画,可以他们感知外在世界,丰富内心世界,表现内外世界,达到自我精神生活的充实,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那么在学前幼儿阶段如何做好美术教学呢?

一、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萌动时期的幼儿,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到处涂鸦。

1.让幼儿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有感知到的

3~5岁的幼儿尚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此时的信手涂抹也就成为唯一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方式,使幼儿产生心理上的满足的同时对绘画产生一定的兴趣。

2.通过实际动手,来激发幼儿美术兴趣

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的动作很不协调,但对动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如:搭积木、捏泥像、折纸等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动手需要。如老师可以叫幼儿用橡皮泥捏出爸爸妈妈的样子带回家,在家长的夸奖中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3.我们可以通过色彩游戏,来培养幼儿兴趣

幼儿对色彩有兴趣,我能可以在孩子玩颜色的过程中,使他们认识了红、黄、蓝、绿、黑、白色,再和他们在环境中寻找各种颜色,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如我们可以一张大白纸的中间印上我们的手印,然后让全班幼儿将手蘸上喜欢的颜色,印在老师的大手印周围,贴在活动室墙上。小朋友看到自己的小手和老师的大手一起印挂在墙上,非常高兴.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久久不愿离去。

4.我们可以运用拼画、添画的形式,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各种几何形状的名称孩子们还叫不上来,但他们却喜欢用它们拼拼摆摆。我们就可以用吹塑纸剪许多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拼画,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拼出他们喜欢的东西。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些几何图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让幼儿添画。在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片的同时,也激励孩子们逐渐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幼儿学习美术的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幼儿智慧之门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其社会环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特定性交往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主观心态,情绪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况下,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放松时,才会大胆地开口说话,充分表现其天真无邪的天性,才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注重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情境。

用游戏化的活动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根据他们爱玩,易动,好奇等特点,可以让他们通过接力画比赛,图画剪贴组合,相互补充等活动来涂涂抹抹,剪剪贴贴,添添画画。如:我设计的小班绘画活动《蜗牛宝宝旅行记》,就是以故事作为导引激发幼儿用填补画的形式来绘画小蜗牛:“呜~,什么声音呀?是许多小蜗牛在伤心地哭呢。它们怎么了?原来,蜗牛王国的小宝宝,正准备到大花园去旅行,可是不小心把自己背上的家给弄丢了!没有家可怎么去旅行呀?我们帮一帮它们好吗?……”孩子们立刻就兴致勃勃的开始给小蜗牛找家了。

三、形成幼儿绘画的基本技能

1.教会他们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知道各种笔的使用方法和握笔方法

刚开始在纸上练习时,可先要求在正确握笔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在纸上涂画。使之在没有绘画压力的情况下,能长时间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有的幼儿手指力量不够,活动中有时食指会滑到大拇指上,借助大拇指用力,甚至有时两手一起握笔,应进行多次训练并由老师配合提醒。

2.引导幼儿认识色彩、感受色彩,培养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鼓励他们使用鲜艳、漂亮的颜色,从而培养了孩子们健康活泼的个性及丰富的用色手法。当孩子们对色彩有了浓厚兴趣时,我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填色、涂色活动,先选择手帕、红领巾、房子、红旗等以直线为主的图案作为涂色对象,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选择一些曲线型的图案,如盘子、苹果、气球、草莓等。最后在幼儿对色彩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选择色彩为物体配色,以培养幼儿的色彩感,提高幼儿的辨色能力。

3.引导幼儿建立起初步的构图意识

引导幼儿分清物体的空间位置。懂得分析物体的大小、多少、方向,逐步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表现物体间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如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物体,让幼儿随意摆放物体,然后画成图画。还可进行添画训练,让幼儿在添画中根据原物的大小,添画出与原物比例相当的物体。比如为兔子添画草、萝卜,为小金鱼添画水草、泡泡,为母鸡添画虫子、鸡蛋等,初步体验构图的平衡,然后逐渐增强幼儿绘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四、培养幼儿美术的创造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和表达的需要,他们不仅使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绘画也是孩子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途径。喜欢标新立异几乎是每个幼儿的行为特征,而他们想象与创造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个时候迸发出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地去发现、理解、尊重并给与支持,幼儿才不会担心因出错而受到批评与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和创造。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毛新月在已经画好的太阳上不停地画乱线,把整张纸都涂黑了,其他的小朋友纷纷向我告状,我没有制止和责备她的行为,而是先询问她为什么要这么画?原来她画的是晚上,她认为太阳涂黑了,天就边变暗了,晚上也就到来了。她的想法难道错了吗?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所以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肯定并且鼓励幼儿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和表现。虽然部分孩子的表达方法可能会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有破坏画面的效果,但这却是孩子真实的愿望和情感的表露。另外,教师的尊重、理解与肯定,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也可以激发其他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潜能。

五、合理評价幼儿美术学习

儿童画是幼儿内在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的体现,画出来的东西往往在大小比例上把握不准,也不懂得物体的深度,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认为孩子的画这也不行那也不像的话,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应将幼儿的画与他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与情感联系起来,多持肯定和赞成的态度,多加表扬,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每次当孩子们完成作品后,可以让他们把作品全部拿出来展示,并互相交流,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和怎样画的,经过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互相观摩、比较,他们的心里都会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好,谁的画想法特别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等等。此外,在活动中还要及时介绍孩子创造力表现,引导孩子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通过大家的鼓励,孩子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步增长,参与绘画活动更有兴趣。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正确欣赏、评价幼儿美术作品,对孩子美术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作为一名幼儿美术启蒙者,我们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幼儿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创造的心灵!

猜你喜欢
美术幼儿教学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