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祯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把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在生活中学知识,是新课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活化,使教育教学返朴归真,让课堂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学实践活动定要注重生活化。
一、让语文教学与生活“交融”
小学阶段,师生扎在小学毕业考试圈定的12本教科书之中,教师不厌其详地掰开揉碎了去讲解,教来教去,本该魅力无限的语文变得瘦骨嶙峋。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水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而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生活当作课本,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生活,留心处处皆语文。如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天地。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积累写作素材,学生既品尝了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在课外读写中、在影视作品中学习语文。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能用到语文。
二、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牵手”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的课堂练习设计中,要由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源于生活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的学习的快乐。数学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领路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及新课改的要求,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呈现课本所要学的内容。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内容是生活的、现实的。
三、让英语教学与生活“接轨”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英语教材中的多数内容都来自生活,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环保问题、安全教育问题、慈善事业问题、希望工程等等,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上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字,无一不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加强课堂和生活的沟通,联系实际,与时俱进,设计出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从书本上获取了绝大多数的知识,但仅靠书本还远远不能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英语提供最佳的语言环境。教科书上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有时教师往往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知识。我们身边有许多英文版的广告、物品说明书、道路交通标志牌和公共场所标示语,各种英文报纸、外国电影、英语歌曲等,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收集这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英语资源,并把他们带进我们的课堂,为教学服务。
四、让地理教学与生活“挂钩”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衣食住行在地球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风雪雨霜气候变化等等,哪一个不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只有这样,教学才不会流于环节形式,才会真正的将教材引入学生生活,激发其内心真切的生活联系,变教材为生活,化理论为感悟,走进学生内心,走进自然。
要想创设一个服务课堂教学的好情境,必须要有情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所设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运用实物或实例等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爱地理、学地理、用地理的情感。
五、让音乐教学与生活“链接”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山歌、船公号子、打夯号子等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音乐的乐器、节拍、旋律、歌词都从生活中来。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师在教材处理上,根据生活实际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理念下的音乐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总而言之,通过这样一次次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拉近和生活的距离,让教学与生活“交融”、“牵手”、“接轨”、“挂钩”、“链接”,学生直接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又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学习。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源于生活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立足实际生活,用活教材教法,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让校园充盈着生活文化韵律,让教育洋溢着生活幸福的味道!